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雪坑中出來后, 江淙又用樹枝結結實實的堵上了洞口。
倆人坐著爬犁往回走,風雪還是不小,不過卻是兩個人難得的獨處時間。
停下歇息之時, 兩個人依偎在一起,李青文不由得想起他們從攏北城北上的那一年, 那時前路茫茫,心中忐忑, 現在同樣冰天雪地, 但想你完全不一樣了。
不管如何珍惜, 路終究有盡頭, 他們還是在風雪將停之時回到了木屋, 因為沒有等到野獸襲擊, 也沒吃上那口肉,李青風一直遺憾著。
他湊到弟弟身邊, “仔兒, 江大哥帶你去哪里玩了?”
李青文清了清嗓子,眼神飄忽, “就、就隨便轉轉……”
“咋不喊上我!”李青風摟著李青文的脖子, 語氣幽怨:“我們白白在這里呆了好幾日。”
李青文被壓著,心里有鬼, 不敢動彈。
本來就延遲了,他們立刻收拾東西往北走,原來江淙他們的崗哨在最北面,他們這趟去不了,給最后一個駐守哨所的官兵送去吃的, 一行人便往回折返。
才回頭, 正好看到一群野牛向東南森林方向走去。
很多的地方草被雪掩蓋了, 它們要尋找更多的食物。
然后,它們中的兩頭被留了下來。
野牛體型極大,奔跑的竟然很快,其他人手里的箭都沒用,如果不是江淙在的話,他們就白激動一場了。
漫天白雪之中,江淙身姿挺拔,手里的焦弓如滿月,射出去的箭似流星,一箭射出,立刻催馬向前。
這是李青文第一次看江淙用烏青木箭,看不清到底射沒射中,只聽到了小四哥等人的呼叫聲。
一頭牛接近兩千斤,爬犁根本拉不動,他們不得不將停下來,分割了半天。
切堅硬的牛皮時,才知道,不是大家伙箭術不行,實在是牛皮太硬了,也不知道是這里的天氣太過寒冷還是如何,尖刀都不容易插進去,箭孔處的血被凍住了。
兩頭牛分裝到了十個爬犁上,好再他們往回走的時候是空的,要是來的時候,怕是都不好裝哩。
來時喝了多少北風,回去就有多舒坦,順風實在是太好走了。
李青文一直虎視眈眈的盯著那些牛肉,桃子跟他一樣,也不亂跑了,跟著那幾個爬犁,寸步不離。
李青文一看他倆那樣子,就想笑。
回去的半路上,正好撞上前來尋他們的官兵。
這次風雪很大,他們耽誤了些日子,營地那邊擔心了,這才派出人來。
李青文他們沒有立刻回去,先到那個江邊,鑿開冰層,釣上來狗魚,把所有有的爬犁都裝滿,李青文沒地方坐了,跟江淙同騎一匹馬上。
其他也都走著,這條路他們走過許多次了,不算啥。
來都來了,當然不能空手回家,尤其是快要過年了。
雖然很多人在新城蓋了磚瓦房,但依舊習慣住在營地外面,舍不得新房子一直冷著,每天都有人去新城燒燒灶臺,添幾把柴禾,屋子弄的溫溫的,然后再回來。
李青文他們會來時,正好碰到這些暖房子的人,一通說著話到了外面的村子。
江淙回去還要跟周豐年等人說巡視的事情,把李青文送到家,沒有多留,牽著馬回營地。
李青文把麻袋裹著的象牙給迎上來的大哥,讓好好存著。
陳氏把小兒子拽到屋子,看他臉沒瘦,身上沒挨凍,這才舒了一口氣。
李青風頗不以為然的道:“娘,仔兒十三歲就走著來邊城了,過了年都十九,你咋還把他捧在手里!
“都過去這么多年了啊”陳氏感嘆著,小兒子剛醒事時,好像在不久前,一眨眼,都這個年紀了。
姜氏恢復的好,現在已經能動了,她笑道:“是啊,日子過的可真快!”
李茂玉給剛進屋的哥倆端了兩碗臘八粥,“今年多加了幾樣豆子,嘗嘗!
這臘八粥是給他們特意留下來的,香糯可口,吃到肚子,身上暖和,嘴巴能甜半天。
不等李青文開口,李茂玉立刻道:“江淙他們那份我早就送過去了!
他們回來的消息一傳出去,在外頭玩耍的李正亮和李正明也都回來了,屋子里頭立刻便鬧騰起來。
看著一屋子人,陳氏突然嘆了口氣,“今年就差老三了……”
李家這幾年鮮少能聚在一起,從前是李青文在邊城,李青卓在京城,今年李青卓好不容易回來了,結果李青宏又得留在京城看鋪子。
李茂玉在旁邊趕緊勸道:“青宏在京城里好好的,也許明年后年就能回來了。”
那明年后年老二和小仔兒可能就讀書沒法回家過年了,陳氏嘴上應著,臉上還有些黯淡。
李青風從大侄子手里搶過果子,二話不說直接塞進嘴巴,嚼吧嚼吧咽下去,道:“娘,也許我三哥都在路上了,這還離過年還有些日子,你別這么早就難過!
李青文:“……”小四哥,這樣睜眼說瞎話真的不會讓娘親更難受嗎?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娘親臉色真的好轉了許多,李青文一時都不知道該作何神情。
陳氏當然也知道兒子這話是安慰他,并無可能,但心底依舊存著一線希望。
好再,后屋燉的東西熟了,陳氏趕緊去舀,沒再繼續想三兒子的事情。
風車還沒弄好,家家戶戶的黃米都手推著磨出來的,到了臘月,每家每戶都開始撒年糕。
從前糧食不夠吃的時候,只有地多的人家才種黍子,到了冬天,撒幾鍋年糕,分給親戚和親近的人家,都不多,就幾塊,那時小孩子們看著黃橙橙的年糕都忍不住流口水。
大人舍不得吃,把硬著的年糕切成幾塊,到過年的時候,放在鍋里蒸軟,然后分給家里的孩子。
給粗糙的高粱米相比,香軟粘牙的年糕是楊樹村的孩子們難得的好吃的。
到了邊城以后,家家戶戶地多了,每家都會種幾畝黍子,雖然在這里大家都不用餓肚子了,但依舊惦記著從前吃不上的玩意。
剛秋收完,就有孩子央求娘親做年糕,知道從前虧待了孩子,大人也都同意了。
所以入冬時,便有人家做了年糕,李青文家每次都能收到別人送來的,只是這東西不好克化,李青文不敢吃。
到了年根,李家也開始撒了。
撒年糕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鍋底放上水,水上支高粱扎的篦子,篦子上鋪上洗干凈的粗布,然后把盆里的黃米面放上些許水。
等到鍋里熱氣起來,抓著黃米面一層層的往籠布上撒。
灶膛的火不斷,撒完一層,熱氣往上透,繼續接著撒。
從前楊樹村里各家各戶都用的是陶鍋,怕把鍋底給燒漏了,蒸年糕時只撒不厚的一層,李家用的是大鐵鍋,不用擔心那個,李茂玉和陳氏倆人撒了一層又一層,前屋的炕頭都沒人敢坐了。
怕把炕席給燒糊了,李茂賢拖鞋上炕,把最熱的那一塊炕席給掀開。
外頭,李青瑞拿著斧頭在砍牛肉,這么多牛肉,得給營地里面的周豐年、陳文、鄭準他們送過去一點,還有江家大伯那些人,營地外面的各家長輩也得嘗一嘗……
旁邊一堆人等著,李青瑞累了,就換人,這個時節不干活,一幫子人有力氣沒地方使。
周瑤過來了,她對硬邦邦的牛肉沒甚興趣,李青卓這幾日看了醫術,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找她解惑。
李青勇也圍在外面等著分牛肉,他出去這趟,雖然啥也沒做,但幫著搬牛肉了,也想分個兩斤拿回去燉一燉。
眼看著就要排到他了,遠處又來了一堆人,李青勇看著地上的牛肉,心里盤算著,自己要不要少拿點……
追風和閃電看到了這些人,撲上去便大叫起來。
這些狗狗整天在營地內外跑,大多數人都熟識了,鮮少會發出這樣的警告聲。
院子里面的人紛紛回頭看過去。
一行人里面,最前頭的人拉掉臉上擋著的毛皮,睫毛和眉毛上掛著濃重的一層冰霜,他喊道:“大哥!”
李青瑞三步兩步跨過去,激動的道:“老三,老三你咋回來了!”
李青文還在練字,聽到小四哥喊道“娘,你三兒子回來了”,愣了一下神,趕緊放下筆,往外走。
他還沒到外面,一群人簇擁著李青宏已經進來了,李青文一臉驚喜,“三哥!”
李青宏咧著嘴,伸出冰涼的大手在他腦袋上摸了摸,“仔兒!
還沒等他摸第二下,手就被后屋跑出來的陳氏給攥住了。
“爹,娘!”李青宏抬起凍僵的臉,咧著嘴巴,道:“我回來了!”
不單李青宏,這次回來的還有另外兩個本家的堂兄弟,他們是跟朝廷來人一同趕路,堪堪在過年前到了家。
這次被團團圍住的人變成了李青宏,他坐在西屋炕上,聽家里人七嘴八舌的問,笑呵呵的回應著:“本來以為回不來了,蘇大人打聽到有人要來邊城,讓管家來問我們,就一同坐船回來了……”
船上倒是沒受甚么罪,從臨肅到邊城這一路倒是吃了不少風,但為了能回家團聚,這點苦算不得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