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飛龍騎馬踏敵軍營 霹靂銃雷震郛城墻
郭安聽后,不禁眉頭一皺,深感為難。牛富所托之事,確是非常難辦,相較而言,出城殺敵,破郛墻,燒毀回回炮這些任務,反而顯得容易多了。且不說在千軍萬馬之中,就連自身性命也是岌岌可危,更何況還要保護他人安全。但這卻還不是最讓人為難之處。
依范,凌二人的性情,必不肯棄袍澤于不顧,而獨善其身。別看他們剛才答應的雖好,但事到臨頭,完全可以派人去往襄陽報信,自己留下血戰到底。
如果單是凌沖,還能加以勸說,但范天順最忌諱旁人提及其父,就怕被人當做攀權附勢,蠅附驥尾之徒。所以若向他曉之以理,恐怕只會是適得其反。
當年牛首山四位寨主之中,張貴勇武,張順機智,王福張揚,郭安低調。此事若是換做王福,必然二話不說,拍胸脯便直接答應下來。他可以義無反顧的,豁出性命的去全力爭取,但最后是否能夠辦成,卻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但郭安卻不然,他低調的同時,心思也最縝密。很快便已將整件事情的利弊,考慮的至纖至悉。正在躊躇不決之際,忽聽牛富問道:“郭將軍,是否還有何為難之處,盡管說來,看看老夫能否幫你解決?”
郭安道:“據末將所知,少將軍性耿直,凌統領好沖動,剛才雖然勉強答應了大將軍,但只怕戰場上殺紅了眼,便顧不得那么許多了。若是二人決意死戰到底,或另派旁人回襄報信,我恐怕也難以勸阻下來。”
牛富點點頭道:“不錯,老夫也曾想到此節。實不相瞞,我就是襄陽本地人氏,老家便在城西六十里地的太平鎮。家中老妻已然故去,只有獨子全忠,今年一十八歲,尚無家小拖累。
稍后我可修書一封,以私誼相托,懇請范,凌二將,在火燒洪家溝后,轉至太平鎮,將犬子送至襄陽。如此一來,他受人之托,必忠人之事,定能暫放他念,全力護送全忠返襄。不知郭將軍意下如何?”
郭安聞聽此言,略感意外,此舉似乎不像牛富一貫所為。但轉念一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便如他這等剛直中正之人,臨終前也難免存有些許私心。
不過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既完成了他的托孤遺愿,同時也能夠促使范,凌二人,全力返襄,也算是一舉兩得。事已至此,于公于私郭安都無法再行推脫,于是干脆當仁不讓道:“既然如此,末將遵命就是!”
牛富見他同意,立即讓人準備筆紙,刷刷點點寫下了兩封書信,將信交給郭安后又囑咐了一句:“全忠自幼在江邊長大,對附近水況非常熟悉,若到渡江之時,可適當多聽聽他的建議,或許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郭安點頭應道:“大將軍盡管放心,末將必定竭盡全力,護送二位將軍及全忠少爺,安全返回襄陽。”
牛富略顯失神的“嗯”了一聲,就在這轉眼的功夫,他似乎又蒼老了好幾歲。但很快又腰身一挺,淵渟岳峙般的向他擺了擺手道:“時候不早了,你速去與他們二人會和,準備出城吧!”
西城門下,范天順已然點齊了隨行兵將,正在準備各種應用之物。凌沖去了火兵營挑選人手,并不在此處。見到郭安前來相助,范天順也是喜出望外。
樊城主力部隊共分五軍,飛龍騎為騎兵部隊,其余飛虎軍,飛豹軍,飛鷹軍為步兵部隊,另有一隊飛魚團為水師部隊。
范天順與郭安所選這兩千飛龍騎,乃是精銳中的精銳,戰斗力極強。每千人為一作戰單位,分別由孟杰,焦俊兩位偏將統領。
飛龍騎剛剛準備就緒,凌沖也帶人趕了回來。他精挑細選的這二百名火攻手,年紀都在三十歲上下,不但配備了戰馬,而且裝束也與以往大不相同,每個人都身披輕甲,手持長刀,背挎革囊,腰懸銅銃。看這些人的氣勢,即便不憑火器,個人作戰能力也是不弱。
范天順三人列于陣前,將此行任務,向眾人交代清楚。正說話間,忽聽城北方向殺聲頓起,眾人心急如焚的等了一會兒,便見一片濃煙滾滾,火光沖天。
范天順不由得心頭一震,暗咬銀牙。轉頭看了看凌,郭二人,三人目光對視,相互點了點頭。范天順將手中長槍一舉,高聲喊喝道:“兄弟們,隨我殺出城去,火燒回回炮!”
西城守將馬榮,早在城上待命,見眾人趕至,趕緊吩咐打開城門,放下吊橋。范天順一馬當先,率眾沖出城外。困守城西的元軍數量,雖然不及城東,城北,但也有兩萬之眾,就在城外嚴陣以待。見城中突然殺出一彪人馬,當即列開陣勢,直向他們包抄過來。
范天順力挺丈二長槍,居于正中,左邊凌沖,高舉三亭大刀,右邊郭安,緊握水磨鋼鞭,身后兩千飛龍騎,將二百火攻手護于陣中,如同一支利箭相仿,直沖進元軍陣列之中。
元軍將領唆都極具應變之能,立即下令變換陣型轉攻為守,將眾人團團困住。凌沖手中大刀一揮,向身后火攻手發出號令。剎時間無數流星劃過,火雨四射,將周圍敵兵燒的狼狽不堪,眾人趁勢突圍而出。
唆都恐中調虎離山之計,只派手下部將莫根,率領五千騎兵隨后追擊。但因莫根為人膽小,又懼宋軍火器,未敢過分逼近。
千步之遙,轉瞬即至。很快眾人便已接近了外郛城墻,守城元軍見有宋兵殺至,立即開弓放箭,進行阻攔。沖在最前面的十多名飛龍騎,紛紛中箭墜馬。
凌沖估測了一下距離,對范,郭二人道:“將我護送到五十步之內!”
二人當時會意,立時改單手持兵器,撥打雕翎,騰出一只手各擎盾牌,呈倒三角狀,將凌沖護在當中。凌沖刀交左手,取下腰間銅銃。其他火攻手上行下效,也都各自為陣,與身邊飛龍騎,結為防護陣型。
凌沖等人所用銅銃,又名霹靂銃,乃是他根據軍中制式竹銃改進而來。普通竹銃所用火彈,為核桃大小的圓球形狀,每次可裝三彈,點燃引線后,可連珠發射。而霹靂銃所用火彈,為盅口粗細的柱形,每次最多可裝五彈,不但節省了占用空間,且威力更為之甚。
為了區分普通火彈,又稱之為雷彈。這種雷彈的一側,都涂有易燃涂層,霹靂銃上鑄有鏤空凹槽,正好與之相合。凹槽中暗藏軸輪,軸輪外層覆有紅磷。
使用之時只需單手持銃,以拇指轉動軸輪,即可點燃雷彈。而普通竹銃,則需明火點燃引線,一般都要雙手操作,相比之下,便顯得相形見絀了。
只可惜霹靂銃和雷彈,雖然設計巧妙,威力不凡,卻未被軍中普及,只在襄陽軍中做為特種應用。
轉眼間一行人便已沖進射程之內,凌沖早就做好準備,一連射出五顆雷彈,卻因馬上顛簸,不易瞄準,只有兩顆射中城墻。
就在這時其他火攻手也已沖到近前,雷彈紛紛射出,積少成多,隨著一陣陣烈火轟雷,有三丈多長的城墻被炸的土崩瓦解。
范天順長槍向前一指,高呼道:“兄弟們,沖啊!”
飛龍騎眾將也都紛紛取出盾牌,上護其身,下護其馬,同時還要照顧身旁防御力較差的火攻手。
幸好城墻被破,大部分守軍被當場炸死炸傷,雖仍有數十名守軍,在斷墻兩側進行阻擊,但其威脅程度,卻已大不如前。于此同時,莫根所率領的五千追兵,也漸漸逼近了過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