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周德榮報的軍備數據,那真是有點具體,即使寧遠對城里的兵器不敷使用,還是有一定的預期,可也沒想到會差這么多....。
只是聽說庫中還存有火藥,倒是出乎他預料。在這個時代火藥可不是用來發射炮彈或子彈的。甚至寧遠他自己也沒去研究,到底這軍庫備火藥是干嘛用的。
說來也是好笑,如此一個大殺器,卻因為當時的配比不夠合理,以及制作工藝的落后,只能用來制作爆竹,以及引火所用。
對,沒聽錯,就是在進行火攻時,利用火藥燃燒速度快的特點,事先挖掘溝渠,鋪設上火藥,再蓋上稻草枯木等燃燒材料,而后澆上火油或石油。
等引火時只需點燃火藥,即可快速引發大面積的烈火,比自然燃燒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此時被周德榮一提醒,寧遠才想到這一茬,忽然靈光一現,便連忙向他問道:
“那庫中可備有硝石、硫磺和碳粉?”
寧遠忽然提出這種技術問題,還是有些出乎眾人的預料,難道說大官人還懂火藥的制備?
“稟提舉,年前制備火藥還剩了火硝106斤,硫磺67斤,至于木炭...剛才好像都被領去發給軍士們了!
這下輪到寧遠一頭的黑線....終于還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移刺合,你敢忙帶幾個人去,再給我要200斤回來!
“這...!
移刺合也是滿頭黑線,發都發下去了,再去要回來....。不是又要惹出許多是非來?
當然,所以粗活還是讓這種不愛講道理的人出馬,才比較容易“服眾”,見他似乎有些懵圈,便催促道:
“當然!還不快去?”
“諾!”
移刺合拱手唱了個肥諾,又轉身離開,邊走還邊嘟囔著...。
不是說晚上一起議事的嘛?怎么感情全讓我跑腿了....。
寧遠將移刺合打發走了,便轉身對著周德榮吩咐道:
“我看這么多數字你都記得清楚,想來頭腦肯定好用,所以我便高速你一個火藥配方,可記好了;每100斤藥用火硝75斤,硫磺10斤,碳粉15斤。不管藥匠以前采用的什么配比,現在統一都用我給你說的這個配比,明白嗎?”
周榮發聽寧遠說完,也是云里霧里,除了不斷的點頭外,也鬧不明白寧遠到底想干嘛,只能接著問道:
“寧提舉的意思是?”
其實寧遠給他說的,乃是后世比較現代的黑火藥配方了,比起當下他們的原始火藥,威力不知道大了多少。
而他剛才的靈機一動,也是受了火藥的啟發,如此一來是不是可以搞出一個大號的爆炸物呢?
見周德榮發問,便將原委與他詳細說道:
“有幾個事情,一個就是下來以后,你立刻組織工匠加班加點生產火藥,按照我給你說的配比制造。另外就是尋一二手藝靠譜的鐵匠,就這兩天的功夫,加班打造一個大號的鐵皮箱子,質量一定要好,尺寸要保證可裝藥千斤。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火硝和硫磺都不太夠,這兒附近有沒有生產火硝的地方?”
寧遠巴拉巴拉說了一大通,虧得周德榮腦子好用,這會兒也有幾分暈菜,好在最后那個問題卻與他平時的工作有關,連忙便答道:
“有的,綿州就有一處火硝礦,本庫的火硝都是在此地采買!
聽說有硝礦,寧遠一下子就來了精神....綿州離苦竹隘不算遠,真是天助我也!
“那你明天只安排好火藥和鐵皮柜的生產,完了就去府庫借2000貫錢出來,即刻帶上幾個可靠的人跑一趟綿州。務必要加緊趕路,緊急采購一批火硝和硫磺,有多少買多少,想盡一切辦法在初十以前生產一千斤火藥出來,有沒有問題?”
“這個...就只有四天的時間....”
周德榮覺得腦袋翁的一下,本來這年過得好好的,被拉來加班就不說了....還是如此艱巨的任務,四天一千斤的火藥.....。
有沒有問題...這問題大了,綿州就算不遠,往返也得三天,剩下一天能干嘛?
“不行?”
寧遠皺著眉頭問道
“也不是不行,下官只能試試,可提舉著急做如此多的火藥做啥?”
就知道你要問這個,寧遠露出一絲微笑。
“到時候,火藥制備出來后,只管塞如提前做好的鐵皮柜中,一定要塞滿壓實,如果還有空余可以加入石塊泥土裝滿,到時候快馬加鞭的拉到劍閣,屆時段統制那邊可能會用得到”
段元鑒聽到寧遠點了他的名,也是有些摸不著方向,不禁便脫口說道:
“我?劍閣?”
寧遠轉過頭來,臉上的笑容愈發詭異。
“是的,說不好就這兩天的功夫,便要麻煩段統制辦件大事!
“是什么?”
段元鑒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因為他看到寧遠表情又多了一絲陰冷。
只聽寧遠慢條斯理的對他說道:
“現在本府的兵器多有不足,所以我考慮把全部的甲胄弓矢,刀槍棍棒等都撥付給你,由你領五百人即刻出發趕往劍閣,全力修葺城防,預備賊軍來攻!
“只帶五百人去?”
段元鑒有點摸不著頭腦,其實言外之意無非是你們剩下的那么多人干嘛去?
要說去拼命,大家一起上都有沒關系,可若要讓自己去當炮灰,你們只管躲在后面,那就說不過去了呀。
只是聽他這么一說,寧遠到忽然笑出聲來,隨后開玩笑的說道:
“干嘛這么委婉啊,你不如直說剩下的干嘛去?”
段元鑒沒說的話突然被寧遠挑破,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忍不住就撓了撓頭,露出一副憨厚的笑容。
卻見寧遠面帶微笑的繼續說道:
“賊軍南下隆慶必然繞不開劍門關,屆時不來攻則罷,要是賊軍來攻,我只要求你死守三天,堅決拒賊于關山之下。而我會領著剩下的人馬,星夜兼程的趕往蒼溪大獲城,先找金戎司借到甲胄弓矢。到時候無論你們何處遇敵,只管以烽火傳情。我看到了警訊便會立即走水路北上,繞道敵軍后背,從昭化縣登陸,給他們來個里外合擊!
“你這是要.....!
段元鑒感覺有些頭暈,因為他的思路還是嚴防死守,萬沒想到寧遠的計劃如此瘋狂。
不光是他,除了曹文宏外,其余的人也感到有一種心跳加速的感覺。
這種情緒非常復雜,混合了驚訝,興奮,與緊張。因為寧遠的計劃大家都能聽懂,這確實是一個絕妙的戰術。
宋軍據有水軍優勢,可以在江河上來去自如,而且他這樣即能解決裝備不夠的問題,也能快速完成對敵軍的前后合圍。
玩的好就是圍殲蒙軍的節奏,當然玩的不好就是他深陷敵后被對方包餃子的節奏。
所以成敗的關鍵,還是要看他們自己的臨場表現。寧遠也看得出眾人心中的疑慮,他今晚開這個會就是要打消他們所有人的疑慮。
“賊軍苦戰三天,若不能破城南下,自然就是銳氣盡失,師老兵疲的狀態。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遭到背后突襲,士氣無法久持不說,我軍又是走的水路,算是以逸待勞,上岸后只需對王進軍持續襲擾,不稍多時他們必定不戰自潰,到了這個時候,段統制只需領軍出城與我合擊一處,說不好能叫他王進有來無回!”
言罷,寧遠神色堅定的看著眾人,段元鑒胸口起伏,曹魏等人眼放異彩,南永忠面色驚駭。
眾人的表現不一,卻無一不顯示出對寧遠的佩服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