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退到昨天,夏景陽在送辰兮下獄后,立刻去了明霜殿。
芷榕正坐在明霜殿門口哭紅了眼,這期間寧王來過,卻被皇后擋在門外,隨后他便說有事先離開。
她見到夏景陽,忍不住撲進他懷中哭得更兇。
被她這么一哭,夏景陽好不容易收拾好的心情再次決堤。
“沒事的,有皇兄在,你先回去歇著。”他在皇妹耳邊柔聲低語。
“不要,我要母妃,我要父皇。”芷榕哭得就像個孩子,她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大的事。
這種時候,如果辰兮在身邊就好了,能幫他安撫皇妹。
“那乖乖的,千萬別鬧。”夏景陽無奈,拍了拍芷榕的背。
他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出了事,越是這樣他越不能急躁。
他,現在是大家唯一的依靠。
進入明霜殿,意料之中皇后和慶王正守在皇上身邊。
見到夏景陽過來皇后有些意外:“太子怎還有空來明霜殿?”
“探望老父親不行啊。”夏景陽沒好氣的掃了明霜殿的人。
他表面淡然,無形中給人一種喘不過氣的壓力,殿內隨侍的一眾下人無不屏住呼吸。
慶王輕笑打量了夏景陽:“太子殿下,您身體不舒服該不多休息,怎跑來明霜殿。”
“皇上受了打擊臥病在床,我這個做太子的,理應負起監國之責。”夏景陽氣勢如虹,聲音宏亮。“傳各部尚書來偏殿議事,叫洪太醫守著就行,其余隨侍人等都退到殿外候著。”
太子一來就下命令,還給不給皇后面子。
皇后無形中莫名感到一股壓力,有些不解:“太子,你這是作甚。”
“東澤軍起兵興戰,犯我大滄,青羽戰死,這口氣,這個仇,怎能不報!”夏景陽在皇上的病榻前義憤填膺。
他召集各部尚書,明顯就是商討軍事,而且還避開了宰相,他對蕭家人都很排斥。
皇后作為后宮的女人不方便在場,她有些為難看向慶王。
還以為他過來是因為辰兮,沒想到是想給夏青羽報仇。
“母后,要不你先回去。”慶王不得不做退讓,論軍事他有資格留下。
“也好,反正有太醫守著。”皇后尷尬的看了眼夏景陽,兩人擦肩而過只有慶王和高公公行禮。
趕走皇后,很快的六部尚書都來了,夏景陽擺著太子的威儀,將慶王叫到偏殿。
他自顧自的坐于高座上,招呼慶王入座:“先說說吧,齊州的戰局究竟是什么情況,我們手上還有多少兵。”
兵部侍郎鄭荊擦了把冷汗,楚文軒自盡后兵部暫時由他主持。
“回稟殿下,據線報回傳,東澤這次派兵百余萬。六殿下領葉家軍百萬,之后陛下又調了二十萬禁軍支援。”
雖然在人數上有差距,但單憑葉家軍足以抗衡東澤軍,只是沖在前線的畢竟是皇子,皇上需做到萬無一失。
可這個萬無一失,終究還是失了。
“經此一戰,加上援軍,我方還剩一百萬。東澤那邊,還有八十萬。”
“如果我沒算錯時間,援軍應該在三天前就到了。”夏景陽又問,他休養這段時間一些事還是知道的。
“是的,也不知怎么的,葉家軍突然被東澤軍反制,援軍到時已來不及。”鄭荊確定,他督查調兵,確定沒有任何疏漏。
而夏青羽戰死,剛好是三天前的消息,這一路上快馬加鞭傳信也需要點時間。
論人數,大滄這邊有絕對優勢,加上之前葉家軍本就以少勝多壓制敵軍。本應打贏的仗,卻突然間輸了,主帥還戰死。
戰場布軍,有些時候不是人多久能贏,還有其他各方面因素。
夏景陽:“這五十萬禁軍是誰領軍?”
吏部宋聽風:“趙將軍,趙常山。”
“那可是陛下的心腹。”董秋提醒道。
援軍這邊是絕對沒問題的,那么問題可能出在夏青羽自己身上。
可是夏青羽雖好戰,但并非莽夫,柳方權也已經調離他的身邊。
眾人一時間也找不出戰敗原因。
“殿下,現在我軍還能再戰,關鍵是群龍無首,由誰擔任主帥?”最后,鄭荊詢問。
夏景陽不加思索:“趙常山,乃禁軍統領又深得皇上信任。”
聞言,慶王發笑:“齊州這一仗,還是得靠葉家軍,他們能服從趙常山?此時重新再調軍只會措施反擊的機會,倒不如延續父皇的意思,由皇子領軍。”
“哈,慶王你是想說由你領軍嗎?!”夏景陽冷笑微瞇起雙眼,只覺一股火氣無處發。
如今京都成年的皇子只剩寧王、慶王、太子三人,其他皇子都還年幼。
慶王覬覦軍權已久,夏景陽是知道的,此時讓他領軍掌權,有了軍功難保他事后不會分割一部分軍權。
“由慶王領軍在威儀上的確比趙將軍強,有利于重振軍心。”鄭荊附和道。
這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宋聽風作為太子的擁護者自然不能讓慶王如愿掌握軍權。
他反駁道:“但趙將軍畢竟是陛下心腹,而且沙場殺敵十分兇險,六皇子已沒,豈能再讓慶王輕易涉險。”
“是啊,剛走了一個,讓陛下如何接受再看著兒子上戰場。”董秋緊接著也反對。
“臣也覺得不妥。”張貴平也反對。
三部反對,慶王冷笑:“太子這是想私底下打壓本王?”
“怎能說打壓,我是儲君,皇兄是王,還需要打壓嗎?”夏景陽略帶嘲諷。
本來談論軍事,卻搞得更像私斗。
還好現在只是叫了幾個重臣私底下商議,宰相也不在,若是在早朝上又不知道會鬧成什么樣。
一旁的新任戶部尚書蔣金有些無奈:“太子殿下,近日微臣與鄭大人盤查賬戶,軍需糧草還能維持一年以上,此戰可緩。”
蔣金這話說得微妙,即不支持太子,也不支持慶王,卻也表明自己的想法。
確定誰為主帥的確是當務之急,但也無需匆忙定奪,國力還能支撐。
“……如果打上一年,對國力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吧。”夏景陽有些猶豫。
“影響是必然的,但蘭泉國及其他附屬國上貢多少能緩解沖擊。”蔣金笑道。“殿下不防先擬幾個方案,待陛下醒轉由陛下親自定奪,不會耽擱多少時間。”
聞言,夏景陽不怒反笑,這個蔣金,有點意思。
他表面中立,實則給了夏景陽最好的建議。可能是之前武陵縣的事,太子自掏腰包緩解了新任戶部的燃眉之急,讓蔣金此時投桃報李。
由太子出謀劃策再由皇上裁決,整個大權基本上在太子的掌握當中,而且也還能顧及慶王的想法。屆時皇上不選擇慶王的意見,也跟太子沒任何關系。
“行,就照你說的辦!還有什么建議,或者有遺漏的地方,趕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