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管仲這次只能的是好好的出了一次風頭。春秋戰國在面對華夏國的時候,頹勢盡顯。任何一個國家都看出來了,春秋戰國的覆亡只是時間的問題。沒有人能夠看到他翻盤的希望,秦國、漢國、隋唐宋元等國也將他們過來支援的軍隊分別駐守在秦漢和逐亂國度的附近,根本就放棄了對于春秋戰國的支援。
可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春秋戰國和華夏國竟然好像忽然變得非常的默契了,管仲的防線緩慢的后退,而華夏國推進的速度同樣緩慢的讓人感覺到好像已經放棄了進攻一樣。最終,春秋戰國將夾在華夏國和漢國之間的土地完全讓出來了,在這個中間,華夏國和春秋戰國根本就沒有發生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斗,即使雙方的戰部“不小心”遇到了,也是和平相處,華夏國總是靜靜的等著春秋戰國的戰部完全撤退之后,才會向前繼續前進。
當管仲退守了十幾個城池之后,華夏國也停止了前進。變成了防御的姿態,形勢也由當初由春秋戰國一個國家面對著華夏國,變成了漢國和春秋戰國共同面對華夏國的場面。其他幾個國家的聯軍紛紛開始向秦國的邊境上調集。準備依靠漢國作為最后的屏障,來攔阻華夏國統一的步伐。
相對應的,華夏國的重兵也集中在了漢國的邊境上,對于春秋戰國好像已經放棄了防范。
隋唐秦漢宋元六國聯軍的統帥非常高興,派使者到春秋戰國去,希望春秋戰國可以利用華夏國的這個松懈的時間展開反擊,和六國聯軍夾擊華夏國,從而讓華夏國退兵,解除他們的威脅。
雖然春秋戰國之前吃了很多次的敗仗,但是并沒有和華夏國有過過多的正面接觸。所以真正的戰斗力傷害并不是非常大,出兵攻擊華夏國,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眾聯軍將領的心中,這是一個非常切實可行的辦法,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使者只是將想法和春秋皇帝匯報了,竟然直接就被拒絕了。理由就是春秋戰國現在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而不是窮兵黷武!
聯軍將領知道了這個消息一個個都是在破口大罵,春秋戰國需要休養生息?這根本就是扯淡。
雖然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春秋戰國的防線被華夏國撕開,他們損失了不少的將領和軍隊,但是這并沒有讓春秋戰國傷筋動骨。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沖擊華夏國,將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可是春秋皇帝好像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就是不肯出兵,最后甚至連在眾人心中是這次對華夏國阻擊戰中最大的功臣管仲和鮑叔牙都調回了皇城中。只是留下了一些將領駐守在邊關上。
“昏君!”
“亡國之君!”
聯軍的將領,甚至遠在各自都城的帝王聽懂了這個消息的時候,都破口大罵,可是春秋皇帝對于各界中的反應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反而是在漢國和逐亂國度的邊境上安排了重兵,這下,所有的國家都吃驚了。因為從現在的這種跡象上看,春秋戰國已經臣服了華夏國,剩下的,也許只是對外正式發布一個公告而已。
眾多國度中的帝王里,只有一個人沒有加入到謾罵春秋皇帝的行列中,那就是隋朝皇帝隋文帝楊堅。
聽到了外面傳來的消息,楊堅面帶笑容的搖了搖頭:
“這些家伙,大概是到了現在才明白過來春秋戰國的立場,自從管仲到了邊境的時候,他們就應該已經察覺到了會有這樣的變化了。”
在廳堂中,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也輕笑了一下:
“萬歲,馬先生已經進入到了隋國的范圍內了,您看您是不是要安排一下。”
“不用了,等他們到了皇宮再說吧。和華夏國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如果華夏國他們可以將整個大陸統一起來,建立起一個真正強大的王朝,我這個皇位要不要,真的無所謂。”
隋文帝楊堅不愧是一個馬上皇帝,還真是有一股子拿得起放得下的派頭來,能夠將皇位根本不放在眼中的,大概遍觀整個大陸也找不到更多的人了。
“是,萬歲,可是我們現在駐守在漢國的軍隊應該怎么辦?”
“讓他們認真防御,同時扎下長期作戰的大營,全力保護漢國。而且也告訴韓擒虎和賀若弼,讓他們事事在前,一定要表現的非常積極,就好像我們要和華夏國決一死戰一樣。現在在漢國的聯軍,不過就是一盤散沙而已,只要我們表現的非常積極,就會立刻凸顯出來,也能夠暫時堵住其他國家的嘴,不會給他們落下口實。”
“是,我馬上就去安排。”
男子剛剛要轉身離開,忽然楊堅再次喊住了他:
“高穎丞相,等一等,我之前聽華夏國的密探說在華夏國中有一位王頒將軍好像和我們隋國有著非常深的淵源。你看看有沒有機會請他到我們的城中來敘一敘!”
高穎答應一聲走了出去。在真正的歷史上,高穎可是一位真正的能臣,甚至有評論將高穎列為了中國古代最優秀的十個丞相之一。無論后人是否對于高穎的贊譽有言過其實的成分,可是他的能力也由此可見一斑了。朝堂上隨著高穎的離開,又重新恢復了平靜,忽然一個身影從側門小心翼翼的走出來:
“父皇,您真的甘心放棄現在的皇位和我們楊家得來的這一切么?”
太子楊廣的眼中閃現著異樣的光芒,在明亮的眸子中,一股殺氣若有若無的閃現。
和現實的歷史不同,在歷史上,楊堅的大兒子楊勇才是太子。而楊廣是通過篡位才將皇帝的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但是現在,楊廣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太子,沒有骨肉相殘的爭奪,但是絲毫也沒有讓楊廣的野心得到任何的減弱。
看著自己兒子灼灼的目光,楊堅輕輕的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