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文這一說, 姜氏和陳氏都笑了,“仔兒想接咱們享福去哩,不過破家頭頂也有三千瓦, 哪兒能說搬就搬。”
知道他擔憂家里, 陳氏寬慰道:“只是今年收成差些, 來年許就好了, 這東西誰能說的準呢。你們才出去, 看外面哪里都好,鳥兒飛累了還得找個枝頭歇一歇呢,人哪能一直在外頭飄著,待哪日遇到難處了, 這里起碼還有個站腳的地兒。”
一看她們這般,李青文就知道自己勸不動, 他給三哥使眼色,李青宏苦笑連連, 用眼神示意他別說了, 沒用。
如果不是逼到絕路,沒人會拋家舍業跑到幾千里以外的。
別說娘親和嫂子, 爹恐怕也不會同意。
李青文心里微微嘆口氣,不再多說。
東屋那邊的男人嗓門大,已經有百十來個人喊著要去邊城了,有的是為了討生活, 有的是想像郭大永他們那般賺大錢。
村里人在種地以外能賺到幾十幾百的銅板就已經是大大的一筆財產,郭大永他們拿回來幾兩銀子,不知道被村里多少人羨慕。
祖祖輩輩勤懇種地,日子依舊這般又缺又漏,去邊城, 是他們知道的唯一的出路。
這次不管誰說要去,李茂賢都不攔著,這個時候若還是一味不想招險,將來的隱患只怕更大。
李青風更痛快,說只要是利索的,誰跟著走都行,一旦出了攏北城,生死有命!
有形勢所迫,有對邊城的期待……種種緣由加在一起,沒有一個人出聲反對,吼完紛紛回家準備。
待到后半夜,李家才稍稍靜了些,李青文坐在凳子上跟娘親一起包餃子,李青瑞這才有空問起江淙。
李青風便把他們巡防遇到普句人的事情講了,雖然有驚有險,但最后立了功,以后他們在邊城營地不主動尋事,再也不會被人為難了。
李茂賢點頭,他們的處境越來越好,這便是最令人欣慰的。
說著話,餃子包好了,陳氏張羅煮上,李青文和李青風補了頓酸菜餡餃子,自然跟從前一般的好吃。
李青文把李青卓從京城捎回來的信看了看,信中說他半年后大考,現在正在準備,還問了李青文他們讀書的事情,另外他手抄了三十多本書跟著信一同到家……
一直以來,李青文都覺得他二哥督促人讀書比他爹更兇,現在看了那幾十斤的書,更是確定了這個念頭。
為了讓他們一家子好好說會話,李茂玉和幾個孩子早早的去了西廂房。
李家的西廂房原本是裝糧食和雜物的,李茂玉她們母子五個人一來,李茂賢便把這里收拾出來,重新砌了炕,用大木頭燒了足足三日。
但這里畢竟常年不住人,炕是熱的,別處還是冷,李茂賢把角角落落重新抹了一遍泥巴,陳氏將家里最厚的被褥都拿了來,另外買了幾個湯婆子,灶臺一直燒著水,隨時都能換上熱水暖和身子。
一道薄木頭把廂房分成了兩間,李茂玉帶著倆女兒睡在里頭,劉月豪哥倆住在外面。
關起了門,屋里一暗,劉月豪摸到炕上,臉上難得顯出幾分興奮,道:“風兒和仔兒這次要帶走不少人,娘,你跟舅說沒,咱們也一起去?”
劉月云也支起了耳朵,目不轉睛的看著娘親。
“我沒說,你舅瞧出來了。”李茂玉輕笑一下,大哥還跟從前一樣,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為了她自己和孩子,李茂玉離開了南陽縣,才聽到大哥和侄子說起邊城的事情時,她便動了念頭。
李家日子如何,她很清楚,自己從火坑里跳出來,萬萬不能再繼續拖累哥嫂。就算李家不愁吃穿,她一個外嫁女和離后,帶著這么大孩子住在哥哥也不適宜,但走的遠大哥又不放心,能去邊城是最最最好的。
去到千里之外的北地,不會因為自己,哥嫂被人背后說閑話,她最不怕吃苦受累,四個孩子也大了,種地足夠養活五口人,那里還有侄子,他們能彼此照看……
一聽說舅舅不攔著,劉月豪他們登時便露出幾分笑意,他們也想去北面闖一闖,為娘親和妹妹掙出一片立足之地。
“別都瞪著眼珠子了,躺下趕緊睡!”李茂玉道:“養足了精神,路上咱們娘幾個可別給大家伙拖后腿!”
幾個孩子應了一聲,躺到被窩,閉上眼睛,腦袋里想的是邊城到底是啥樣的地方。
李茂賢確實也看出了妹妹心里頭想的,躺下睡覺的時候,跟陳氏說這兩天幫著那娘幾個收拾些東西。
陳氏原本躺著,一下翻身便坐起來,“去恁遠做啥,待開春去縣城給她們租個鋪子做點小生意,離咱近,有事還能支應一下。”
“若是不論道上艱辛,縣城不比邊城好甚。”李茂賢仰頭躺著說道。
“你們爺幾個去了邊城,一個個好似都把魂兒給留在那里了。”陳氏笑道:“仔兒今日也說要咱家都去邊城,老大和老三在家時候也說邊城這好那好,那是神仙住的地兒啊。”
“沒神仙,有看不到邊的地,有十幾條不會斷流的大河。”李茂賢道,而且都是無主的,他現在時而還會做夢夢到那一片地方。
這兩樣楊樹村都沒有,陳氏不說話了。
“茂玉想好的事,擋不住。”李茂賢道:“她一直都是個有主意的,就算被蹉跎了這些年,也沒變。路上吃多少苦,也比不過她在劉家這些年受的難,讓她去。”
陳氏不再有二話,李茂賢斷然不會害自己的親妹妹,她也相信當家的。
這個晚上,楊樹村各家各戶都沒咋睡著,摸著黑都在說去邊城的事情,李青文和李青風入夢倒是快。
李青文只覺得自己才睡下,然后就被一陣哭聲吵醒了,哭聲很洪亮,明明不在一個屋子,卻好像在耳邊一般真切。
李青風被陳氏趕出了西屋,他還在分辯著,“我想抱抱她,還沒碰到,她就哭了,這可不能怪我!”
李正明看到了,他為小四叔作證道:“小四叔只是想逗妹妹笑,小被子都沒碰到。”
“你四叔咋逗的妹妹,你跟奶奶學學。”
李正明乖乖的把手指插到鼻孔里,使勁瞪大眼睛,學著李青風發出“嗬嗬”的聲音。
他很賣力的模仿,所以李青風又挨了兩巴掌。
李青風逃走的時候沒忘記把小侄子帶上,李青文開始穿衣服,他便把李正明按在炕上咯吱。
李正明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像是一條小魚,在炕上蹦跶個不停。
李青文還沒穿利索,趕緊把小侄子從四哥的手下救出來。
李正明笑的沒了力氣,趴在李青文的懷里大喘氣,“小叔,你把我帶走行不。”
“只要你爹點頭,小叔背也把你背到邊城去。”李青文給他順順凌亂的頭發,說道。
“你小叔管不了你!”李青風道:“他有江大哥,別人都得排到后頭。”
“那我排江大哥后面也成。”李正明向來不貪心。
李青文笑了,捏捏他的臉蛋,“你得喊江叔叔,他也跟小叔一樣喜歡你,等你去邊城,我讓他騎馬帶你出去玩。”
一聽說騎馬,李正明又害怕又期待,他覺得四叔騎馬太威風了,就是馬有點高,摔下來一定可疼了。
李青風“啪啪”拍著炕,笑個不停,“大哥,大哥,你們這倆小子咋到現在還不會排輩,咱們老李家有這傻的娃?”
李青瑞正在外頭劈柴,聽到屋里的動靜,笑道:“別說他們,你小時候天天恨不得跟爺爺一個輩兒,管胡子一大把的叔叔叫侄兒,爺爺鞋底子都差點抽壞了。”
李青風一丁點都不信,哼了一聲,去外頭一把逮住李正亮,問他是不是傻,結果又被陳氏賞了幾巴掌。
李青文穿戴好去看小侄女,小丫頭也含著手指頭看他,叔侄倆人對視片刻,然后小丫頭尿了……
李家這樣安靜的早上很短暫,很快李本善和郭大全他們就來了,依舊是商量去邊城的事情,從前說的最多的是要不要去,現在則是路上都要小心些甚,在家里要帶上甚。
這次要去的人不少,每家都有一兩個,幾乎是村子里的一半青壯力。這么遠的道兒,冰天雪地,走一遭就是一個家的半條命,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當然是帶的東西越全越好,但村里沒幾家有牲口,人要趕路,鋪蓋和干糧必不可少,除了這兩樣,能帶啥就得看自己有多大力了。
商量的差不多,李茂賢等人去縣城,把銀子湊了湊,連請了許多次,在寒風里站了好幾日,縣衙的師爺終于點頭,肯為他們在通關路引這塊行方便。
在吵吵嚷嚷和哭哭啼啼中,村里重開祠堂,一眾男人到里面給列祖列宗磕頭。
他們這三百人,不單是各家各戶的希望,也是村子的期盼,此番遠行,請祖宗的在天之靈一定保佑子孫順利,保佑血脈永續不斷。
平時流血不流淚的漢子,此時也都紅了眼眶,今年年頭好也就罷了,若是不好,他們便是家里唯一的指望了,他的命也不單是自己的命。
從祠堂磕完頭,李青文兄弟幾個還有李茂玉一家跟著李茂賢去了后山,掃去爺爺奶奶墳上浮雪,一排排跪在地上。
李茂玉和李茂賢在最前頭,李茂玉迎風落淚,哭倒在冰冷的地上,她這個閨女本來不該來上墳的,但這回去邊城,可能再也回不來,這一回,也許是她和爹娘的最后一面。
劉月豪哥倆梆梆扣頭,發誓一定會照看好娘親和姐姐妹妹,不給李家丟臉。
李青瑞和李青宏去拉他們。
北風呼呼的吹,直到臉上傳來刀割一般的疼,李青文才發覺自己淚流滿面。
他此時已然明白,即便這片土地如此貧瘠,也是養育了他們的地方,家在這里,根就在這里,離開便是血肉的撕扯。
山上別處也是哭聲陣陣,各自有各自的道別。
彼此扶著站起來,往山下走時,風變的更大了,仿佛在催促他們早點回家,李青文轉頭看了一眼孤零零的墳包,擦汗了眼淚。
他們離開的這一日,陣仗極大,同族的老祖宗拄著拐杖,奶奶們顫巍巍的相互扶著,襁褓里的孩子被娘親抱著,全都出來送行。
李青文等人到村子外,回身磕頭,沒有撲自己身上的土,邁開了腳步,誰也不敢回頭,生怕眼淚止不住。
老人和孩子送到村口,目送著他們離開,影子都看不見了,也不愿意回家。
李茂賢等人送到縣城城門,也停了下來。
李茂賢把三個兒子叫到一起,單獨說了幾句話,哥仨俱是一臉吃驚,半晌才緩緩點頭。
李茂賢拍了拍三個兒子的肩頭,面上有不舍,更多的是幾分自豪。
好兒郎,在家能頂梁,出門走四方,他的兒子,個個都是好樣的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更,
今天有點匆忙,第83章可能要修改,修改完我會在標題標注一下
讓你們久等了,么么噠
感謝在2021-10-23 18:02:10~2021-10-23 22:29: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深水魚雷的小天使:都鐸小狗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要做一只風箏 3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沙雕脆脆、百香果 20瓶;lucia 9瓶;嗤豉魑 6瓶;足兆兆、555~、兔原 5瓶;別摸六斤、50648880、旋轉的心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