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天光大亮,秦晉將寫好的軍報交給麾下軍卒,“送到大明宮中去,就說匪徒冒充禁軍攻擊禁苑軍營,斬首生俘數百人。”</p>
<p>同時,皇城禁苑均屬北衙統管之范圍,天子的親信陳玄禮為龍武大將軍,又兼管北衙諸軍,所以這次的沖突也不能繞過此人。他本想行文一封送過去,但想了一想,決定還是親自走一趟。</p>
<p>“我去見陳玄禮,鄭兄弟代為指揮!”</p>
<p>然而鄭顯禮卻死活不讓秦晉出營,理由很簡單,他們在一夜之間殺了這么多權貴子弟,萬一被陳玄禮捉了該怎么辦!</p>
<p>秦晉卻讓他放心。</p>
<p>“出了這種事,沒有哪家會主動將污水攬上身,幕后主使并不簡單,到局勢尚未明朗之前,沒人敢動我!”</p>
<p>見說服不了秦晉,鄭顯禮又令烏護懷忠帶著本部騎兵隨行護送,弄的秦晉很是不耐煩。</p>
<p>“帶著五百人在禁苑中橫沖直撞,是想授人以柄?不用,帶隨從兩名即可!”</p>
<p>于是他又非要烏護懷忠隨行,此人勇武超凡,可以一當百。這次秦晉便不再反對,反正要帶兩個隨從,帶誰不是帶。</p>
<p>陳玄禮駐地在大明宮以西,秦晉出了禁苑以后饒過大明宮,走了大約一刻鐘時間,便已經見到龍武軍駐地外一反常態的聚集了許多甲兵。</p>
<p>要知道禁軍尋常時候是不穿鐵甲的,想必陳玄禮此時已經知道了昨夜禁苑兵營的戰斗,而且還是對方惡人先告狀。</p>
<p>“走!進去!”</p>
<p>跟隨秦晉的一名團結兵有些打怵,便猶豫著說道:“將軍,對方早有準備,咱們,咱們還是不去為好!”</p>
<p>秦晉笑著問:“如何,怕了?”</p>
<p>團結兵大受刺激,竟梗著脖子道:“誰怕了,走就走!”</p>
<p>說實話秦晉心里現在也好像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說一點都不緊張那時假的,但是事到臨頭萬沒有退縮的道理,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現在所面臨的正是這種境地。</p>
<p>路上,秦晉暗暗感慨,都說長安好,所有地方官都擠破了腦袋要爭當京官,可誰又知道京官有多么難做,每日睜開眼睛就要面對無數的明槍暗箭,能在這么險惡的官場環境下活到現在還官位不倒的,那才是真正的勇士啊。</p>
<p>據秦晉所知,從李隆基登基之前至今,一直活到現在又官位亨通的,一個是韋見素,另一個就是他即將要去拜見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p>
<p>陳玄禮在天子李隆基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是其心腹,參與了先天、神龍歷次政變,同時此人又向來謹慎忠厚,所以天子一直對其委以重任,掌握對天子而言最重要的皇城禁軍。</p>
<p>“站住!禁軍重地,閑人不得靠近!”</p>
<p>負責警戒的禁軍發現了秦晉三人,對其進行了鄭重警告,但在發現這三個人身上都帶有兵器以后,臉色均驟然一遍,不由分說便下令:“將之拿下!”</p>
<p>與此同時,十數騎兵立時便迂回沖了過來,之前嘴硬的團結兵已經嚇的滿臉煞白,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秦晉都暗暗攥緊了拳頭。只有烏護懷忠面色平靜,只死死盯著沖過來的騎兵,似乎隨時待命,只要一聲令下就痛下殺手。</p>
<p>“神武軍中郎將在此,爾等休要造次!”</p>
<p>見十數騎兵已經近在眼前,烏護懷忠便以蹩腳的漢話怒吼了一聲,十幾匹戰馬到有半數受了驚嚇,狂嘯不止。</p>
<p>“神武軍中郎將?秦將軍?”</p>
<p>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晉的身上,秦晉欣然點頭。現在秦晉的名頭無論在文武官員中都響亮的很,這些禁軍更是無人不知,曾有那日觀兵的禁軍一眼就認出了烏護懷忠,他生的胡人樣貌又甚為魁梧是以能使人過目不忘。相比之下秦晉反而竟似泯然眾人一樣。</p>
<p>有了這一層因由,前來攔截的禁軍們總算是客氣了許多。</p>
<p>“既然是秦將軍,請稍待片刻!”</p>
<p>其中一人回營稟報,不出片刻功夫就飛馳而回。</p>
<p>“請秦將軍入營!”</p>
<p>到了轅門處,守門的甲士卻將烏護懷忠與那個團結兵攔住了。</p>
<p>“爾等不得入內!”</p>
<p>秦晉冷笑道:“如何,爾等千軍萬馬還怕我等三人?笑話,閃開!”一聲呵斥之后,便一行三人進了龍武軍軍營。</p>
<p>到了帥堂,陳玄禮正襟端坐,滿身鐵甲穿戴齊整,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秦晉心道,陳玄禮果然是在針對自己。</p>
<p>“末將秦晉參見大將軍!”</p>
<p>陳玄禮身居高位多年,坐在帥案后本就不怒自威,見秦晉行禮便頷首點頭,以示知道了,然后竟一言不發,只直視著秦晉等著他說話。</p>
<p>再看帥堂兩側屏風后,似有人影攢動,秦晉面色坦然道:“昨夜有匪徒襲營,末將已經率部將之斬殺,俘虜。此次前來一則拜見大將軍,二則通稟戰斗情況。另有詳情,末將已經行文呈送皇帝陛下!”</p>
<p>一番話說得不卑不亢,然后就等著陳玄禮的回答。</p>
<p>半晌之后,陳玄禮忽然笑了一聲。</p>
<p>“好一個中郎將,后生可畏啊!”</p>
<p>陳玄禮的態度轉變有些太過突然,秦晉一時間竟也摸不清頭緒,疑惑的看著他,等著他繼續表明態度。</p>
<p>卻見陳玄禮道:“昨夜,本帥這里就已經接到了軍報,之所以沒有派人去干預,是相信你有能力處理好這次突起的亂子。恩……匪徒死了幾個,活捉了幾個?”</p>
<p>秦晉敏銳的覺察到,陳玄禮在問這句話的時候,聲音似乎有一點發抖。</p>
<p>“死者四十三人,俘虜四百八十七人。”</p>
<p>一下就死了四十三人的確不是個小數目,但相比較昨日去的五百多人,還有四百八十七活下來,這個比例還是很令人滿意的。秦晉可以感覺到,陳玄禮緊繃的身子漸漸放松了。</p>
<p>“稍后片刻,所有俘虜押往大將軍處嚴加審訊!”</p>
<p>陳玄禮連忙擺手,“不必,不必了,就關押在你處。”</p>
<p>秦晉暗笑,這個燙手的山芋想必沒人會接,也沒人敢接。</p>
<p>其實,秦晉不知道,陳玄禮剛剛已經急出了一身汗,昨夜得報,五百多貴戚子弟往禁苑兵營去,回來的還不到五十人。他知道禁苑的新安兵是從叛軍中由新安一路殺回長安的,更斬首逆胡數萬首級,卻也萬想不到,竟然下此辣手,難不成五百多人全都給殺了嗎?</p>
<p>將來貴戚們跑到北衙向他要兒子孫子,讓他拿什么去賠人家?賠命么?那也得人家要才成。</p>
<p>不料,正犯愁的功夫,肇事者秦晉就登門了,而且幾乎是單人匹馬而來,身邊僅僅帶了兩個隨從。聽到稟報后,陳玄禮大覺對方依仗天子寵信太過囂張狂妄,當龍武軍是什么地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嗎?便有意給他下馬威看,誰知見面之后,此人不卑不亢,并未有囂張示威之舉,陳玄禮也就緩和了下來。</p>
<p>此事陳玄禮早在夜半時分就入宮覲見了天子,但得到的答復卻是酌情辦理,直到早上入大明宮請見時,天子已經身體不豫,不見任何人了。</p>
<p>陳玄禮只能硬著頭皮回到軍營,其實他知道天子哪里是不見任何人,只躲著他陳玄禮不見而已,大明宮外明明有楊國忠的車馬在那停著呢。</p>
<p>陳玄禮從秦晉的口風中判斷,此人似乎并沒有推脫責任的意思,但這件事執行起來也頗為棘手。其中不少當事之人的家里都與他有故交,處理起來實在是難以下手。</p>
<p>秦晉早看出了陳玄禮的為難之處,索性爽快道:“如大將軍允許,末將便全權處理此案如何?”</p>
<p>這番話一出口,陳玄禮直以為自己的耳朵不好使,聽錯了,竟又問了一遍。</p>
<p>“全權處理?”</p>
<p>“正是,請大將軍放心,末將初來乍到,無所顧忌,定能秉公處置!”</p>
<p>得到確實的準話后,陳玄禮暗暗謝天謝地,阿彌陀福,此事自己恨不得一丁點邊都不去碰,既然秦晉愿意一力承擔起來,不給北衙找麻煩,他當然就樂得成全。</p>
<p>“好!很好!有什么困難盡管提,北衙要錢出錢,要人出人!”</p>
<p>“不要錢,也不要人,只要大將軍的授權!”</p>
<p>這個說法新鮮,但秦晉稍加解釋,他也就明白了,不就是要一張簽字畫押的紙么,無非舉手之勞而已。</p>
<p>陳玄禮龍飛鳳舞一陣,放下手中毛筆,又打開印盒,拎起了大將軍銅印重重的蓋了上去。</p>
<p>秦晉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后再不啰嗦,轉身離開了龍武軍大營。</p>
<p>陳玄禮看著秦晉消失的背影,暗暗尋思,此子假以時日定是一名難得的悍將,但烈馬好用卻也難以駕馭,也只有當今天子這等機心似海的人才能駕馭。</p>
<p>“聽說此人是去歲登科的進士?”</p>
<p>陳玄禮沉思了半晌忽然問身旁的錄事參軍,錄事參軍朗聲答道:“回大將軍話,秦將軍的確是去歲登科的進士,后被任命為新安縣尉。”</p>
<p>原來還是個進士出身的文官,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明經科出身的文官一抓一大把,進士科出身的官員可就是鳳毛麟角了。但是似秦晉這等進士出身的悍將,放眼天下也就僅此一人而已。</p>
<p>陳玄禮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便問那錄事參軍。</p>
<p>“如果本帥沒記錯,陳參軍似乎也是新安縣人,好想還在縣廷做過佐吏?”</p>
<p>錄事參軍拱手回答:“大將軍所記不差,下官正是新安縣人,曾在秦將軍手下分判功戶倉等曹!”</p>
<p>陳玄禮默數了一陣,猛然記了起來,這個叫陳千里的錄事參軍不正是此前押送逆胡之首級才進京的嗎?</p>
<p>“陳參軍可曾參與過新安血戰?”</p>
<p>“是!”</p>
<p>陳玄禮問一句,陳千里才說一句。</p>
<p>好半晌之后,陳玄禮感慨叢生,這個陳千里與那秦晉一般,竟是從逆胡重重叛軍紅殺出來的勇悍之將,是哪個不開眼的安排他到龍武軍做了個錄事參軍?這等人物不使其領兵,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同時,也陣陣自責,如此人竟險些埋沒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p>
<p>仔細回想一下,陳玄禮這才記起,陳千里不正是宰相之首楊國忠交代過然后安排進來的嗎?最初他還以為又是楊國忠哪一門八竿子打不到親戚,現在看來,楊國忠實實在在是送了自己一樁大禮啊。</p>
<p>讓陳千里做錄事參軍肯定是大材小用了,可如果讓他升為郎將似乎又與制度不合。陳千里不像秦晉那樣,有數萬首級的斬首之功,又生擒了叛軍主將崔乾佑。而且更重要的一點,秦晉是深得天子歡心的人,就算沒有尺寸之功,幸進高位也未嘗不可。</p>
<p>陳千里有什么,他這個龍武大將軍賞識嗎?</p>
<p></p>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