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77年,夏,內景,大都,忽必烈御書房,忽必烈,阿合馬。
忽必烈正在御書房玩賞一個玉如意,阿合馬走了進來。
忽必烈:阿合馬,你來見朕,又要說誰的壞話?真要不是看在你斂財有道,早把你關在了監(jiān)獄。說罷,又要打誰的小報告?總之,你一開口,準有人會倒霉。
阿合馬:嘿嘿,知子莫如父,知臣莫若君,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但臣說別人的壞話都是為了陛下健康長壽,今天臣在伯顏將軍那里看到了一個玉桃盞,漂亮極了,價值連城,伯顏夸海口說是他是從南宋的謝太后手里弄來的,嘻嘻,臣很想把這個玉桃盞從伯顏將軍那里弄過來獻給陛下,可是,伯顏不肯給臣這個面子。不過我想如果是陛下親自去向伯顏要這樁寶貝,恐怕伯顏將軍肯定會給。也只有陛下才配享用那樣的器皿。
忽必烈:阿合馬,你說的可是真的?
阿合馬:當然是真的了,臣從來都不說謊話。
忽必烈:嗯,很好,朕倒要看看伯顏的這個寶貝有多值錢。阿合馬,你現(xiàn)在就通知伯顏,就說朕要見他。
阿合馬:遵旨!(退下)
2
內景,忽必烈御書房,忽必烈,伯顏、玉昔帖木兒。
忽必烈和玉昔帖木兒正在御書房下五子棋,伯顏走了進來。
伯顏:陛下,聽阿合馬說您召見臣?
忽必烈:是啊,聽說你有個玉桃盞,是從南宋謝太后的皇宮里弄來的,讓朕瞧一瞧。
伯顏:陛下,那個阿合馬就不是個東西,除了胡說八道就是拍馬屁,臣兩袖清風,沒有什么玉桃盞。
忽必烈:你胡說,既然沒有,為什么阿合馬說是他親眼所見?一定是你私自匿藏起來,不肯讓朕看。
伯顏:阿合馬血口噴人,陛下,您可不能聽阿合馬陷害好人啊!
忽必烈:朕最擔心的就是你們這些好人,把民心都籠絡在了你們身邊,威信比朕都高出一大截子,朕還聽說你在滅宋的時候,專門人用你自己的人,對朕委派的人一概不用,你是何居心,難道想造反嗎?
伯顏:陛下,隨你怎么說,臣問心無愧!
忽必烈:哼哼,好個問心不愧,來人,把他給我送在監(jiān)獄關起來。
從后殿沖進幾個衛(wèi)士把伯顏拖走了。
玉昔帖木兒:陛下,成覺得你這樣對待伯顏不公平,我敢保證,伯顏絕對沒有什么玉桃盞,要是有的話,他能不交給您嗎?你不能聽阿合馬的一面之詞,滿朝文武,都說阿合馬是個壞人,可是你偏偏信他的鬼話。
忽必烈:玉昔帖木兒啊,朕也明知阿合馬不是好人,可是朕打仗需要錢,收買人心,賞賜大臣需要錢,到處都需要錢,可是滿朝文武尤其是那些漢儒,只會給朕講什么仁義道德儒教學說,這些東西能當錢花嗎?只有阿合馬能給朕弄來錢,他是理財專家,朕不用他用誰?
玉昔帖木兒:可是阿合馬是個壞人!
忽必烈:阿合馬自己也承認他是壞人,貪財好色,沒有人品和氣節(jié),但這樣的人就像臭狗屎,沒人緣召集部眾造反,朕用著放心,就像伯顏這樣的人,不貪財,不好色,能文能武,人品好得不得了,本事大得不得了,又滅宋立下了天大的功勞,滿朝文武都敬他七分,你說這樣的人,朕能放心嗎?一旦他要造反,一呼百應。那時天下就是他的了。
玉昔帖木兒:臣以為伯顏是個誠實可靠忠心不二的臣子,臣以性命擔保,他絕不會偷匿藏玉桃盞,而別人說他不用陛下的人,有異心也是誹謗。
忽必烈:哎,你們這些人不懂政治,不懂馬列,功高欺主,莫能用也。把伯顏放了可以,但朕不能用過分有能耐的人。去吧,你可以通知御吏,把伯顏放了,讓他回家修養(yǎng)吧!
3
內景,大都,日、皇宮議事殿,忽必烈、廉希憲、阿合馬。
忽必烈:廉孟子,朕召你來是想問你件事,有個西域人叫匿贊馬丁,判了罪關在監(jiān)獄里,這是朕親自過問的案子,聽說是你最近宣判他無罪,把他釋放了,又沒有這回事?
廉希憲:有這回事,這個匿贊馬丁被關在監(jiān)獄里,他不斷申訴,說是仇家陷害他,他是冤枉的。我接到申訴,重審之后感覺他是冤枉的。另外,正好圣上下詔大赦京城的囚犯?我就把它給釋放了。
忽必烈:誰讓你釋放他了?朕確實說過大赦囚犯,可是朕什么時候下詔大赦匿贊馬丁啊?
廉希憲:“不釋匿贊馬丁,臣等亦未聞有此詔。”
忽必烈:(大怒):你們這些人還號稱讀書人,一遇到事怎么這樣?你喂飯我的旨意,該當何罪?
廉希憲:你如果看我不配作宰相,有罪,那你就罷免我吧!
忽必烈:就按你說的來,我連你和耶律鑄一起罷免。
4
外景,四川合州釣魚城,春天、日、眾守城士兵和城外駐扎的大量元軍。
外城內四門緊閉,城墻頂端擺滿了西瓜大的石塊,城墻下端站立守城士兵的平臺上站著一排宋軍士兵,一些宋軍士兵二個一組,汗流浹背地抬著竹筐沿著內城墻登上外城墻守城平臺的臺階向城墻守城平臺搬運石頭。
士兵甲和士兵乙抬著一筐石頭吃力地登上了內城墻攀登守城平臺的兩個階梯。
士兵甲:(把抬石頭的扁擔從肩上一了下來,滿頭虛汗有氣無力地苦笑著)兄弟,休息一下吧,我已經兩天沒有吃到東西了。實在沒有了力氣。
士兵乙:(也把扁擔移下肩膀,讓竹筐著臺階,喘著氣)是啊,我也是沒有了一點力氣,空人走兩步腿都打晃,我們已經有兩個月沒有吃飽飯了,靠吞糠咽菜度日子哪里來的力氣。他媽的,這樣與其活活地被蒙古人困死、餓死還不如沖出城外和蒙古軍隊決一死戰(zhàn)。
士兵甲:就我們這有氣無力的樣子,沖出去也沒有力氣和那些吃得飽身強力壯的蒙古人拼命。只能是白白送死,我覺得不如開城投降蒙古軍隊,如今蒙古軍隊里大部分是我們漢人,聽說蒙古國早已經把國名改成元朝了,說是表明蒙漢一家,天下大同,這大元也是我們漢族人的國家。既然如此,我們空守一座孤城,讓十幾萬老百姓活活餓死,還有什么意義?
士兵乙:是啊,聽說連宋朝的小皇帝和那個謝太后都投降了元朝,被忽必烈封王養(yǎng)了起來,我們還在這里為誰守城?
士兵甲:(驚奇地)宋朝的皇帝也投降了元朝?你這是聽誰說的?
士兵乙:昨天派出去搞糧食的士兵被元軍俘虜了一百多人,有十三個士兵被放了回來,他們帶回了給王將軍的一封信,其中有個士兵是我的哥哥,他偷偷告訴我,宋朝的小皇帝和太后都投降了元軍,他還說,被俘的宋軍都留在了元軍里吃糧打仗,并不像我們頭目宣傳的那樣,統(tǒng)統(tǒng)殺掉。
士兵甲:是嗎?這幾個被俘的士兵也太傻了,要是我被派出去搞糧食被俘,我就不回來了。我們現(xiàn)在過的日子不是人過的,前幾天,餓死了一個老兵,軍曹竟然命令我們把這個老兵的尸體劈成十幾份兒煮熟分給大伙兒吃,他們分給我吃,我沒有吃,我頂肯餓死也不吃同伴的尸體,我們是人,怎么能吃同類的尸體呢?
士兵乙:別說了,我也吃了那個老兵的肉,可不吃老兵的肉我們就要被活活餓死啊,我們快抬吧。(兩人扛起了石筐)
5
內景,釣魚城合州知府王立府邸,夜、王立、李德輝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