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情勢復雜!
風安城的守軍反應相當的迅速,很快圍靠而來,大約百人,利刃在手,兵鋒直指,就連城墻之上的弓手,也已經拔箭……
也在這一刻,周青,暗衛(wèi)統(tǒng)領匕附,跨出一步,擋在王康身前!
其后暗衛(wèi),緊隨而來,將隨身攜帶的兵器拿出,兩當對峙……
王康卻沒什么反應,他示意周青二人讓開,來到之前,打量著周邊兵卒。
這些人都穿著趙國統(tǒng)一的制式盔甲,所執(zhí)的都是長槍,但他們的盔甲,都有些破舊,有的甚至還布滿了劃痕。
盡管如此,但他們的眼神卻沒有絲毫的波動,沒有絲毫的表情,更有一種肅殺之氣!
精銳!
王康一眼就看出來,這些兵卒都是經歷過真正戰(zhàn)場撕殺存活下來的,精銳之士。
他暗自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真面臨戰(zhàn)事,便可直接迎敵,不至于手足無措……
但王康也注意到一點,在這些兵卒的胳膊上,都纏裹著一條白布,每人都有。
這種情況說明,在他們軍中,很可能是相當重要的人去逝了!
全軍祭奠,那只能是軍中主將!
莫非是以前的風安城城守?
王康來前,就聽說過原來的風安城城守,鄧忠。
此人是一個老將,長時任職風安城城守,歷經百戰(zhàn),守護邊陲,可以說鄧安城的守軍,是他一手建立!
但他已經老邁,不力支撐,莫非在這個時候已經逝世?
“希律律!”
就在這時,一道重踏的馬蹄聲響起,打斷王康的思緒。
從城門里,一騎走出,這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虎目睽睽厲喝道:“來者何人?帶這么多精干護衛(wèi),意欲何為?”
“大膽!”
這時周青道:“見到我家少爺,還不下馬說話?”
“少爺?”
徐盛打量著王康,穿著精致,又有種貴族之氣,出行還帶著這么多護衛(wèi),可能還真是富家少年……
不過也不一定,現(xiàn)今局勢緊張,什么可能都有。
想到這里,徐盛冷聲道:“少爺當這里是什么地方?游覽之地嗎?快快離開,否則后果自負!”
“少爺?”
匕附眼中閃著冷芒,做著請示,對王康如此不敬,他自然不平。
王康吩咐道:“周青,把文書給他看。”
“是!”
周青從懷中取出一個薄冊,直接投向了周盛。
徐盛伸手相接,好奇的打開,逐字而看,這是一份任命文書,不但有兵部簽字,還有軍機處蓋章!
“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新任城守?”
徐盛恍然,朝廷要新派城守過來,他也知情,但沒想到會這樣?
一個弱冠的富家少爺?
莫非又是貴族子弟?
肯定是了!
這么年輕,肯定是走關系到來,到了戰(zhàn)時撈取戰(zhàn)功,加官進爵,這是貴族向來的套路。
戰(zhàn)事將起,就算是撈戰(zhàn)功,也不應該來這里,這不是兒戲嗎?
王康淡問道:“怎么?這任命文書有假?”
這一聲也將徐盛的思緒拉回,回聲道:“文書是真。”
“既然是真,還不下馬?”
聽到此聲,徐盛盡管心中不平,但也無奈下馬,來到王康身前,躬身而拜。
“見過城守大人!”
“城守大人?”
看到這一幕,周邊圍靠的兵卒面面相覷,跟徐盛都有同樣的心思。
這么個年輕人,竟然是新上任的城守大人?
這是……開玩笑嗎?
盡管如此,他們也都將手中的武器放下……
王康也不理會他人所想,又是問道:“姓名,職位!”
“風安城守軍百人將,徐盛!”
王康緊接著又問道:“為何你們都在胳臂裹纏白布?”
“城守大人日前故去了。”
徐盛說完之后立馬反應過來,這樣說有些不妥,又是道:“是前城守大人。”
王康也沒在意,又問道:“是何原因?”
“年長不支。”
王康直接道:“帶我去祭拜!”
聽到此,徐盛略微一滯,而后站直道:“是!”
到來先祭拜,這是他所沒想到的,按照他的估計,這位富家少爺,長時趕路,此刻身上也有些不凈。
應該是讓他安排住處吃食。
卻不想是先祭拜老城守,這讓徐盛對王康改觀不少……
王康也沒多說,不管是出自什么原因,他都應當如此。
鄧忠老將守衛(wèi)風安多年,歷經百戰(zhàn),這是基本的尊重。
而后徐盛前面帶路,王康跟隨。
靈堂并不是設在城內,而是在城外軍營,離風安城也并不遠。
路上王康也跟徐盛了解了些風安城的兵力部署情況。
風安城,常駐守軍萬人,步兵七千,騎兵三千!
這個數字,已經出乎王康的預料,尤其是三千騎兵,更是難得。
趙國本就不產馬匹,馬相當的珍貴,再訓練成大規(guī)模的騎兵,更是艱難。
馬的來源就是一個問題。
因此趙國的主力一直都是步兵卒。
常備守軍萬人,這個人數不算多,但也比他預想的要好很多。
而且都是成型的軍隊,可以說他是撿了個現(xiàn)成。
王康問道:“三千騎兵,從何而來?”
“是鄧大人之前跟草原游牧部落買的馬,組建成騎兵,”
徐盛又是道:“三年前越國跟我國發(fā)生戰(zhàn)爭,當時我們風安城守軍也是出戰(zhàn),損傷慘重,”
“后經鄧大人三年發(fā)展,才有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那軍費呢?”
“軍費一部分是來自本城的財政,還有一部分來自兗州的撥款,”
徐盛說著又是惱怒道:“但撥款軍費已經兩年未曾下發(fā),而風安城也不斷減縮,弟兄們,已經半年未發(fā)過軍響。”
“還有這種事?”
王康訝然問道:“上級州府未撥款這也就罷了,為什么本城還不斷克扣?”
“哼!”
徐盛冷哼一聲道:“還不是城主府搞的鬼,風安城成了貴族撈油水的地方,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不管其他!”
說完之后,徐盛又覺得不妥,解釋道:“我不是說您,”
“我明白。”
王康知道,他說的應該是方家和吳家,風安城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西邊是越國,北邊是草原游牧,南邊是燕國……
這個位置就決定了,風安城成為了一個交易關口,商業(yè)發(fā)達,經濟并不差。
既然是這樣,那就有油水可撈,這也是方家和吳家一直爭奪的原因。
看來情勢真的還挺復雜,王康暗暗想到。
而這時徐盛又是道:“方家還好一些,尤其是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