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一支水火箭頭也不回的沖向主席臺,最終落在發(fā)令裁判腳下,觀戰(zhàn)的同學和老師全然不顧飛得最遠的那個,注意力都被“謀殺”裁判的那個吸引去了。
周粥記得,除了文藝晚會,學校還很注重科技創(chuàng)新,整整兩天的科技節(jié),大家可以做著喜歡的化學、物理、生物實驗,實驗室為同學們敞開大門。周粥也是在那時發(fā)現(xiàn)學校原來也有標本室,透過窗簾縫,周粥看見了帶毛的雞和按比例縮小的人體骨架模型,周粥恨不得將自己縮小,從窗戶縫縫鉆進去一探究竟。
鎂條在一樓化學實驗室燃燒著,正如老師說的是信號彈的組成部分。再跑出去,實驗樓轉(zhuǎn)角聚攏著一群同學,手里拿著各色裝置,他們正在試驗自己的“軟著陸”裝置。抬頭望,是裁判老師和正在“高空拋物”的同學,地面上有用粉筆標注的圓圈,還有散落在圓圈周圍的雞蛋殘骸,食堂阿姨很是心疼。三層樓的距離,接近10米,各色“軟著陸”裝置保護著差不多大小的雞蛋,“轟”得一聲,一個大紙箱子穩(wěn)穩(wěn)落在圓圈中心,膠布密封的開口已經(jīng)受外力影響而張開,露出最上層的粉色hello Kitty 抱枕,然而最里層的雞蛋還是破碎了,沖擊力過大。緊隨其后的是降落傘式的裝置,四肢筷子如篝火般架起中間的雞蛋,四個支點連接頂端的傘狀軟面抄里的橫格紙,雖在落下時摔倒,卻也保得雞蛋毫發(fā)無損、
下午,賽場由實驗樓換至操場,綠茵球場一端是一個個蓄勢待發(fā)的水火箭,這是一場物理實驗,將空瓶裝上水,瓶蓋留一個小口,蓋緊裝水的瓶子,通過小孔用打氣筒向瓶內(nèi)充氣,最終水會由于受不住氣壓而從瓶中噴射出來,形成沖力火箭飛上天,就像可樂里加了曼妥思那樣的沖力。
比賽分小組進行,第一組,周粥班上的永日同學水火箭制作的一級棒,隨著一聲令下,各位同學都瘋狂地推著打氣筒,第一聲“嗖”,伴隨著拋物線般的水花,穿過操場,落在跑道上,第二聲,第三聲緊隨其后,就在大家找尋最高最遠的水火箭時,一個聲音極小又沒啥沖力的小火箭直愣愣朝主席臺飛去,由于速度太快,主席臺上的老師沒來得及反應,只見水花四濺,塑料瓶在主席臺的桌子上“旋轉(zhuǎn)、跳躍”。
沒錯,那是永日的火箭,大家都不記得那個飛過學校操場圍欄的火箭是誰的,但是這個“謀殺”裁判的“兇器”大家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