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生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做了一個自我總結,經驗有這么幾條:
一、看重人才,善于用人,讓一切有能耐的人為我所用。
二、審時度勢,善于建立統一戰線,利用同盟,借助矛盾,利用矛盾,結成展示的聯盟,借力打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戰略戰術運用得到,主要表現在通過運動戰、迂回包圍戰、游擊戰來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通過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各個擊破的戰略來消耗敵手。
四、我雖然是個權力欲望超強的人,但我從來都不自負,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且能夠從諫如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并總結經驗教訓,汲取他人的智慧。
五、我是一個十分看重人才、文化和技術的君王,在戰爭和攻城略地中,我雖然殺人不眨眼且動輒對敢于抵抗者采取了格殺勿論和屠城政策,但凡是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我都要給他們一條生路,也因此,我是世界上最早把能工巧匠和科技大規模融匯運用在軍事作戰中的帝王。我的軍隊野蠻兇悍無比,但在作戰中卻靈活、機巧異常,我的軍隊很早就開始利用火器、火炮、投石機投入作戰和攻城略地。
六、師法于狼,學習狼的精神。像狼一樣,有紀律,有團隊精神,榮辱與共;像狼一樣深沉、有耐力,頑強、吃苦,目標專注;像狼一樣勇敢、兇悍、殘忍,絕不憐憫殘弱和失敗者;像狼一樣忠誠、無私,服從指揮,知恩圖報;像狼一樣機智勇敢,與對手斗智斗勇。把我的部眾隊伍訓練成不懼一切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虎狼之師。
好了我的自吹自擂到此結束,以上經驗愛信不信,反正我信。下面詳細解讀我的歷史的任務就交給天祉樓網絡傳媒公司的北風先生吧。另外,可以請臺下的觀眾給我提問題或者質疑,我非常愿意回答。
成吉思汗回到嘉賓席。
觀眾甲:成吉思汗先生,您的輝煌戰績和攻城略地的成就很讓我們欽佩,但有個問題,我們一直不能理解,通過歷史書籍的記載,我們了解到,被你剛剛統一了不久的蒙古各部落的人口加起來不過100萬人口,你的蒙古騎兵總數不超過十五萬人,而被你消滅了的鄰居金國有五千萬民眾,軍隊近百萬,而南宋的人口超過六千萬,軍隊也超過百萬,再加上西夏總人口也在二百萬以上,兵力也在五十萬以上,三個國家的總人口在一億一千萬以上,總兵力三百萬以上,而物力財力更是強過蒙古國千倍以上,在如此懸殊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情況下,強者竟然被弱者滅亡。此外,蒙古騎兵橫掃歐亞,以區區十幾萬騎兵面對六億民眾和千萬兵丁,竟然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歐亞各國潰敗的一塌糊涂。這一切如同一個不靠譜的神話,讓人無法理解。我們想知道的事,為什么大汗先生敢以區區百萬民眾向全世界數億民眾和數十個國家叫板、宣戰?
成吉思汗:我生長在草原,見多了草原上的狼對付羊群獵獲食物的戰斗場面,一只饑餓的瘦弱的狼在沖入幾百只肥羊的羊圈,看到的是惶恐不安驚慌失措四處逃竄的羊,最后的結局是餓狼吃的飽飽的全身而退。在我看來那些麻木、馴服、奴性十足,膽小怕事明哲保身毫無反抗意識的民眾和羊群沒什么區別。
觀眾乙:成吉思汗先生,在一般人的認知來看,文明勝過野蠻。然而,你的蒙古大汗國成立于1206年,與被你消滅或者打敗的國家相比,你的國家沒有歷史,沒有文化,甚至沒有經濟基礎和立國的支柱,此外你的民眾和軍隊沒有受過文明熏陶,野蠻未開化,但是卻擊敗有數百乃至千年歷史的東西方文明,這豈不是野蠻對文明的勝利?正義對邪惡的潰敗?
成吉思汗:并不是所有的古老都可以稱作文明;并不是所有的繁文縟節都可以稱作禮儀;并不是所有的懦弱都可以稱作善良和正義;因為所有的腐朽都顯得很古老,因為所有的繁文縟節都顯得很迂腐,因為所有的貪生怕死都顯得很善良。另外化石和考古、道德、文章都可以稱得上是文化和文明,但生存卻要依靠戰斗獲取食物,我的士兵只對維持生存的食物和條件專注、感興趣,所以他們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