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仔細看看這烤爐,和你見過的有什么不同。”柳菡蕓坐在位置上,拿起一片肉干揮了揮。
柳涵明又快步走到了烤爐周邊,這一次,他仔細認真的查看了烤爐的每一個地方。
這是一個雙層圓鐵桶,外筒上方開了一個圓形的小口,足以放進三只壯年男性的胳膊,內壁上還抹了泥巴,外筒下方是一個爐子,爐子周邊也堆滿了泥巴,泥巴里有些指頭大小的洞,連接上了桶外的風箱。
內筒側面和頂部也有幾個小孔,這些孔如針尖般粗細,要不是他看的仔細,恐怕會忽略過去,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中間有幾層架子,可以盛放食物,
這就是柳菡蕓改造后的烤爐——她參考了自己家做的泡菜屋,將兩者結合在了一起。
以往的烤爐,之所以無法將食物——特別是肉——完全烤干,主要原因就是爐子里的空氣不流通。
空氣不流通,肉上烤出來的油就不會干;空氣不流通,蔬菜上烤出來的水分還是在爐子里。
只是從液態變成了氣態而已。
所以柳菡蕓做了雙層的鐵桶,先將整個爐子的溫度燒起來,接著放入食物,再打開風箱。
內外筒間的空氣流通,會通過內筒上的小孔帶動內筒內的空氣,這樣一來,內筒里的食物就會慢慢變干。
柳菡蕓將肉干塞到了嘴里,一邊說,一邊吃。
“這烤爐易于移動,造價也不高,還方便操作,要說有什么缺點,那就是耗費柴火較多,而且容量較小。
我要是沒記錯,你說過,滇州遍地都是樹林,可以直接砍柴,至于容量問題,可以放大整個烤爐試試。
現在只是在家里試試,我就沒有做太大的。”
柳涵明一邊聽,一邊點頭。
待到爐子的溫度下去后,他還伸手將爐子內壁全都摸了一遍。
“這東西,你是怎么想出來的?”他明白爐子的構造后,轉頭問柳菡蕓。
柳菡蕓還沒有無恥到將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我曾見過有人在街上賣燒餅紅薯,用這爐子烤出來的東西很干,就改良了一下。”
“燒餅紅薯?”柳涵明滿臉疑惑。
這兩樣東西,好像沒有聽說過。
柳菡蕓也反應了過來,自己穿越這么久,還真沒見過這兩樣東西。
就是不知道是真的沒有,還是只有平民們吃。
但不論如何,今日這話,她得圓全回來。
想到這兒,柳菡蕓將嘴里的肉干咽了下去,“底下人的吃的一種食物,填肚子的。”
“哦。”柳涵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沒有多問,轉移了話題,“你是打算將這爐子送去滇州?”
柳菡蕓知道自己糊弄成功,心里松了一口氣,又將大豆棒遞給了哥哥,“不,是獻給皇上,連這吃食一起。”
“這又是什么?”柳涵明走了回來,也拿起了一根大豆棒,塞進了嘴里。
柳菡蕓笑瞇瞇的看著他吃完,這才揭曉答案,“這是用大豆和豬油一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