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櫻透過落地窗看見他急匆匆的進了一家女裝店,不一會兒提了個購物袋走了出來,他這是在給她買裙子嗎?這家店一看就是很貴的樣子。
從前喬櫻對花錢沒有太大的概念,不過自從窮了幾個月后很能理解工薪階層的辛苦。
張華再次走進餐廳的時候額頭上都冒了汗,他提著購物袋遞給喬櫻:“你試一下,我大概估計的尺碼,不知道你穿會不會合身。”
“你再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可就要吃兩個月的泡面了。”喬櫻一臉嚴肅的看著他問道:“發票在哪里?”
張華不明白她要干什么,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張紙遞給她。
喬櫻接過一看,這一條裙子竟然要六千塊:“我去對面把裙子退掉。”
“別。”張華攔住了她:“我真的很喜歡吃泡面,就算是吃一年我也不膩,只是要多買幾個口味。”
喬櫻聽了他的話,不知道應該罵他還是應該感動,最終還是罵了一句:“傻瓜。”
張華摸著后腦勺對著她笑了起來:“你去試試,我很想看你穿我買的裙子。”
喬櫻提著裙子進了洗手間,在隔間內換上他新買的裙子,走出來在洗手臺的鏡子前照了照,別說這家伙看衣服還是挺有品位的,尺碼也拿捏的很準,如果不是看他動不動就臉紅的樣子,真懷疑他是泡妞高手。
喬櫻穿著新裙子踩著高跟鞋,緩步的走向餐位,張華正有些急切的等待著,看著她走出來先是一愣接著手里的小勺就掉進了碗里,發出“砰”的一聲。
張華的臉又紅了,對著喬櫻解釋道:“我平時不是這樣的。”
“嗯?那你反常的原因?”喬櫻含笑的問道。
“你穿這裙子太美了。”張華看著她眼睛不愿意眨一下。
喬櫻呵呵的笑了起來:“你是我見過情話說的最樸實一個,不過我很受用。”
兩人從餐廳走出來的時候,外面下起了大雨,而汽車停在對面,喬櫻望了望天空說道:“今天真是處處不順呀。”
“我覺得今天是我的幸運日。”張華說著把西裝脫下來,頂在喬櫻和自己的頭上,拉著她飛奔過馬路,護送她進了副駕駛位,他才轉過去坐進了汽車。
張華帶著些羞澀的對喬櫻說道:“想不到我們第一次約會就牽手了。”說著眉眼里都是快樂,喬櫻已經不知道怎么說他了。
“我們去外灘看雨吧。”喬櫻不知道突然哪里來的興致,就是想靜靜的坐在車里面看會兒雨。
“我知道一個看雨的好位置。”張華把車開到一個半山平臺上,平臺的外面可以俯瞰大半個城市。
“竟然有這樣好的位置,我都不知道。”喬櫻覺得和這個大男孩子在一起,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
“這是我兒時發現的秘密基地,我時常一個人過來。”張華透過車窗看向外面,眼睛中有一絲落寞,回頭看喬櫻的時候眼里又盛滿了笑意。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了凌晨,喬櫻怕陳嫂會擔心自己,忙讓張華開車送自己回去。
喬櫻回到家的時候,里面悄然無聲,想著陳嫂應該是睡了,而安志辰應該正在某個女人的床上流連忘返。
她輕輕的推開房間的門緩步的走進去,關上門后才打開屋內的燈,發現安志辰竟然坐在她的床邊靠著床背睡著了。
喬櫻倒吸一口,他怎么會在她的房間,想要退出房間,這時安志辰睜開了眼睛冷聲說道:“站住。”
喬櫻果然靠著門站住了,又是緊張又是不明的看向他:“你有事嗎?這么遲了,要不明天說。”
“你也知道現在不早了,我白天說的話你都當耳邊風嗎?”安志辰板著臉打量面前的喬櫻,目光在她的身上轉了一圈,猛然的站了起來:“你白天穿的不是這一條裙子。”
“吃飯的時候弄臟了,所以換了條裙子。”喬櫻覺得這個時候的安志辰很反常。
安志辰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手對著她舉了過來,喬櫻以為他是生氣要打她,忙往旁邊躲,他的手從她的身旁穿過拉開了門把手:“下次約會不可以超過十點回家。”說著就走了出去。
喬櫻松了一口氣,對著他的背影吐了一下舌頭,他時常的夜不歸宿,憑什么她就要在十點前回家。
安志辰突然停住了腳步,回頭對著她說:“住員工宿舍,就要遵守宿舍的規則。”
喬櫻嚇了一跳,以為他要干什么,結果說了這么一句話,連連點頭表示一定遵守宿舍規則。
一連幾日喬櫻事情多的忙不過來,本來還能抽空在電腦上刷刷八卦新聞的,現在忙的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最要命的是還要加班。
安志辰也好像轉性了一樣,沒有在辦公室里亂搞男女關系,而是一下子成了工作狂。
喬櫻在上廁所的空檔給張華回了短信,沒有時間和他一起看電影,又繼續的一心撲在工作上。
這日加班的時間稍微的早點,喬櫻想終于能早點下班約張華一起吃個宵夜了,結果安志辰卻要犒勞大家這一段時間的辛苦,請大家吃大餐。喬櫻不好做脫離群眾的事情,只能跟著一同去吃飯。
飯桌上大家都知道安志辰的豪氣,也沒有誰為他省錢,山珍海味的點了滿滿一桌,同事們吃的都很盡興。
喬櫻卻有一些心不在焉,悄悄的又回了幾個張華的短信,借口去洗手間接張華的電話。
喬櫻在走廊上和張華聊了一會兒,掛電話回包房卻不小心撞上一個人。
“怎么走路的,沒有長眼睛嗎?”被撞的男人不爽的吼道。
喬櫻正要說對不起,抬眼卻看見這個男人懷里摟著的竟然是心藍。
心藍看見她也很詫異:“喬櫻姐。”對著她喊道。
男人看抬頭的喬櫻有一種被驚艷的感覺,瞬間氣消了一大半:“是熟人呀,那我就不計較了。”說著伸手去拉喬櫻,笑的一臉猥瑣:“既然是朋友,去我的包房一起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