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兩軍聯合朝長安而來,長安城中民心反而不如從前亂了。
既然確定了那是太子殿下,那就好辦了。
還打什么戰?
直接讓圣上把皇位讓出來,天下太平,大魏還是從強的大魏。
就算圣上不讓,要讓長安城這些兵馬據城以守,似乎也守不了吧?
對方二十多萬大軍,長安城中撐死也就六七萬,哪有對抗的余地?
不如太太平平地禪位,這大魏的皇位本就該是人家的,搶了來還不好好坐,如此昏庸不堪的君王——
趁早滾蛋。
“大將軍,對方兩軍聯合,已經朝長安城殺來了。”
“好,那就……開始吧。”
南邊大軍朝長安進攻,一路勢如破竹,沿途的城池幾乎都沒有抵抗。
如何抵抗?
商相爺和清平郡王在,他們都認定了那位是真的太子殿下,再抵抗,豈非等同謀反?
這個罪名,無人敢當。
而與此同時,北邊的一路兵馬也飛快南下,攻破一城毫不戀戰,迅速南下朝長安城逼來。
因為動作過于迅猛,等朝中之人回過神的時候,對方就差兩座城池就要攻到長安了!
“匈奴南下,他們竟然趁著我大魏內憂之時南下!快請岳大將軍出征啊!”
匈奴的事一直是岳家軍管的,朝中讓岳連錚出征對抗匈奴,岳連錚借著守孝之名拒開府門,假裝毫不知情。
有人到岳家軍去見金衛吾等副將,得到的也是穆棱兩可的答案。
明白了。
岳家軍不想去抗擊匈奴了。
可他們不肯抗擊匈奴,到時候匈奴人攻進長安,難道他們能討什么便宜?
早已塵封許久的流言,忽又在城中紛揚而起。
關于岳連錚消失一年忽然從匈奴回來,還提回了烏極可汗人頭的故事,越發被人議論紛紛。
岳連錚和匈奴之間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
岳家軍不肯出征,又恰恰證明了這個說法。
“大將軍,外頭的流言傳得難聽,咱們就這么不管不問么?”
岳連錚近來越發喜歡待在祠堂里,給先人燒紙,也時常和靈牌說話。
神情越發冷漠,也越發不愛和活人說話。
也難怪,將軍府里也沒有什么活人了,除了下人之外,只有岳連錚和那群姬妾。
明川郡主和古氏都在郡主府,平日很少回來,只是偶爾會派下人來問候一聲,算是盡了叔嫂的情誼。
余下便像徹底斷絕了關系似的。
“你該知道,等匈奴的大軍攻到長安城下的時候,流言會更加難聽。現在就受不了了,到時候怎么辦?”
或許應該說,到那個時候便不是流言了,而是徹徹底底的事實。
等那一日,他便再無顏面到祠堂來,給父母、兄弟,列祖列宗燒紙。
還是趁著現在,多燒一點是一點。
金衛吾被他說的啞口無言,頓了頓,心中萬分糾結。
這些日子,底下的將士問他大將軍為何不肯出征,他都不知如何回答。
要怎么告訴他,匈奴大軍正是他們一向崇敬的大將軍招來的?
他們的大將軍,和他們想象之中,并不一樣。
“我岳家軍不鎮守北境,匈奴勢不可擋。我料定朝中派不出旁人了,也沒有足夠的軍力可以派遣。你近日多留心相府的動向,一舉一動都要來通報我。”
“是,大將軍。”
金衛吾親自派人盯著相府的動向,他武功高強,自以為萬全無虞。
誰知道,這一切都沒逃過三叔的眼睛。
“大公子,近日將軍府派來的探子越來越多了,咱們要不要做點什么?”
“不必,他們也打探不出什么來,你照管好內宅便是。現在最傷腦筋的是,匈奴大軍無人能阻。”
這數十年來,在大魏幾乎有一條默認的規矩,匈奴的戰事都交給岳家軍處置。
岳家軍從未輸過。
正因如此,朝中根本沒有別的軍隊熟悉匈奴大軍的作戰方式,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陌生。
現在岳家軍不肯出面,任何一支軍隊也都不敢出面。
何況,長安城中的兵力捉襟見肘,一旦派出,就等同于把長安拱手送給岳連錚了。
原來他打的是這個主意。
川蜀的大軍雖說勢如破竹,可到達長安還有一段時間,遠遠沒有匈奴大軍快。
等魏勤和清平郡王他們回來,長安已經被岳連錚借著匈奴人占領了,那就太危險了。
長安城中的威脅太多,相府和清平郡王府的家眷都在。
好個岳連錚,他竟然不惜暴露自己和匈奴勾結的事實,可見是破釜沉舟。
退無可退。
不僅是他,商不換,商相爺,清平郡王,魏勤,廷哥兒……
所有人,都無處可退。
他們現在能做的,唯有在匈奴大軍到來之前,做好足夠的應對準備。
“派人給清平郡王傳個信,他軍中那三萬岳家軍和岳連錚的聯系,必須緊密監控。我知道以他的威信,那三萬岳家軍未必敢叛變。可岳連錚的手段,不容低估。”
三叔道:“岳家軍素來以軍紀嚴明,萬眾一心著稱。何況幾代大將軍都是岳家嫡系,他們的軍心凝聚力確實不能小覷。我這就派人去告訴清平郡王!”
朝局混亂,民心不穩,這個時候,也只有三叔手下那些江湖人士,能夠在亂世之中安然出行了。
“辛苦三叔了,但愿都是我多心,不會發生那些事。”
“岳家軍不管,大公子打算管么?還是任由匈奴南下?”
管,長安就會失去先機,岳連錚得來不費工夫。
不管,朝中大臣那里說不過去,百姓也會白白受鐵蹄踐踏。
沉吟許久,商不換緩緩道:“自然要管,內憂外患皆不可放松。不過,不是用你以為的那種管法。”
三叔詫異。
他怎么知道自己以為的,是什么管法?
不對,應該說,不那么管的話,還能怎么管?
商不換微微一笑,從書案上拿起剛寫好的信件,吹了吹上頭的墨跡。
“我何必與匈奴蠻人來比,誰的拳頭更硬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