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林拋了一個疑問,引起大家的思考,那兩種人?好人?壞人?
“首先我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我所說的兩種人是建立在人人生而平等的理論基礎上。第一種人:只做“影響圈”的人。第二種人:關注“影響圈”的人。”
當王東林踢出影響圈的概念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包括老師和領導們都覺得有一點意思。
“一個人的影響圈可以用XY軸也分為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公開影響圈。這個是指:你自己知道的和別人都知道的圈子事情。
第二象限:隱私影響圈。這個是指: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圈子事情,別人不知道。比如:你的個人隱私秘密,只有你自己知道的。
第三象限:暗示影響圈。這個是指:別人知道的關于你的事情,而你自己不知道。比如: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某個缺點。
第四象限:潛能影響圈。這個是指:你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關于你的事情。比如:你的潛能。”
當王東林把這四個影響圈范圍闡述之后,全場都寂靜下來,都認真的聽著王東林的分析,深有感觸的樣子。
王東林繼續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四種影響圈,但人和人的區別在于四種影響圈的占比不同。比如:小明同學公開影響圈占比:90%,小麗同學公開影響圈占比40%。問:他們倆誰學習成績好?”
當王東林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所有人都異口同聲的回到:“小明的成績優秀。”
王東林很欣慰,大家都不傻,都聽懂了他的理論。
“如果一個人越是優秀,他的公開影響圈越大,這意味著他的隱私事情很少,他的缺點很少,他的潛能很大的都被激發出來了。
舉例子:比如越優秀的明星,他的公開影響圈很大,他的隱私事情很少,緋聞也很少幾乎看不到緋聞。
優秀的人,成績好的人,他只做利于自己公開影響圈的事情,他會把利于自己變得優秀隱私透露出來,變為公開。他也會積極的讓別人批評指正自己的缺點不斷的縮小自己的暗示影響圈。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只做影響圈事情的好孩子吧。我的演講到此結束。感謝聆聽。”
“啪啪啪....”臺下的掌聲很熱烈,王東林帶給大家的是驚訝,更多的是驚喜。雖然他并沒有講解什么學習技巧,但他闡述了學習技能。
想想,有多少人每天都生活在別人的世界里,誰誰誰又跟誰誰誰怎么了?這事對你的公開影響圈有幫助嗎?
優秀的人,他們很少關注別人,更多的時間,他們都在做提升公開影響圈的事情。
......
“她講的很有道理的樣子。”
“小雪別被他的表象迷惑了,他的家很窮,我倒覺得他有做騙子的潛能。”
“為什么?”
“你沒看前排幾個小女生聽了他的演講都感動的哭了么。”
“是啊,我都想哭,講的太好了。”
“他是個窮比,不要太迷戀他了,小雪。”
“嗯。”
“我決定,明天再給他買一次早餐,獎勵他今天的演講。”
“你..”
......
王東林的演講確實讓很多人都感到震驚,受益匪淺。畢竟,剛剛王東林講述的可是重生前他花了不少錢去聽的MBA內部VIP學員的課程。
就剛剛王東林講述的影響圈就理論課價值好幾千塊錢一節課。這課程可都是滿滿的干貨,所以前排的老師們也覺得受益匪淺。
影響圈理論不僅適用于學生,對于已經工作的老鳥,也是很受用的。
“沒想到東林同學思想境界是這樣深厚,的確很優秀,不愧是我魯奮斗教出來的學生。”魯地中海大言不慚的說道。
“我以為東林同學只有在英語方面很優秀,沒想到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優秀。以后我們要多放點心思在他身上,我覺得他還可以再提升一步。”滅絕師太說道。
“王東林同學思想境界很高啊,這次演講做足了準備,看來這個第一名應該是他了吧。”
“我們班怎么沒有像王東林這樣優秀的學生啊。”
......
主持人老師緩緩走上臺,然后清了清嗓子,對著麥克風說道:“感謝高三(7)班王東林同學的精彩分享。接下里有請我們的陳副校長為最后的演講冠軍頒獎。我們今天的演講冠軍是——韓依依同學。恭喜她。請韓依依同學上臺來領獎。”
韓依依快速的走上臺領取了獎勵,只見獎勵是一個用信封包裝的東西,主持人也沒有介紹是什么獎品。
“雖然韓依依得了冠軍,但在我心里我東林哥永遠是我哥。”
“我東林哥絕對是今天高二年級學習討論大會上的最佳裝比王者,他成功的顛覆了我對他的認知,他是個裝比高手。”
“我覺得東林并沒有裝,他是有實力的。”
“嗯,我也覺得。不管你們以后再怎么黑我東林哥,我永遠是他的腦殘粉。”
“我贊同,以后我們一起做東林的腦殘粉吧。”
......
這個分享會結束后,王東林又回到了教室繼續上課。
對于這個分享演講,王東林并不在意,他只是一段校園生活的插曲,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他的分享演講被一位熱心同學拍攝了視頻。并且上傳到了西瓜網上,然后點擊量爆炸了。他,不小心火了。
從此,一個叫影響圈理論學的課程被開發出來,王東林成為了這門課程的創造者,然后獎金拿的手軟了。
晚自習,王東林在教室無聊的玩手機,打發時間。一個叫科比布萊德的網友添加了他。
王東林手滑了,同意了他的好友申請。
“您已經成功添加科比布萊德為好友。”——系統消息。
科比布萊德:“東林,在哪兒呢?”
王教授:“你是哪位?”
科比布萊德:“我是張明。”
王教授:“我認識一個叫張明同學。他好像去伊拉克了啊?”
科比布萊德:“你妹,別耍貧嘴了。”
王教授:“啥事?”
科比布萊德:“明天去慰問一下劉偉,去不?”
王教授:“嗯,明天約。”
王東林覺得是該去找找劉偉了,想幫吳躍軍早點出來,得找劉偉才行,他才是這件事的主角,只要他松口了,吳躍軍應該會早點出來。
對于吳躍軍,王東林是欣賞的,畢竟這哥們救過自己。王東林是個懂得感恩的人,所以張明的提議他很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