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老男人也是。
每個人都這樣,很討厭!
說是想鍛煉自己,讓他變成小男子漢,但其實是懶得管他吧。壓根不想管他,覺得他不聽話,不懂事,調皮搗蛋,所以恨不得沒有他吧?
但既然生了他們,為什么這么不負責任?
一個兩個的,這么不稱職,算什么父母呀。
“小朋友別哭了,我們幫你找爸爸媽媽好不好?或者幫你叫來警察叔叔,讓他幫你找……”
“哎,這年頭,不負責任的成年人真是太多了。既然都把孩子生下來了,為什么就不能盡一下做父母的責任,何況這么乖巧好看的孩子,上哪兒去找啊,做父母的怎么舍得扔下孩子……”
“對啊,真是太狠心了……”周圍看熱鬧的人,嘰嘰喳喳著,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把那個老男人和顧長纓教訓了個遍。
哼,他才不是被扔下的那個呢,是他自己跑出來了。
只是……
“嗚嗚嗚……”想到自己跑出來沒人理,更加委屈了。
還被這么多人看熱鬧,對羞恥啊。
就在他哭的很傷心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出現了。
“這么大的孩子了,還哭?羞不羞啊?”顧長纓抱著之之走了過來。
“你還來干什么?你不是已經走了嗎?”問完才發現自己說錯了,怎么能暴露他一直跟著他們還被無視的糗事呢?
嗯,現在又被抓了個現行,那就是自己竟然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哭……
以后要是被霍十六知道,肯定又要笑自己了。
點點想到這里,趕緊擦掉臉上的淚,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的樣子,但是因為哭的太多了,還抽抽噎噎著,一下子沒能停下來,又打起嗝來。
“哎呀,原來這里有一個小哭包,落下了呀。”顧長纓故意道,“之之,這個小哭包是誰呀?”
之之一下子就get到了顧長纓的意思,順著道:
“哥哥,別哭了,我們一起去看長頸鹿好不好?”
點點炸毛,“我才沒有哭呢,我又不是三歲小孩。”
顧長纓暗笑,是是是,你不是三歲小孩,你是5、6歲的小孩。
周圍人看見顧長纓,雖然覺得他們可能是認識的,但是拐賣兒童的例子太多了,就是因為人販子各種陰謀詭計才在旁觀者的眼皮子底下拐走的,這樣的新聞并不少見。
于是一些狐疑的人開始問點點。
“小朋友,你認識這位阿姨嗎?”
“是啊,別是什么人販子啊,現在的人販子手段可多了,又精明……”
“要是人販子你跟我們說,我們報警,這些人販子,就喜歡裝作人家父母親戚什么的,然后旁人以為真是認識的,沒管,就被拐走了,年輕女孩被拐到大山里,消息閉塞,路都不通,根本沒法逃出來,如果逃出來被抓住就餓上好幾天,有時甚至一到那里就被那戶人家打斷雙腿,鎖在小黑屋里,直到生出幾個娃娃來……”
“唉,我之前認識的一個鄰居的小姑娘就被拐走了,說是哪里有好工作,掙的多,沒想到那里有人等著呢,現在都沒人影,警察去了一趟又一趟,大山里那么多,有時還官官相護,怎么找得到呦……還有啊,我看過新聞,聽說小孩子,年輕女子最容易被拐了,現在連年輕的男娃娃也不放過,因為器官值錢啊,再不行也能砍斷雙腿雙手,摳掉眼睛什么的打發去做乞丐掙錢給那些黑心的人……”
“天啊,這世道太危險了……”
“是啊,這些人販子最喜歡就是假扮對方吵架的男朋友啊,出來找離家出走的老婆啊,不聽父母話夜宿網吧的學生啊,千奇百怪的,只要演技夠好,沒有不被拐掉的,一個個長得人模人樣的,但其實可黑心了,所以啊,我們絕不能成為他們的幫兇!”
聽著這些的顧長纓:……
她看起來很像人販子嗎?
不過,這些路人有這樣的覺悟讓她感到很暖心。
每次看到類似的拐賣案例都讓她氣的渾身顫抖,有些甚至根本沒有路人的情況下被拐,碰到路人好歹多一絲求救逃走的機會,不過,也是在有旁觀者的情況下還被帶走時最絕望的。
“這位女士,請問你是這個小朋友的什么人呢?”有人開始盤問她。
“這個孩子是不是你的孩子?還是你從哪拐來的?”有人甚至質疑之之起來。
顧長纓:……
她能說她和他們都沒啥關系嗎?她能說是他們自己投靠的她嗎?
可是……
這樣說誰信啊。鬼才信。
點點聽著這些人的質疑,忍不住看起好戲來。哼,讓她無視她,現在好了吧。
“我是……”顧長纓剛要說話,之之已經開口了。
“她是之之的媽咪,卿卿的老婆。”
顧長纓囧。
她兩個都不是!
黃花大閨女被安排孩子,現在又被安排了老公……
還是從未見過的不知長得是不是歪瓜裂棗的老男人。她拒絕!
“小丫頭,小孩子不能說謊喔,她真是你們的媽咪嗎?”旁人一看就看出來點點和之之是雙胞胎,畢竟長得一模一樣。
不過點點要壯實一些,高一點。
“是啊,小丫頭,你要是被威脅了你就眨眨眼……”
顧長纓:……
“小姑娘,我們都是好人哦,我們可以幫你和你哥哥找到你們的父母,不要害怕……”
“媽咪就是之之的媽咪!嗚嗚嗚,你們這些壞人,媽咪,之之害怕……”之之怕他們抓走顧長纓,分開她和媽咪,委屈得哭了起來。
媽咪不是媽咪是什么?之之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
顧長纓無奈又心疼,忙安慰她:
“別哭,哭了就不好看了,之之,乖啊。”
“可是,他們要把媽咪抓起來……”她哭的小臉都紅了。
“不會的,沒人會抓我,你不哭就不會了。”
“真的?”
顧長纓點點頭,之之總算哄住了。
她看著眾人,道:
“各位,謝謝大家的關心,孩子在鬧脾氣呢,不想跟我走,各位要是沒有事的話就算了吧。”
有人自然還是不肯放過他,畢竟小男孩還一副不愿意和她走的樣子。
這些熱心群眾……未免……太熱心了。
顧長纓覺得和新聞或者是心理學中說得旁觀者效應一點也不符!
不過……
想想也是,旁觀者效應更多是出現在責任不明確情境模糊時,更多在西方,那個追求個人的地方更多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