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亦修求助似的看向龍丘墨,龍丘墨卻視而不見,走過安亦修身邊的時候一把拍在他的頭上,似笑非笑道:“傻小子。”
這眾目睽睽的,安亦修良好的修養實在不允許他大喊一聲“不許摸我的頭”,只好憋著氣一邊理著頭發一邊道:“政公,您這也太夸張了,身先士卒者可敬,玨不過一介書生,都是邊城的大臣所選出的人……”
羅政頗不認同,“欸,玨少爺謙虛了,難道我還不知最后做決定的都是你?你且看看這里有多少書生,怕是有一半都是因為你才站上朝堂的吧!你可是伯樂啊!”
說著,羅政一指方才那翰林道:“戴翰林,玨少爺可記得他就是你親自提拔的?當時奏折上那句‘此子有全局之慧,當為輔國之材,該當培養’,政可是記憶深刻啊!”
此話說得那姓戴的翰林一臉激動,仿佛得遇知音,但若是他知道安亦修連此人名字都沒怎么記下來,怕是要失望透頂了。
羅政為長輩,對著安亦修卻自稱“政”,安亦修受寵若驚的同時,忍不住彎下了腰,“政公高看了,夜郎明士才子甚多,玨不過是有幸遇見——”
“欸!”羅政又打斷了他的話,“玨少爺,不要謙虛啦,你批的折子眾人可都是看過的!”
安亦修愣了一下,臉色大紅,“全部?!”包括他在折子里憤而寫的不滿六部的話也在其中?那豈不是要殺人了?!
羅政愣了一下,忽地想起什么,忙咳了一聲,“呃……當然,年輕人的牢騷話嘛,政是不曾給人看的。”
安亦修正想松口氣,那邊戴翰林已經耐不住對他蜂擁而起的知己和佩服之情,大聲問道:“玨少爺,聽說你當面指著太子殿下的鼻子痛罵,所以他才會浪子回頭,不知可是真的?”
安亦修臉上一僵,“……哈哈哈,怎么可能呢,都是兄長的功勞,是他罵的!”
正在看好戲的龍丘墨身上瞬間凝聚了所有人的注目,想必龍丘玨,他們倒是更愿意相信龍丘墨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龍丘墨嘆了聲,“諸位大人,就不要嚇唬家弟了,他還小,一時被捧殺了,本將軍去哪里再找一個?”
羅政微怔,忙反應過來,龍丘墨所言確是道理,眾人一時敬佩,但沒準誰的嫉妒心一起,回頭就該不滿了,略沉吟一下,忽然笑道:“說起來,邊城中的諸位大人屈居一旁出謀劃策,不知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將他迎回朝堂啊。”
左右之人依舊在笑,卻笑得有真有假。
他們在此地所任官職,有七八人本就與那邊的人想沖,有的人若是回來,不是他們讓位,比那時自己讓位,心中難免戚戚焉。
此言一出,眾人的焦點立刻就放在了那些大臣身上,或是說起了那些大人如何如何辛苦,又為了折子打架是如何如何認真,還有至今仍在吃苦他們是如何如何愧疚。
安亦修趁機坐到龍丘墨身邊,他的位置正好在呼延烈的右手下方,方一落座,呼延烈便聽見安亦修小聲抱怨道:“哥,我都說不來了,你看?平白惹一身麻煩!”
龍丘墨聳了聳肩,戲謔道:“沒有辦法啊,誰讓你是龍丘家的嫡子。”
他唯一一點私心,都是為了今天,為了龍丘玨,還有龍丘家族。今日之后,他心愿已了,就可以只為安亦修了……
呼延烈為自己倒了一杯酒,有話想說,但看看滿朝文武,卻終究是沒有出口,對于安亦修那句“哥”,他十分好奇。
而正在此時,方才前來報信的宮人再度出現,他站在門口右邊,莫志飛挺直腰背向前,直接走到了皇位左邊站定。他是禁軍統領,那里始終是他的位置。
宮人大聲道:“大周永安王府寧王安君義到!”
方才還在一輪的朝臣頓時一肅,皆站起身,面上帶著三分笑意,不會顯得虛偽,卻也盡露期待,龍丘墨卻沒怎么期待。
呼延烈站起身,貴客倒庭,皇帝癱瘓不能動,太子遠在邊疆,呼延王室其余王爺皇子都犯了事,上不了臺面,他是呼延王室唯一的代表。
這就是夜郎現在的處境,單薄。
他沒有走到門口,只是走到殿下三步遠,而后便駐足,隨即便見到了安君義,容顏出色的一府人緩緩踏進府中,各有各地吸引人之處,盡是叫人驚艷。
“大周使者入城,呼延烈有失遠迎。”他淡淡道。
安君義是長者,長了他整整一輪,也不比他不習慣這樣的宴會,他大笑一聲,沒有半點猶豫,大大方方道:“烈王爺嚴重,本王平生第一次入夜郎,還擔心兩國哪里有不同,不甚周到,而今一看,明明是大同小異嘛!”
容崢莞爾,安君義到底經驗豐富。
“還請貴客入座,”呼延烈扯著嘴角笑了一下,回身落座是,掃了眼羅政,又道,“今次夜郎都城能得安全,有勞寧王相助,烈感激于心。”
“哪里的話,”安君義擺袖落于座位,隨即看向隨自己坐入后方的蘇小小等人,“還未跟列位介紹,這幾位都是我的女兒,心悠、心瑤、心婉,蘇小小,小女此次隨本王來見見世面,希望諸位不會介意才好。”
安君義連番開口,但見幾女介紹后,又指向容崢,“這位乃是慶王府世子容崢,說起此次入城,崢兒還多蒙龍丘將軍照顧了。”
龍丘墨不妨話題一時偏到了自己身上,輕笑道:“寧王客氣,安知……不是在下多受永安王府的照顧呢?”
羅政笑接道:“兩位都是我夜郎的貴人,皆對夜郎有助,我等朝臣,該當敬兩位一杯才是!”
說罷,群臣競相附和,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應對安君義,都只默默聽著,這會正好借著這杯酒開啟了話頭。
這廂喝酒,那邊呼延烈便用眼神示意底下奏樂起舞,容崢同蘇小小咬耳朵道:“他們很緊張啊。”
蘇小小莞爾,笑靨如花,叫猛盯著他們看的人頓時有些發癡。
這廂酒杯未落,羅政便道:“嘗聞大周永安王府盡出其人,當年寧王一劍退盡三十二勇士的故事似乎還在流傳,今日,便又有四位奇女子大放異彩,政佩服得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