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玉之前就說過,朱元璋是巧合之下將父母葬在了龍脈之上,而這還是經過劉伯溫的證實,與他祖父有什么關系。這無謂僅僅只是傳說,完全無從考究的言傳罷了。
老板講故事講得口沫橫飛,說到精妙之處,還會配上豐富的面部表情。“出身好根本沒什么太大的作用,倒不如像朱元璋這種先人葬得好有用。你們還別不信,說實話往上追溯兩代,我家在這一帶也算有名有根,如果一直延續到現在,怎么說我也是少爺命。但是,誰知道后來什么破四舊斗地主,偏偏把我家兩代都給牽扯了進去。哎,這就是命啊。”
“看你現在紅光滿面,你現在也混得不錯啊。”
小販老板接道:“說實話,這還得多虧了朱元璋在前面修建了明皇陵,要不是因為這個,嘿,我這小攤哪里會有人呢。嘿嘿,對了我還知道一個傳聞,你們要不要聽?”
我接道:“老板,你說。”
老板潤了潤嗓子,說道:“據傳當年朱元璋他母親陳氏懷他差不多八個多月的時候,有一個游方道士路過他們家門前,原本是想要討一些吃的充饑,但哪曾想朱元璋他們家實在是太窮了,最后只得討了一碗水喝。這個游方道士可能是出于感激,眼看陳氏挺著大肚子,于是也不需要收取分文,就替陳氏肚子里這個孩子算了一卦,還替他們夫妻同樣算了一卦。當這道士算完之后,直接跪在了陳氏的身前。陳氏和朱元璋的父母也就是朱世珍被他這個舉動搞得莫名其妙,趕緊將他給攙扶起來詢問原因。結果這個游方道士便說道,朱世珍和陳氏是鴛鴦蝴蝶命,雖然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卻會同年同月同日死,再則兩人有帝王和皇后之相,可因為這命格的原因,生不能做皇帝和皇后,但是死了之后卻能當皇帝和皇后。至于陳氏肚子里的這個孩子,則是帝皇星下凡。最后游方道士離開的時候,還讓他們千萬保守這個秘密,切記不能張揚出去。你們說巧不巧,偏偏在陳氏臨盆之際,她果真生了一個男嬰。更在多年之后,朱元璋稱帝當了皇上,追封朱世珍和陳氏。那個游方道士是不是很神?”
這種毫無根據的傳言只有傻瓜才會相信,但是,為了配和老板精彩的講說,我們全都附和并且連連稱贊他講得好,講得妙。
“嘿嘿,別說是朱元璋了,我還知道當初為什么項羽明明可以當皇帝,但最終,竟然便宜了劉邦。你們要不要聽……”
如果是有關朱元璋的,我們還真的可以耐著性子容他講講。但是,他這跳躍性的思維一下扯到了劉邦和項羽,與我們所要辦的事毫無半點關聯。所以我故意看了看時間,婉言謝絕。“老板,時間不早了,下次,下次再來聽你講。”
“好好好,下次可記得來我這里啊,一回生,二回熟,老顧客我可是會給你們優惠的。”
“好,說定了。”
現在時間還算有些早,但是,如果現在去明皇陵對于我們來說就太晚了,所以,最后我們就在附近又轉了轉,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左右才回到了旅館。
老板娘見我們,那可是原本板著的臉馬上就像是如沐春風一般,熱情上前向我們打起招呼。“我們這里不錯吧,好吧。”
“還行。”
我們上了樓,各自回到房間洗梳,寧玉則是留在了收銀臺和老板娘兩個相互諂媚聊天。可能是說到了妙處,我竟然站在二樓走道上都能不時的聽到老板娘嬌笑聲。
他們越是這樣,惹得我心里奇癢難耐。索性關了房門,脫個精光,直接鉆到洗梳間和趙瑤瑤來了個鴛鴦共浴,調情酣戰。
第二天,我們約好了,先進明皇陵里看看情況,畢竟來都來了,怎么也得親眼目睹一下明皇陵的風采吧。
明皇陵有三重城垣,里為皇城,周長兩百多米,四門紅土泥飾,中為磚城,外為土城。總體把陵園展成三重城垣的格局。石刻列置皇城之前,陵墓在皇城之后,享殿居皇城之中,華表置于石獸與石人石馬之間。
我們三五結伴,分散而游,只是想要在這其中盡快尋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
但是,這是我們第一次進入明皇陵,種種好奇,已經讓我們幾乎完全沉醉于這雄偉氣勢之下。
然而,整座明皇陵由朱元璋親自參與僅僅只有一件事,這也是我們差不多游覽完畢才得知。
位于皇陵神道南端西側,洪武十一年七月建的皇陵碑。該碑由碑首、云盤、碑身、駝峰和鰲坐五部分組成,歷經六百多年,至今仍然屹立原處,完好無損。
據介紹,以前這里有座碑亭,但因大明滅亡,年久失修,早已毀掉,至今僅僅只剩下柱礎石立在原地。而這石碑上的碑文,原本是文臣儒士為了討好朱元璋粉飾之文,但后來朱元璋得知之后,擔心無法警世后示子孫,所以親自撰寫碑文。
碑文上的內容大概是講述朱元璋幼時艱難,之后如何下定決心起義成事,然后南征北戰,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開創了大明王朝。
石碑上面的內容我們反反復復看了兩三遍,但是,最終也沒有捕捉到絲毫暗示的線索。直到下午四點鐘左右,我們所有人重新匯合成團。
“發現到什么特別的地方沒有?”
李青他們對于這些善于觀察,可在寧玉詢問之后,他們搖了搖頭。
“你們呢?”
我也搖頭道:“其實在南京的時候,我就想告訴你,僅憑那么一絲你猜出來的線索,壓根就不能成事。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抱著普通游客的心態,在這里玩個兩天就打道回府吧。”
寧玉不可置否的說道:“你說得雖然沒錯,但是,難道你就沒有發現一個可疑的地方?”
“哪里可疑?”
“明皇陵葬的是誰?”
“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朱元璋的父母朱世珍和陳氏。難不成你找不到朱元璋的陵墓,準備動他父母的陵?”
寧玉不理我,繼續說道:“除了朱世珍和陳氏,這里還葬了他三個哥哥三個嫂嫂以及兩個侄兒。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家大團圓。再加上黃絹布上隱晦的秘密,難道你們到現在會認為朱元璋依然沒有可能就秘密葬在附近某個地方么?”
陳晨道:“就算你的猜測就是事實。可是,你要知道,單是明皇陵就足足占地兩萬多畝啊。更別提朱元璋秘密的陵墓所在了。難不成,你想讓我們以這明皇陵為中心,將附近方圓都給翻過來不成?”
“我并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讓你們相信朱元璋的陵墓極有可能就在這附近。”
“那在什么地方呢?”
“我怎么知道。”
“你既然不知道,黃絹布上也沒有找到隱晦的線索,那你還希望我們怎么辦?”
寧玉道:“朱元璋的父母占在了龍脈之上,雖然朱元璋不可能再占在龍脈,但是,他畢竟是一代皇帝,而且篤信風水之說,你認為他的陵墓的風水會差么?”
“觀山測風水,這個法子是不是笨了些?”
“再怎么說我們也是玄門中人,手里都不是招搖撞騙的假把式,所以雖然看似愚笨了些,但是,如果我們以明皇陵為中心,想要找處附近是否暗藏其它風水好穴并不難。”
“這就是你想到的辦法?”
“對啊。你放心,如果照著我所說的最終依然毫無結果,那么我一定會就此打消念頭,此事也就此結束。”
我簡直都想拍手叫好了。“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到時候別不認帳。”
雖然我答應得爽快,但是,心里卻非常為難。畢竟,之前寧玉所說的一切都完全只是個人猜測,完全沒有真憑實據能夠證明這一切。再加上,單單這明皇陵占地就如此之廣,以明皇陵為中心,去搜索朱元璋的陵墓這簡直有一些大海撈針啊。
但是,眼下除了這個法子,也別無他法。
我們在明皇陵逛了一整天,累得像條狗似的回到了旅館。最后吃過晚飯之后,寧玉再次將我們召集在了一起,他此次將我們招集起來,無非只是為了尋找朱元璋陵墓分工罷了。第一組由李青帶隊,他們三人去附近收集與朱元璋相關的傳聞傳說。第二隊由是由寧玉帶隊,和陳晨劉大富一隊,剩下我和趙瑤瑤吳化他們自成一隊。
分工合作,方法是好,只不過,這個時候我有些底氣不足。畢竟,我擅長的只是抓鬼捉怪,地理風水壓根就不太擅長。但即便如此,既然我答應了寧玉,至少得盡到本分做該做的事。
晚上我們幾人跑出去吃了宵夜,寧玉他們并沒有跟來。可能是昨天和那賣小吃的老板聊得投機,再加上他那家小吃攤的小吃味道還算和我們的胃口,這一次專程的又來了。
老板一見到我們立刻就認出我們來,畢竟也只有一天之隔,忘性再大之人恐怕也能夠想得起來。點了一些吃的之后,老板待有空余時間專程跑到我們這一桌來聊天。
反正也是無聊,聊著聊著,我就讓他講了講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故事。當然,他說的這一切,完全都是毫無根據的傳說,而我們也壓根只是將其當作故事聽,根本沒有放進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