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瞧瞧他們這個樣子,此事若是輕易就饒了楚華衣,恐怕日后七皇帝和楚華衣就更不將父皇與兒臣放在眼里了。”
凌云霄盯著兩人消失的背影,氣急敗壞的說道。
此次他的話剛好扎中景明帝心中的痛處,他黑著一張臉,目光恨恨的盯著上元宮門口。
“父皇,若是不嚴(yán)懲楚華衣,誰人都效仿她這樣的行為,您的江山豈不是要毀在她的手里了?”
他的江山怎能讓別人給毀了!
景明帝最恨別人威脅到他的江山,所以凌云霄的這句話讓他真正的動容,他沉凝片刻道:“你先回去!”
“父皇……”
“朕的話,你也不聽了嗎?”
“兒臣告退!”
縱然再怎么不甘心,凌云霄還是離開了上元宮。
在離開皇宮的路上,他想到了楚若寧的丞相父親楚百勝,他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知道楚若寧的死訊了吧。
丞相府。
楚若寧被楚華衣殺死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到了各家各戶里,飛到了京城各戶人家的耳朵里。
楚百勝與蘇宜婉無疑也知道了這個消息,震驚之余全是悲慟。
“老爺,寧寧她當(dāng)真被楚華衣那個賤人殺死了嗎?”
蘇宜婉無法接受自己悉心培養(yǎng)了十幾年的女兒,在好不容易當(dāng)上太子妃之后,竟輕而易舉的被楚華衣給殺死了。
她以后還有什么指望?
不僅是她,將兩個孩子趕走的楚百勝失去了楚若寧也同樣沒了指望,他頹然的坐在椅子上,腦子一片空白。
“老爺,您還在這里發(fā)什么呆啊,楚華衣那個賤人殺了寧寧,您應(yīng)該請求皇上讓她償命啊!”
“老爺,你不要再繼續(xù)坐在這里了!”
“老爺……”
蘇宜婉的聲音就像除夕夜的炮仗,一個接一個的在楚百勝腦海里爆炸。他的確想替楚若寧報仇,但楚華衣和楚庭軒也是他的孩子啊,如今楚若寧下毒害得楚庭軒昏迷癱瘓,楚華衣又親手殺了楚若寧為楚庭軒報仇。
他上輩子究竟做錯了什么事情,導(dǎo)致這輩子自己的孩子們竟然相互殘殺。
“婉婉,我是不是錯了……”楚百勝突然說道。
這一刻,蘇宜婉覺得眼前的楚百勝似乎老了十幾歲,頭上的白發(fā)都變得明顯起來。
唇角勾起嘲諷的笑容,現(xiàn)在才覺得自己做錯也太晚了,不僅顧蘭曦不會原諒他的可恥行為,他的孩子也只會與他漸行漸遠,直至最后也不理會他。
“老爺,現(xiàn)在不是說誰對誰錯的時候。”蘇宜婉的聲音不覺多了些冷意,“你要知道,寧寧的尸體如今就停靠在太子府,無論如何我也要去看她最后一眼。”
楚百勝道:“不是我不帶你去見寧寧最后一面,而是這宮規(guī)嚴(yán)格。現(xiàn)在天色已晚,雖說太子殿下已經(jīng)離開皇宮獨自居住,但太子府中還是遵從宮里的規(guī)矩,晚上是要落鎖閉戶謝絕探訪的。
“這也不行,你也不行,你是不讓我去見我們女兒最后一面嗎?”蘇宜婉十分不悅的說道。
她的孩子死了,難道就不能去見最后一面嗎?
“寧寧是嫁入皇家的人,不是尋常人家,宮中的規(guī)矩不是你我能夠違抗的。”楚百勝不想過多解釋,失去女兒他也很悲痛。
“老爺,你是不是想著楚華衣這個賤人還會回來找您,所以舍不得殺了她為寧寧報仇?”蘇宜婉一句戳中楚百勝心中所想,隨后諷刺的說道,“老爺您還是趁早死了這份心思吧,楚華衣連自己同父異母的親妹妹都下手殺死了,且與您早就斷絕了父女關(guān)系,她又怎么會顧念你們之間的父女之情呢?
更何況當(dāng)年您那樣對待顧蘭曦,還將她丟在別院棄之不顧,這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她都會記在心上,然后找您清算。”
蘇宜婉說得對,楚華衣都對楚若寧下手了,對他下手是遲早的事情,他不能留下楚華衣這個禍患。
“我還沒有這么糊涂,該怎么做我心里有數(shù)。”楚百勝梗著脖子說道。
蘇宜婉冷笑,“老爺最好記住自己的話,寧寧的仇還請老爺一定要記得報,否則楚華衣要殺的指不定是我們倆的誰呢。”
翌日朝堂上,所有大臣均就楚華衣闖入太子府殺了楚若寧的事情上奏。
“皇上,雖說胤王妃與寧太子妃都是臣的女兒,作為父親臣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感到十分的痛心。但國有國法,臣認(rèn)為不應(yīng)該姑息胤王妃這樣放肆的行為,應(yīng)按照國法進行處置!”楚百勝做出痛心疾首的無奈狀,雙眼甚至閃著淚光。
緊接著便有太子黨的人出來闡述楚華衣這種行為的惡劣影響,以及在民間造成的負(fù)面效果。
“若是人人都效仿胤王妃自己做判官,私下報仇的行為,那將國法置于何地?”
其實他們說得都對,殺人理應(yīng)按照法律進行懲戒。
只是犯法的人是楚華衣,所以凌云徹?zé)o條件的維護楚華衣,他冷笑道:“本王倒是不知道這個朝堂什么時候成為談?wù)撋顚m婦人的地方,一個早上總是在提及這件事情。”
“胤王爺,此事非同小可……”
“哦?相比錦州水荒尚未解決,你們認(rèn)為后院婦人之見的恩怨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凌云徹反問。
那人啞然,旁邊的人立刻道:“胤王爺此言差矣,錦州水荒固然需要解決,但王妃殺人的事情關(guān)乎北祁法律,關(guān)乎國本,乃是應(yīng)該解決的!”
“所以你們是想將錦州的上萬百姓至于不顧,導(dǎo)致災(zāi)民激增又該如何解決?”凌云徹站在人群中,揚著下巴傲然道,“與其將你們的關(guān)注點放在后院婦人的小事之上,不如多關(guān)注如何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面對凌云徹一個勁的把話題帶走,那些大臣們著實抓狂。
“王爺,這是兩碼子事情。”楚百勝道,“災(zāi)情當(dāng)然是要解決的,但與處理胤王妃殺寧太子妃的案子并不沖突。”
景明帝道:“胤王,王妃闖太子府殺人雖事出有因,但也應(yīng)該提交大理寺審理,由他們做出定奪,而非你在此為她狡辯轉(zhuǎn)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