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城沿著洳河建城,一水中流,而城中的太守府就建在整個城最中心的位置,邊上是原本的洳河,不過連年的大旱和斷流,現在也干得差不多了,沿河的垂柳枯黃干瘦的。
燕寧和韓柱先去見了平和城的太守宋云禎。
聽到下人稟報,還沒等他們進門,里頭的宋云禎就急忙沖了出來,在幾人跟前勉強穩住身形。
身上的官服大概是有些舊了,隱隱泛白,見到燕寧也來了,急忙行了個大禮,整個人匍匐地很低,滿臉的惶恐,雖是竭力穩住,腳下依舊不住的顫抖。
只是一眼,燕寧就知道,韓柱說的大概是對的,這個人,不是能讓大旱之下的平和城有眼下光景的人。
“宋大人無需多禮,我來平和,不是為了興師問罪的。天災難料,平和城連年大旱,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聽她這樣寬慰,宋云禎心下稍安,長長地舒了口氣,還好,小郡主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他還是第一次見這樣尊貴的人,沒想到竟是這樣平易近人。
“不知宋大人可知道藍昭公子現下在城中哪處落腳?”
宋云禎微微一愣,所以,這小郡主是為了藍公子來的嗎?可是這藍公子再三吩咐了不要讓人打擾,這......
“哈哈...哈...下官不知道郡主在說什么”,宋云禎掙扎了一下,還是搖著頭向燕寧回道,嘴角裝著笑,一副滿心粉飾太平的樣子。
出現這個情況她倒不是很意外,“我若什么都不知道,就不會問宋大人了,老實說,我也不希望滿城搜尋,一時間驚擾了藍公子,我只是求見他,他見不見,是他的選擇”
見他還是有些猶豫的樣子,燕寧笑了笑,指了指前方說道“前面帶路吧”
她徑直走在前頭,宋云禎眉頭緊鎖,輕咬著唇,跺了跺腳,低聲和身邊的人說道,“你先行一步,快去通報藍公子,燕寧郡主想要拜訪他”
他也只能做到這里了,藍昭愿不愿意見她就是他自己的選擇了,希望一切都來得及。
沿著二道街往左,在往中門街一拐,不起眼的南門巷子,看著沒有什么特別的,卻讓燕寧在一戶人家面前停了下來。
“這就是藍公子的住所了吧”,她抬頭看了一眼門口的兩盞燈,因是白天,里頭并未點燈。
“郡主怎么知道的?”,宋云禎言語間帶了些不可置信的意味,這里頭一共四戶人家,他都還沒開口介紹,怎么燕寧就已經知道藍昭住在這里了。
一旁的人笑而不答,只是抬手指了指上頭的燈,上頭并沒有什么裝飾,甚至連藍府的藍字都沒有,可用的紙卻不一般,‘水紋花韻’,嶺南特有的一種花草紙,遇熱隱有花草香,這種紙制作極其繁瑣,當得一個有價無市。
說句有些托大的話,這平和城里頭,能夠認識這種紙的,藍昭是一個,她算一個。
“藍公子,在下燕寧,求見公子”
燕寧親自扣了門扉,叫了門。
只一會兒工夫,里頭就出來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
大門被打開,里頭是一個干凈的小院,雖沒有什么名貴的花草擺件,但目之所及的東西,包括桌椅板凳都整整齊齊的,秩序井然。
他環視了幾眼眾人,有些心疼地彈了彈剛剛燕寧叩過的門環上頭的灰,一臉嫌棄地看著幾人,不耐煩地福了福禮,說道,“燕寧郡主,我家公子說,平和連年大旱,今年更是滴雨未下,家中沒有好的茶水待客,就不見您了,他代平和百姓感激郡主親自前來探視,請您先回吧”
后頭探出個腦袋,燕圓月很是不悅,阿姐都親自過來了,只是求見一下,這個藍公子連門都不開一下,也太過分了吧。
小廝行了個禮就轉過身去,燕圓月見大門將要被帶上,忍不住從后面沖出來,提著鞭子就要上前。
燕寧死死按住她,對著即將進去的小廝點頭回道,“那請你回稟你家公子,我對茶水沒有講究,不過既然藍公子覺得沒有茶水無法待客,明日,我自當帶著香茗登門拜見,請他稍候”
言罷,就帶著張牙舞爪的燕圓月回了馬車上。
直到落座的時候,燕圓月還是氣鼓鼓地,往坐墊上重重一坐,恨恨地看著燕寧,滿臉怒氣地說道,“阿姐為什么一定要見這個藍昭,就因為他是藍家人嗎?我鎮北王府的面子是那么的好駁的嗎!你都親自登門了,他都不見!”
“也就你覺得鎮北王府是個人物,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藍家,那是世代帝師,百年相宰之府,連著出了三位帝師,兩位相宰,六位入閣,可以說是為天下問道侍君的人。
再說,就憑藍家曾經出了一個藍正衍,就值得她三顧茅廬,屢次登門。
而且,藍昭這個人,是有真本事的。
燕圓月撇了撇嘴,藍正衍的事跡是被記錄在《燕北實錄》里頭的,那是燕家人開蒙的書,對于藍家,她自是有自己的尊敬在里頭,但是剛剛那小廝的樣子真的太讓人生氣了,她就是不想讓任何人欺負她的阿姐!
“你進了平和城感覺如何?”
見她依舊是氣鼓鼓由很委屈的樣子,燕寧拍了拍她的頭頂說道。
“雖不能說安居樂業,但城中秩序井然,比我想象的安穩多了”
她如實答了,燕寧笑著隨著她的回答點了點頭。
雖然只觀察到了一點,但好在該看到的地方都看到了,城中何止是秩序井然,是超乎她想象和認知的安穩。
見微知著,剛剛看到的米店,上頭的糧價寫著陳米十五文一斗,幽州城中粗糧十五文一斗,雖貴了五文錢,但在大旱的地方,卻是極為難得,史籍記載,前朝河中道大旱,米價飆升,八倍數于常。
他能穩定米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里頭的學問大著呢。
------題外話------
宋云禎大概是真的傻人有傻福吧,畢竟,還是第一次有人夸我女兒平易近人的,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