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的阿桂還在想著固守安慶,紫禁城中的我嘉慶已經在嚎啕大哭了。
哭訴的對象,則是他的師傅,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王杰。
嘉慶皇帝對于他的師傅王杰,其實一直有種兒子對父親的感覺,因為他從小就沒怎么得到過父愛,乾隆皇帝喜歡的是早夭的皇次子永璉而不是他。
所以嘉慶的青少年時期,很多時候是跟他的幾個漢人師傅呆在一起的,現(xiàn)在朱珪死在了廣東,嘉慶身邊就只剩下了王杰一人。
王杰嘆了一口氣,事情確實很麻煩了,不過一年不到的時間,朝廷連續(xù)在廣東和湖南輸?shù)袅藘蓤鲫P鍵戰(zhàn)役。
光是陣亡和無法再上戰(zhàn)場的八旗精銳就高達一萬多人,幾乎把一半的精銳都打光了。
而且還連帶著報銷了七省綠營,陜晉魯豫還好點,麻煩的是湖北、四川,這兩省可現(xiàn)在正在鬧教匪呢,據(jù)聞已有數(shù)十萬眾。
特別是四川,除了成都將軍還有一兩千能打的旗丁以外,整個四川,已經找不出什么可用之兵了!
現(xiàn)在宋逆自兩廣北上逐步蠶食,打下一地就穩(wěn)住一地!
數(shù)十萬教匪則鉆進了川陜鄂邊界的大山中,不管他們是想西入巴蜀,還是東出陜豫,對朝廷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
大清朝現(xiàn)在是相當于李世民和張角一起來鬧事,這組合,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一定能擺平!
“王師傅讓朕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先皇時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jù)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從上而下使民間轉奢為簡。
這些雖然都是理順朝綱、清明吏治之上策,但如今國家之緊要大事,不在于吏治,也不在于安撫人心,而在于宋逆大兵橫行湖廣朝廷不能制,漢人士紳枉顧國家恩養(yǎng),爭相投靠逆賊,這該當如何啊?朕該怎么辦啊?”
說著,說著,我嘉慶又開始習慣性的六神無主起來了,他就是這么一個人,自己沒一點主見,遇到事情了完全要靠著下面的臣子出意見。
所以歷史上嘉慶朝的吏治,初年有王杰、董誥、戴衢亨等人撐著的時候還能維持,后期這些人老死之后,吏治比乾隆時期崩塌的還快。
這樣的主,倒是和諸葛亮這樣的權柄丞相是絕配,但可惜的是,嘉慶沒有諸葛亮可以依靠,只有一幫腐朽了的旗人和欺上瞞下的內務府包衣。
王杰又在心里搖了搖頭,其實他這些條陳都是掩護,真正的核心問題,還是和珅問題,王杰建議嘉慶直接鎖拿了和珅,抄了他的家,甚至賜下一杯毒酒。
待到解決和珅,正了朝堂的氣氛之后,就開始大辦團練,用和珅的家產招募壯士,賞賜有功之臣,就算萬一保不住江南,但至少可以保住半壁江山啊!
但嘉慶呢,架不住妹妹波羅公主的時常懇求,這和珅也會做人,已經把嘉慶解決好幾次難題了,又有一幫滿洲親貴在為他吆喝,導致嘉慶一直下不了決心。
“陛下!波羅公主來了,正在門口請見!”
門外的養(yǎng)心殿管事太監(jiān)輕聲的稟告著,現(xiàn)在我乾隆沒了,和珅也失去了禁宮行走,隨時禁宮面圣的恩遇,所以只能打法自己的兒媳波羅公主經常來求見嘉慶。
王杰聞言,只能長長的嘆息一聲,跟嘉慶告退,這位清代陜西第一名臣,第一次生出了這國家就是他們滿人的,跟自己無關的感覺。
這波羅公主來能干什么?無非就是為和珅求情,就和珅這些年作的惡,凌遲十次都夠了,就因為是滿人,是皇族姻親,到現(xiàn)在還是瀟灑著呢!
和珅問題,看著懲治奸臣,但實際上政治問題,治了和珅才能顯現(xiàn)出嘉慶的魄力,顯現(xiàn)出他力挽狂瀾的決心和勇氣。
而嘉慶有了勇氣,下面的滿漢大臣特別是漢人士紳才好押寶下注,畢竟?jié)M清目前還是正統(tǒng)。
可是現(xiàn)在,嘉慶沒顯現(xiàn)出半分圣君明主的魄力,反倒讓人看清了他的猶猶豫豫,瞻前顧后,與南邊的葉大王一比,大家該壓莊還是壓閑,這還有疑問嗎?
不過王杰這次猜錯了,波羅公主還真不來為和珅求情的,而是真有事!
今年二十一歲的波羅公主是乾隆的第十女,是他所有子女中最受寵的,當年嘉慶還是嘉親王的是時候,也沒少討好這個妹妹,一來二去,他們兄妹的感情竟然還算不錯。
“英吉利夷人?這些夷人又來干什么?他們除了添亂,還能有什么用處?”
我嘉慶皺著一張苦瓜臉,滿臉的疑惑,波羅公主給他帶來一個讓人詫異的消息,一個英吉利的使節(jié)團竟然想進京拜見他。
對于這些黃頭白皮的泰西夷人,嘉慶沒有一點好印象,在他的認知中,這些夷人幾乎都是以一種十分讓人討厭的老鼠、麻雀之類害蟲面目出現(xiàn)的!
他們長相丑惡,騷擾沿海,四處窺視,還與沿海紳商勾結走私,甚為可恨!
“回皇上的話,這次來的夷人似乎不同,以前在沿海流竄的夷人好像是個叫什么東印度公司的,而現(xiàn)在來的,是什么英王派出的正規(guī)使節(jié)團,領頭的叫個什么馬家尼,還是個伯爵,據(jù)說他們光是大海船就來三大艘,還有學者大儒數(shù)十人!”
波羅公主一臉的回憶狀,這些奇怪洋人的名字對于她來說太拗口了,她可是在家里背了一個時辰才記下來的。
三艘大海船?我嘉慶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肉痛的神色,這三艘大海船是想來干什么?打秋風嗎?
他想起繼位時李氏朝鮮那規(guī)模龐大的使團,送點什么山參、虎皮,就生生拿走了上萬兩銀子的賞賜,把我嘉慶心疼的不行!
而且朝鮮使臣還是走陸路來的,這英吉利夷人來的可是三艘大海船,這該要裝多少東西?
波羅公主壓根沒想到嘉慶給想歪了,她還在努力的回想著公公和珅給她交代的重點,以及一定要說給嘉慶聽的一些話。
“這馬家尼遣人來說,說宋逆曾經去過他們那里,宋逆大軍之所以強,就是因為學了他們的泰西技術,他還說可以幫我朝訓練將士,供給自發(fā)火銃,野戰(zhàn)炮等武器,甚至他們還可以與我朝簽訂盟約!”
正心疼自己腰包的嘉慶來了點精神,他思索了片刻。
“我中華無所不有,區(qū)區(qū)自發(fā)火銃也不是什么難事,宮中就有不少,這夷人使節(jié)如此自夸,是否真有本事?不會是來騙貢的吧?”
波羅公主沒想到我嘉慶的腦回路如此清奇,這都什么時候了,還要懷疑人家是來騙貢的!
他也不想想,再繼續(xù)下去,丟了江南,加上已經丟了的廣東,滿清朝廷還剩下些什么?
不過還好后面簽訂盟約的提議,把嘉慶的思緒拽回來了,他確實不相信這泰西英吉利夷人能有多少本事,能制的了宋逆,但多一個盟友總是好的!
就算是能得幾艘泰西戰(zhàn)艦也不錯啊,至少不擔心宋逆的水師直接往大沽口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