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酥被個有錢人一次性買完,鄧玉芬高興的一直在那兒自言自語。
她一會兒說回去再做個幾十斤,明天又來鎮(zhèn)上賣。過了會兒又皺著眉頭自己反駁自己,她就這樣一路走一路念叨。
等到了城門口后發(fā)現(xiàn)牛車上只有李老伯一人,他坐在那兒一口一口的抽著葉子煙,三人不急不慢的走過去。
“李老哥,這抽悶煙呢?”
“嘿嘿嘿!人老了就這點(diǎn)兒樂趣了!你們?nèi)齻空著手回來,看來這雞蛋酥買的不錯啊”
“還行還行,咯咯咯咯!”鄧玉芬雖然嘴上謙虛但那笑容卻的燦爛無比。
“玉芬!”
大家隔得老遠(yuǎn)就聽得桂花嬸的呼喊,紛紛轉(zhuǎn)頭向她望去。
“呼呼呼……”
桂花嬸喊完人后便開始跑過來,她今天買了三斤鹽,兩斤醬油和五尺花布給家里的孫女兒媳做衣服。這些東西還是有點(diǎn)重量,她拿著跑了一截后累的氣喘吁吁。
鄧玉芬趕緊過去扶住她:“哎呀慢點(diǎn)兒,又沒人追你跑那么快干嘛!”
“嘿嘿!我不是看到你激動嗎,你那么早就出城了難道是雞蛋酥賣完了?”
“那可不,今天有錢公子哥把我家的雞蛋酥全買了。足足二十斤呢,嘖嘖嘖真大方”
鄧玉芬那語氣無比得意,看的桂花嬸一陣羨慕。但她卻沒心生嫉妒,人各有命,你再怎么嫉妒也不可能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我當(dāng)初說的沒錯吧,你啊是個有后福的”桂花嬸對鄧玉芬夸贊道。
“哈哈哈哈,承老妹你當(dāng)初吉言了,等回去了我讓二丫給你裝三斤橘子過來”
“行!我就不客氣啦!你今天掙了錢就讓老妹妹我好好宰人你一頓,哈哈哈哈”桂花嬸沒有客氣,滿口答應(yīng)下來。
她和鄧玉芬的關(guān)系在村里算是最好的,當(dāng)初鄧玉芬連生兩個女兒被村里人嘲諷時,就她還有宋大嫂去安慰了。
后來鄧玉芬小兒子生病沒了,她也連著三天去穆家陪著她寬慰她。她那時就怕鄧玉芬想不開跟著去了。
……
回去的路上那些婦人們很想開口詢問,但又不知道怎么開這個口。而鄧玉芬被這些人瞅的不耐煩了,直接開口道:“別看了,再看還能看出花來啊,想問啥就問唄”
“嘿嘿嘿”一位李家溝的年輕婦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嬸兒今天早上出門還背了個背簍,這回來就沒了。難道是有人買雞蛋酥的時候連著背簍都買了啊?”
“嗨!我當(dāng)你想問啥呢,背簍我送給別個了。”
“啊?”
車上婦人們坐不住了,紛紛開口你一句我一句的詢問道。
“玉芬你啥時候那么打方了”
“對啊對啊,這二三十文一個的背簍你都說送就送”
“今天肯定掙了不少錢吧!”
……
“咳咳”面對大家的各種猜測鄧玉芬只是微微一笑,等大家都說完了她才佯咳兩聲道:“今天沒賣幾斤雞蛋酥,是有個富家公子一口氣買了二十多斤。我看他那小廝沒帶裝的東西,所以才把背簍給他們了”
“一口氣買了二十多斤!這得多少錢了”
“就是,幾錢銀子了”
“玉芬你們運(yùn)氣真好!半天時間就掙了一頭羊的錢”
“要是你們每天都去鎮(zhèn)上賣,那一個月,一年得掙多少啊”說完還真有夫人扒著拇指在那兒算起來。
因?yàn)檐嚿系膵D人們與鄧玉芬沒有過節(jié),所以聽到她掙了錢也沒人說風(fēng)涼話。至于在沒在心里面羨慕嫉妒的就不知道了。
回到村里后,桂花嬸給穆記雞蛋酥大肆宣揚(yáng)了一翻。她說穆家的雞蛋酥在鎮(zhèn)上賣二十文那些個富家公子搶著要,而村里只賣是十五文。
當(dāng)然只有桂花嬸的宣傳可信度是不高的,但別忘了還有當(dāng)時一起坐牛車的其他婦人們呢。
有了這一波宣傳,穆記雞蛋酥在村里人心中的地位才算真的提高。這鎮(zhèn)上的公子哥都愛吃的能不好嗎?
而且鎮(zhèn)上賣二十文,村里才賣十五文。去別村走親戚回娘家的,買上一斤穆記雞蛋酥多有面子。
穆記雞蛋酥的生意慢慢走上正軌,但穆家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nèi)只做了三次雞蛋酥,平均每次二十來斤的產(chǎn)量。
因?yàn)檎麄村兒都開始掰玉米了!
掰玉米是個力氣活,首先得用力把玉米從玉米稈上掰下來裝背簍里,接著一背一背的往家里背。
這年頭沒有啥外力可以幫著搬運(yùn)東西,靠的全是人力。
一個家里的勞動力主要是男人,若男的沒了只剩下孤兒寡母,地里莊稼都不好往家里搬。
所以很多婦女在丈夫死后若無婆家照看,都會選擇帶娃改嫁。改價也許會讓自己娃受點(diǎn)氣吃點(diǎn)虧,但至少能活下去不是。
等玉米掰回家后一個一個的挨著鋪在院子里,到了晚上再撿起來堆成一個小山狀。
用去年的干稻草蓋到玉米堆上,這是為了防止晚上打雷下雨時把玉米淋濕。夏天太陽最大但暴雨也是最多的。
玉米棒子全部曬干后便要開始進(jìn)行搓玉米粒的工作。搓玉米粒的工具是一根木棒,上面有很多想齒輪一樣的痕跡。
穆老二搭了個三腳架,把木棒卡在上面。接下來用錐子戳下三排玉米粒,再把缺了三排玉米粒的玉米放木頭上搓就可以了。
別以為玉米粒搓完就輕松了,接下來還得曬玉米粒呢!
等玉米粒曬的不剩一絲水分后才可以裝進(jìn)糧倉。
但事兒還沒完!還有玉米芯子沒曬呢。
玉米芯子是燒火的好材料,它的重要性僅次于木材。容易引燃且火勢持久是玉米芯的最大優(yōu)點(diǎn),村里婦人們都愛用它來燒火煮飯。
等曬玉米結(jié)束后農(nóng)民們才會進(jìn)入最忙階段,收稻谷!
用最原始的收稻谷手法把麥穗上的谷子分離下來,接著有院子的抬自家院子里曬,沒院子的在村里公用的石灘上曬。
穆家的院子大,所以就沒去石灘上曬。去石灘上曬的人家每天都會派家里的孩子去盯著,以防麻雀這些偷吃。
往常穆家也會在自家院里守著的,但自從有了阿黃后,麻雀與穆家院子絕緣。
所以看守谷子的任務(wù)就交給了阿黃,鄧玉芬為了獎勵它,每天都會摘個橘子給它吃。
而穆念與阿黃已經(jīng)絕交一個月了。原因是穆念第一次去鎮(zhèn)上賣雞蛋酥,她答應(yīng)阿黃給它買骨頭,結(jié)果一開心給忘了。
阿黃為了讓穆念知道它生氣了,連著一個月沒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