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背地處中央鐵路東側,南距平滿納將近一百公里,是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長官部的新駐地。
六十六團于四月六日清晨自雜澤出發,轉道平滿納,然后沿中央鐵路東側的大道向北行進,直到四月七日中午才趕到漂背。
也就是在這天上午,新編第二十二師的右翼陣地被日寇突破,全師逐次向北撤至斯瓦一線,根據《平滿納會戰之計劃草案》,開始采取運動防御,逐次轉換陣地,節節抗擊日寇,以遲滯其行動,利用空間爭取時間,掩護主力向各預設陣地集結。
也就是在這一天,西線英軍撤出阿蘭謬,繼續向北敗退,東線第六軍所屬暫編第五十五師團撤出毛奇,向壘固方向撤退,第五軍兩翼慢慢暴露在日寇兵鋒之下。
當然,李四維還不知道南面戰局的變化。
此刻,他匆匆率部趕到漂背,便到司令長官部謁見新上任的羅長官去了。
對于這位羅長官,李四維早已有所耳聞。
羅長官早年參加東征、北伐及中原大戰,由下級軍官累功升至第十八軍軍長,抗戰爆發后,又相繼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以及長沙會戰,并在淞滬會戰和羅店會戰中展現出了不俗的軍事指揮才能。
匆匆趕到司令長官部,李四維在衛兵的帶領下到了羅長官的辦公室門口,“啪”一個敬禮,“報告長官,特務團團長李四維奉命報到!”
辦公室里,羅長官端坐于桌后,正捧著一份文件在看著,斯文氣十足,聽到李四維的聲音,輕輕地放下了文件,抬頭望了過來,上下打量了李四維一眼,白凈的臉上露出了和藹的笑容,“不錯,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能以一個團生生地吃掉小鬼子一個大隊……很不簡單吶!”
說著,羅長官已是滿臉贊賞之色,沖李四維招了招手,“來,站近一點!”
“是!”
李四維連忙答應一聲,大步流星地走了房間,徑直走到辦公桌前站定,抬頭挺胸,神色肅然。
已經見過陳部長和衛長官,李四維自然不會怵羅長官,站定之后直視羅長官,“請長官吩咐!”
“好了,”羅長官笑呵呵地站了起來,拿起先前放下的文件,遞到了李四維面前,“回去把隊伍安頓一下,跟我去一趟臘戍,委員長想見見你……”
委員長召見?
李四維只覺腦子“轟”地一下就亂了,已經聽不清羅長官后面的話了。
既然到了這個時代,又搞出了那些事,見委員長是遲早的事,可是,那恰恰也是李四維最害怕的事!
打小鬼子是他義不容辭的職責,拼了性命也得干,可是,如果被委員長惦記上了,今后咋辦?
正如他曾經對龐仁義說的那樣,“老子曾經也想做個仁義的人……”
其實,一直以來,李四維都想做個仁義的人。
所以,即使對嘯聚山林的桿子,他都不愿意趕盡殺絕……可是,這樣一個人要如何面對抗戰勝利之后那樣的局勢?
“……輜重補給等一切事宜,你直接找葉干事商洽……”
羅長官自顧自的說著,突然發現李四維神情恍惚,怔怔地沒有去接那份文件,于是,微微皺了皺眉,略顯不悅,“李團長,你聽明白了嗎?”
“啊……”
李四維回過神來,面紅耳赤,連忙接過了文件,硬著頭皮望向了羅長官,“卑職……卑職……聽聞委員長召見,心神激蕩……失禮了,失禮了!”
“呃……”
羅長官一滯,神色稍緩,“李團長,你還年輕,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但須切記,為將者當不驕不躁!”
“是!”
李四維連忙“啪”地一個敬禮,“謹記長官教誨!”
“好了,”羅長官擺了擺手,坐了回去,“先去找葉干事,明天一早過來報到!”
“是!”
李四維如獲大赦,“啪”地一個敬禮,匆匆而退。
雜澤一戰,六十六團戰績斐然,所以,司令部才會讓他們撤回漂背。
一來,讓他們撤到漂背以便休整。
二來,“好鋼用在刀刃上”,既然有這么一個戰力不俗的特務團,就該用在關鍵時刻。
找葉干事接洽之后,六十六團被安頓到了司令長官部南面兩里多地外的一座軍營里,輜重補給也源源不斷地送了過來,彈藥糧餉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一車罐頭。
營地里雖然屋舍簡陋,但勝在占地寬敞、設施齊全,團部還裝了一部電話。
六十六團自成立以來四處轉戰,安營扎寨自然拿手,黃昏時分,各部便已安頓妥當,炊煙升起,罐頭湯的香氣漸漸地彌漫開來。
去各部巡視一圈,李四維漫步在校場上,步履沉重,聞著那濃郁的罐頭湯香氣,心中卻有些發苦。
委員長……不好見吶!
可是,委員長召見,哪個又敢推脫?
“團長,”
一直跟在身側的劉天福猶豫著開了口,“你這是咋了?咋一回來就心事重重的樣子?”
“唉,”
李四維輕輕地嘆了口氣,沖劉天福擺了擺手,“趕了這么遠的路,你也早些回去休息……今天莫得啥事了!”
“團長,”劉天福卻沒有走,依舊望著李四維,“究竟咋了?你總得說出來啊!俺們這么多兄弟,總能想到辦法!”
“龜兒的,”
李四維扭頭望著劉天福,滿臉苦笑,“這事兒……在當今這世上,還莫人解決得了哦!”
“呃……”
劉天福一愣,滿臉訝然,“團長,啥子事這么玄乎?”
“走吧!”
李四維搖了搖頭,轉身往團部走去,輕笑著移開了話題,“今晚又有罐頭湯喝了……龜兒的,和洋人并肩作戰就是伙食好,老子們以前想喝罐頭湯,還得拼了命去小鬼子手里搶呢!”
“就是,”劉天福點了點頭,臉上閃過一絲緬懷之色,“不過,俺咋覺得以前的罐頭湯喝起要香些呢?”
“是啊!”
李四維輕輕地點了點頭,笑容漸漸淡去,聲音變得飄忽,“想當初在野店集的時候……”
在這個烽煙遍地的時代,安定從來都彌足珍貴。
夜幕下,六十六團營地里燈火點點,雖然昏暗,卻也溫馨。
當此起彼伏的鼾聲響徹營地的時候,小屋里依舊燈火昏黃,寧柔今晚值夜班,伍若蘭已經睡著了,李四維依然坐在桌前寫寫劃劃。
要見委員長了,李四維哪敢怠慢?
見面該如何行止才不失體統?
委員長可能會問到哪些問題?258小說網
又該如何對答?
一切的一切,李四維都得先有個準備。
這一夜,小木屋的燈光一直亮到了凌晨一點多。
第二天一早,李四維匆匆地整理好著裝,帶著準備了一夜的腹稿就團部會議室去了,準備給陳懷禮和鄭三羊交待一聲便去司令部報到,然后跟隨羅長官去謁見委員長。
“叮鈴鈴……”
李四維剛走到團部會議室門口,便聽得里面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旋即便響起了盧鐵生的聲音,“您好,這里是司令長官部直屬特勤團……呃,長官好!”
李四維大步流星地走了進去,就看見盧鐵生躬立桌前,捧著電話仔細聆聽,滿臉恭敬,“是!卑職馬上去通知團長……”
說著,盧鐵生連忙把電話放到了一側,并未掛斷,一轉身卻正好看到了李四維,頓時臉色一喜,“團長,司令部電話,是羅長官!”
“哦,”李四維一怔,連忙快步到了桌前,接起了電話,滿臉恭敬,“長官好,卑職正要……”
“李團長,”
電話那頭,羅長官聲音溫和,“委員長已經于昨夜趕回了重慶,你不用過來了!”
“呼……”
李四維頓時心中一松,感慨之辭脫口而出,“委員長為國家民族夙興夜寐,勞頓奔波,真是太辛苦了!”
這話雖然有馬屁的嫌疑,卻也發自肺腑。
不論后世如何評價,有一點無可置疑――中國能以一介貧弱之國堅持抗戰到底,委員長有著不可抹殺的功績!
如果有人要反駁這一點,請先去看看這一時期其他各國的領袖在面臨德意日入侵時的表現吧!
不是流行這么一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嗎?
如果還有人要反駁這一點,那么,請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你身在這個時代,處在委員長那個位置,面臨這樣一個爛攤子,你真能做得比他更好?
同樣流行的還有另外一句――“你行,你上啊!”
李四維親眼看到了這個時代國家的貧弱,親身體會到了以一介貧弱之國堅持抗戰的辛酸和血淚,雖沒有縱觀全局的眼光,沒有深遠的政治見地,卻也有滿腹感慨――窮家難當啊!
“是啊!”
想必羅長官也有著同樣的感概,聲音里不無感慨,“民族存亡系于一身,委員長肩上的擔子太重了!”
無論怎樣,李四維的一顆心落了地――暫時不用去見委員長了!
至于以后……以后再說吧!
正如羅長官所說,委員長身上的擔子太重了,所以,他很忙,只得把召見李四維的事放一放了。
不過,葉干事在中午時分過來了,身后還跟著個身材魁梧的上尉軍官。
兩人徑直進了六十六團團部,找到了正在開會的李四維。
“葉干事,”
見到葉干事過來,李四維明顯有些驚訝,連忙起身迎了過去,滿臉笑容,“有啥事,你打個電話過來就成,哪能勞煩你親自跑一趟?”
“那可不成,”
葉干事滿臉微笑地搖了搖頭,一側身,讓出了身后的上尉軍官,給李四維介紹起來,“這位是侍從室的皮上尉,是剛從臘戍趕過來的。”
“哦,”
李四維連忙伸出了手,笑臉相迎,“皮上尉,一路辛苦了!”
“應該的!”
皮上尉不茍言笑,伸出右手輕輕地和李四維握了握,然后將夾在左腋下的綢布包取到了手里,雙手捧著,鄭重其事地遞向了李四維,滿臉肅容,“校長因為一些緊急公務已經連夜回國,臨行前特意囑咐,要我將這個交給李團長,望李團長能克勤克勉,再立新功!”
綢布包不大,包裹得嚴嚴實實,看上去方方正正,卻看不出里面包裹著什么。
“是!”
雖然不知委員長贈送的是什么東西,但是,李四維心中依然一熱,連忙“啪”地一個敬禮,然后伸出雙手,鄭重地接過了那個方方正正的綢布包。
“李團長,”
將包裹交到李四維手中,皮上尉終于露出了一絲笑意,“校長送給你的東西呢,有一張照片和三本書,一本是《曾胡治兵語錄》,一本是《蔣總裁言行》,一本是……”
交待完畢,皮上尉告辭離去,葉干事滿臉艷羨地望了李四維一眼,也跟著走了。
“校長是哪個哦?”
待李四維送著兩人出了門,會議室里便響起了議論聲。
“狗日的,你咋連校長是哪個都不曉得?”
“龜兒的,委員長咋送的是書?也太小氣了!”
“你懂個球,送啥不重要,關鍵要看是哪個送的!”
“就是,團長怕是很快就要往上升一升了……”
李四維送完葉干事和皮上尉回來,剛進門就見眾將聊得眉飛色舞,便輕輕地咳了兩聲,徑直走到主位上坐下,將那綢布包往面前一放,臉上也是笑不可抑,“龜兒的,我剛剛講到哪里了?”
“團長,”
陳懷禮笑呵呵地望著李四維,“你剛剛不是都講完了嗎?先把委員長送的書給俺們開開眼界!”
“對對,”
眾將紛紛附和,“團長,拿出來給俺們看看!”
“好,”
李四維笑著點了點頭,小心翼翼地解開了綢布包裹,將三本書一一取出,遞給了陳懷禮,“嘿嘿,這三本書……我還真是一本也沒讀過!”
“委員長怕是曉得你沒讀過呢!”
陳懷禮接過書遞了兩本下去,自己拿著一本翻了起來,突然驚呼起來,“還有委員長的簽名呢!”
不光三本書有委員長的簽名,那張書封一般大小的黑白照片上也有委員長的筆跡……看得李四維心中一熱,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不論如何,這都是一份榮譽!
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六十六團的肯定!
這是個物資匱乏的時代,但這樣的獎勵卻比大洋和豬牛肉更讓人精神振奮。
會議室里,眾將爭相傳閱著書和照片,竊竊私語,一張張臉孔上滿是振奮之色。
雖然,這份榮譽是給李四維的,但眾將都清楚,自己也曾為這份榮譽做出過努力,并引以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