小姑娘進來奉茶,梁志也不忙著回答,道:“大人請茶,這是今年明清新茶。”
齊竹榮連連嘆氣,“我如今哪里還有心思品茶?我齊家不知道是不是大禍臨頭了。”
梁志笑了笑,“若不是大禍臨頭,我怎會舉薦白蘇青給大人?”
齊竹榮一怔,“如此說來,白蘇青說的都是真的?”
“大人不必懷疑她,她說的,必定是真的。”梁志緩緩地喝了一口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是,有她在,保你的性命是可以的。”
齊竹榮神色一下子就沉寂了下去,愁容滿臉,“看來,我齊家氣數(shù)已盡啊。”
“盛極必衰,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居安而不思危,更是大忌,齊大人,往日我便提點過你,是你沒放在心上。”梁志道。
齊竹榮苦笑,“往日我齊家如日中天,哪里會想過有今天這樣的?”
“這也是命數(shù),你們齊家的氣數(shù)確實到了,齊大人,回去吧,相信白蘇青,你們齊家尚且還能茍且一活,若不相信,便是自尋死路。”
“你讓我相信她,你也得告知我她到底是什么人吧?”齊竹榮道。
梁志輕聲道:“大人聽說過血圣山嗎?”
“血圣山?”齊竹榮道:“這自然聽說過的,血圣山名聲響亮,怎會沒聽說過?莫非,這白蘇青是血圣山的人?”
“沒錯,她是血圣山的人。”梁志淡淡一笑,“而且,是血圣山的高手,血圣山中,只有一人可比得上她。”
齊竹榮大為驚訝,“這么厲害?”
但是隨即他又疑惑了,“血圣山的人也會下山做生意?我所知,血圣山的人都是十分清高的,不屑與世人來往。”
“總有例外的人,人活在世上,總有一求,血圣山大部分的人,都接受避世的規(guī)條,可有些人,覺得入世更好玩。你不必追究這白蘇青為何會與你做交易,你只知道,沒了她,你就活不成。”
齊竹榮想起他見到的一幕,不由得問道:“這白蘇青平素看上去,如畫容顏,可那日我竟見到她像個老嫗一樣,這是怎么回事啊?”
梁志微怔,“你看見?”
“是的,就看了一眼,我還以為我看錯了,但是,現(xiàn)在看你的反應,想來是沒錯的,她其實不年輕了吧?”
梁志微微搖頭,“齊大人,有些事情,你知道就好,過分的好奇心會害了自己,不要追問,不要查究,她是什么人,她多大年紀,她為何會這樣,都和你沒有關系。”
“只是,她讓我找童男童女,這種陰鷙的事情,我還真不太愿意。”齊竹榮道。
梁志陰陽怪氣地笑了起來,“齊大人,這陰鷙之事,你做得還少嗎?”
齊竹榮沒做聲,良久才道:“以前是以前,可如今我齊家即將大難臨頭,若我再做這些陰鷙的事情,誰知道還會遭到什么報應?”
梁志竟有些意外,“齊大人也會怕報應?”
“以前是不怕,也不信,但是如今,氣數(shù)已盡,不得不信天命了,如今只求保住我全家大小的性命,這官,做不做也罷了。”
梁志道:“懂得放棄是好事,若再固執(zhí)于榮華富貴,權(quán)力榮耀,則無藥可救。”
“今日來,還想請梁兄為我卜卦。”齊竹榮懇切地道。
梁志微笑著搖頭,“看來,齊大人還是不完全相信白蘇青所言。”
“不是不信,只是,事關重大,還是謹慎一些為好。”齊竹榮道。
梁志只得說:“好吧,既然齊大人堅持,我便為你起一卦。”
他命小姑娘準備文房四寶,然后看著齊竹榮,“這卦,你自己問,問了之后,我為你解。”
“如何問?”齊竹榮問道。
“你閉上雙眼,心中想著你要問的事情就可以了。”
“不說出來嗎?”齊竹榮問。
“不需要。”
齊竹榮詫異地道:“可若不說出來,你如何知道我問的什么?”
梁志道:“你所問,都在臉上,我能看到,上天也能看到,十方諸佛都能看到,問吧。”
齊竹榮遂雙手合十,閉目冥想了一下。
他閉目之時,那放置在桌子上的筆竟自動立起來,畫下了卦象。
等他睜開眼睛,卦象已經(jīng)畫好,而筆自己擱回了筆架上,他瞧見此情景,不由得微怔,看向梁志,“是你畫的?”
梁志沒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拿起筆在卦象旁邊不斷地備注。
過了良久,他才緩緩地抬起頭,在卦象最后寫了一個字,“訟!”
“什么意思?”齊竹榮不明白。
“訟卦轉(zhuǎn)坎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齊大人,自求多福吧。”梁志淡淡地道。
“什么?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這是什么意思?”齊竹榮聲音顫抖地問道。
“賜予翠玉的鞶帶,三次被奪回,齊大人,正比喻你齊家德蒙皇上恩寵,第一次,是你自己,第二次,是你的女兒貴嬪,第三次,則是你的長子齊將軍,但是,這一次,皇上都要收回來了了。”
齊竹榮臉色慘白,這一次,是真的絕望了。
其實,他知道白蘇青的道行要比梁志高,但是,他卻相信梁志說的話多一些,他知道梁志不會騙他,但是白蘇青會,如今證實了白蘇青說的也是真的,便連最后一絲僥幸之心和希望都沒有了。
梁志道:“齊大人,送你一句話,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關鍵是在這個渝字,渝,變也,只有改變,才可得到安吉啊。”
“怎么變?”齊竹榮問道。
“慢慢想吧,我已經(jīng)說得太多了。”梁志看起來有些疲憊,對小姑娘喊了一聲,“來啊,送齊大人!”
這便是下了逐客令了,齊竹榮只得站起來告辭。
離了梁志的四合院,齊竹榮知道如今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只能按照白蘇青的要求去做。
回到府中,命了近身侍衛(wèi)過來,“讓你辦的事情,都辦妥了嗎?”
“回大人,都辦妥了。”
“什么時候可抵達?”
“過兩日就到了。”
“什么地方的人?”
侍衛(wèi)道:“都是致州的人,那是窮鄉(xiāng)僻壤,人口又多,活不下去,只得賣兒賣女,大人放心,都是買斷了給足了銀子的,說是帶入京中做家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