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錄完音,保存好。
孫麗琴看著張曉峰問道:“霍警官,李維他的問題應該不大吧?我知道的就這些,他現在應該已經沒有做走.私了。”
張曉峰笑笑:“問題應該不會很大,我們主要不是查他,而是查其他人,他只是一個突破口,你放心吧!”
雖然張曉峰這么說,但孫麗琴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只要牽涉到了,肯定也不會很簡單就能解決的了的。
“如果,我是說如果,李維有什么問題的話,霍警官,你能不能提前告訴我一聲。”
張曉峰對于孫麗琴還是有些同情的,她是一個好女人,也是一個能干的女人,李維能有今天,很大程度都多虧有孫麗琴幫忙,如今的孫麗琴只是想要照顧好自己的兒女而已。
“其實你不用太擔心,就算他有問題,頂天了也就兩三年。”
張曉峰這么說孫麗琴反而好受了一些,至少知道李維只會判兩三年,如果判個十幾年,那才麻煩大了。
“謝謝!”
張曉峰嘆了口氣:“其實就算李維坐牢了,你也可以跟你兒子和女兒說,他是因為經濟犯罪進去的,經濟犯罪有時候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人品,應該能維護李維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張曉峰知道,孫麗琴就是擔心李維坐牢會對小孩造成打擊。
“我知道,謝謝你了,霍警官!”
張曉峰從孫麗琴家里出來的時候,立刻去找梅姐,張曉峰決定去找找百島市賭博這個圈子里的人。
既然李維喜歡賭博,那這個圈子里的人應該有認識他的。
只是他們初來匝道,想要找這些人也不容易。
這時候有權利就顯示出了一個好處,查一些就要方便很多,而一些賭場老手,通常都是警方重點盯的對象,比如張曉峰曾經就是當地警察的重點關注對象,只是一直找不到把柄而已。
在圈子里混的越久的人,就越不會留下把柄,警方就越難抓,都是老油條了嘛!
張曉峰用霍軍他們給自己的電話號碼,直接打了警方的電話號碼,到底靈不靈驗就看這個電話行不行了。
張曉峰直接打的報警電話,他也沒有那么多心思去記當地一些派出所的電話號碼。
電話剛接通,張曉峰還沒有說話,接話員就說道:“您好,請稍等,馬上為您轉接。”
張曉峰還沒反應過來,電話就已經被轉接了,過了不到十秒鐘,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來:“同志,你好。”
張曉峰還不是很習慣“同志”這一個稱呼:“能不能把百島市那些地下賭場和那些賭術和千術厲害的人名單給我一份?”
對方沒有絲毫的猶豫:“可以,這個名單怎么給你?是直接發到你這手機號上來嗎?”
“我用這個手機號碼注冊一個威信,過十分鐘你加我好友。”張曉峰說道。
“好的!”
“沒事了,掛了!”
張曉峰沒想到這個電話號碼還真的好使,對方都不問他是什么也,直接就答應了。
張曉峰快速用這個手機號碼注冊了威信,沒等一會就收到了好友申請,通過以后,對方也不多話,直接就發了一哥文件過來。
張曉峰接收了以后,發現這里面的人還挺多的,比他想的要多的多,足足有上百人。
隨即張曉峰想到了百島市的地理位置,倒也能理解了。
百島市隔壁就是濠海,濠海是世界上四大賭城之一,主要經濟產業就是賭博,在那里賭博是完全合法的,只要你的錢是在濠海贏的,你可以大搖大擺的拿回來。
同樣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會產生很多的灰暗生意,比如洗錢等。
而百島市去濠海很方便,只是要通行證,這個稍微麻煩一點。
六哥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濠海,喜歡賭博的人很多,自然也就會有很多人來這邊,有些人因為經常去濠海,干脆就在百島市這邊定居,或者常年居住。
張曉峰查看了一下這些信息,發現很多還有地址,后面還有備注和他們的簡歷,估計這是一份文件,直接被對方給發了過來。
張曉峰直接從這里面挑選了有地址,距離自己比較近的人,把這些人的信息全部復制出來,做成一個備忘錄。
“子明,跟我去轉一轉!”張曉峰做好以后喊道。
現在張曉峰他們還在路邊上待著,梅姐和童小菲找房子去了,他們三個男人在看行禮,剛才張曉峰打電話的時候還特意走開了兩步。
丁濤張了張嘴,他也想跟著去,可這里還有這么多的行禮,總得有一個人留下來看行禮才行。
鄭子明立刻站了起來。
張曉峰又對丁濤說道:“小濤,你在這看好行禮,梅姐他們找到合適的房子以后,你先跟他們回去,告訴他們,我們去找一個人。”
“好的,峰哥!”丁濤最終還是沒有說自己也想跟著去。
張曉峰領著鄭子明朝著第一個目的地走去。
鄭子明好奇的問道:“峰哥,我們去什么地方?”
張曉峰說道:“我們去找幾個老千,問問他們關于李維的事情,應該會有人知道的。”
“你剛才打電話就是問那些老千的資料去了?”鄭子明又問道。
張曉峰點頭:“問的警察那邊的,霍軍給的權利,不用白不用。”
“也是!”
兩個人說話間,招了一輛出租車,張曉峰說了一個地址,出租車絕塵而去。
第一個地址是在一個小漁村。
這個小漁村也不算太偏,這些年這邊發展的好了,漁村本地的居民已經不出海捕魚,開始做起了小生意,或者干脆收租,也有些人有了別的發展。
倒是一些外地人,反而來這里開始捕魚為生,不過現在捕魚大多都是下網,然后收網,有魚了就在岸邊販賣,遇到那種不會買的,價格一個比一個貴,遇到會選的,價格比市場的會便宜一些,都是看人做生意。
碼頭里面一點就是一個不算大的海鮮市場,其實就是因為這個碼頭才形成的,大多都是一些不出海的人,從這些漁民手里收一些海鮮在岸上販賣,賺一個差價。
張曉峰來這里不是買魚的,而是找一個在岸上賣魚的魚販子,詳細地址都有了。
當張曉峰蹲在一家海鮮店門口,店面不大,里面擺滿了塑膠的盆,每個盆子里面都裝了一些海鮮,各種各樣的都有,光蝦就兩三種,花甲也有好幾種,一些魚也都是跟淡水魚完全不一樣。
老板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看起來挺機靈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