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所有人才知道,皇帝是將多日來的所有折子都給批完了,還順便在早朝的時候發了好大的一通火,底下的朝臣們個個被罵的狗血噴頭,偏偏也沒一個敢反駁。
因為皇帝雖然是雞蛋里面挑骨頭吧,可偏偏說的句句話都在理,讓你不服都不行,只能低頭認命的挨訓,還不敢反駁。
等到皇帝訓斥完了,這些朝臣們下了朝,一個個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上都還沒想明白,直到刑部那邊的人發現說染府空了,聽說是皇后娘娘去了藥王谷,暫時沒回來,眾人這才明白過來皇帝這通火氣是因為什么。
刑部沒了皇后娘娘的幫忙郁悶著,這皇帝見不著皇后娘娘也郁悶著,朝臣們這幾年早就見識了,這位從前看上去溫溫和和像是沒有什么脾氣的皇子,在當了皇帝以后,也的確不怎么生氣,但是每次有事差不多都是因為皇后娘娘。
可偏偏遇上皇后娘娘的事那就是大事,而且平時不發火的皇帝真的發起火來,那才真的是要人性命,令人無可奈何。
不過自從知道了皇后娘娘不在京城以后,這些平日里偶爾會有在政事上爭執的人,眼下倒是達成了一個共識,便是無論如何這段時日都要夾著尾巴做人,千萬不能惹著皇帝不高興。
以前他們在朝堂上或許還會有爭執,但是這段時間吧,要是有爭執也放在私下里吵,千萬不能吵到皇帝跟前去,否則指不定哪天皇帝就拿他們撒氣了。
東齊的狀況是如此,西涼那邊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只不過東齊是朝臣們各個郁悶的不行,西涼那邊卻是太子三師和君蕭然郁悶的不行,尤其是君蕭然,也不知道父皇是哪里抽風了,居然這就開始讓他學著批折子。
不錯,此刻的君蕭然面前,正擺著一些折子,據皇帝說,這些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先拿著給太子練練手,要是批的不錯的話,日后慢慢的就讓太子分攤政務。
但是太子三師看著才年僅六歲的太子,一個個的搖了搖頭。
雖說太子的確是比一般人要聰慧很多,可六歲還是太小了,更何況,這朝中的折子從來都不是直接送到皇帝手上的,而是想要中書令看過一圈兒,有重要的事情才會遞到皇帝這邊。
所以從皇帝那邊直接拿過來的折子,哪里會是什么無傷大雅的小事?
這一下子,君蕭然是頭疼,太子三師卻感覺自己一個個是要送命,這他們要是不看著點,到時候真的出了事,他們可沒有這么多腦袋去給皇帝砍。
兩處皇宮鬧騰的不行,可是藥王谷那邊,此刻的氛圍卻是好的不行。
年青辭和染長歌風塵仆仆的,最后終于在藥王谷的大門口集合了,明明不久之前才剛剛見過,可是眼下再一次看到,長歌明顯是要比上次更加激動。
其實不僅僅是長歌這樣,就是年青辭也一樣。
從前他們的身份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合適,身邊也有太多的牽絆了,所以讓她們根本沒有辦法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