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是不允許出現零食的,準確來說是不允許出現任何食物,但是門衛大爺的值班室旁有個小鐵門,那里通向門外的小賣部,辣條和橙子味色素汽水以及袋裝冰塊都可以從那里買到,還有一毛錢兩個的西瓜味泡泡糖,綠色的托底,中間是一條西瓜味的紅色軟糖。
泡泡糖小,同學們揣兜里也是隱蔽,所以班里很多同學都在教室或者學校的某個角落吹著泡泡,享受糖果帶來的片刻甜蜜。
然而,在學校如此大張旗鼓的強調不準吃零食的高壓下,泡泡總會有吹破的一天。早間衛生完成后,大家都準備早讀了,值周老師氣沖沖走進教室,說是在去垃圾房的路上,就在教學樓背后的出口,看見了一堆垃圾,其中一張殘余的紙片上有小李同學的名字,恰恰值周的老師是我們的音樂老師,小李同學又是周粥班級里明星級別的同學,老師馬上就找到了那堆垃圾的源頭。
“你們今天誰倒得垃圾啊,怎么倒在門口了,我在里面翻出了一個紙片,上面寫著李葉的名字,肯定是你們班的。”今天值日的同學在老師的一再問詢下緩緩站了起來,是周粥班上最溫柔的女同學,低著頭,怯生生的,就在大家以為這個事情值周的同學去掃一下就完事的時刻,老師手里拿出來明晃晃的綠色西瓜泡泡糖糖紙“你們班把垃圾倒在門口就算了,那堆垃圾里面有好一些竟然是泡泡糖紙”到現在,周粥也想不出到底是多大一堆垃圾,而糖紙又有多少,可能只有那天值日的同學和值周的老師才知道那是如何場景。
一課早讀,就在值周老師的對峙中度過了,之后就是常規程序,上報班主任,班主任再來一次對峙,看全班到底有多少人吃過泡泡糖,結果幾乎全班同學都讓班主任罰了一節課的,孩子們嗎,一毛兩個的泡泡糖誰會自己一個人一把吃得那么高興呢,自然是大家分享了。常規處置后,就是“非典型”操作了,在大課間的升旗儀式上,老師點名批評了周粥的班級,全校灼熱的目光全部落在周粥所在班級,那一瞬間大家恨不得挖個洞鉆進去,至此同學們有段時間不吃泡泡糖了,不過還有橘子味汽水和各種樣式的辣條,門衛爺爺旁邊的那個小鐵門總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雖然值日的同學免不得被其他同學懟一頓,但事后一包辣條大家還是好朋友,果然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某天的課間,一個同學攤開手,手里是一把綠色糖紙包裹的糖,還是那句“西瓜泡泡糖,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