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睡前,丁歡抱著一個大木匣子,到了丁老太的房里。
“奶奶,這是皇上皇后賞賜的東西,我看挺適合您戴的,爺爺,這個金線荷包送給您。”
“金線?”丁老頭一看,荷包上用金線繡著福字,邊沿部分也都是金線封邊,扎口的繩子也是金線制成的,繩子兩端還有上等羊脂玉做的珠子。
“這得不少錢吧!”
“不貴,孝敬我爺爺多少錢都不貴。”
實際這個荷包的確不便宜,花了丁歡五十兩呢!
“你這孩子慣會哄爺爺開心。”丁老頭收到禮物,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
“你手里還有多少錢?”丁老太問,“手縫也別大了,交給我,我給你保管,等你成親再給你當嫁妝。”
“手里沒多少錢,喏,首飾特別多,這不拿來孝敬您了!”
丁老太佯怒:“跟我打馬虎眼?我還不知道你?花錢大手大腳金山銀山也不夠你敗的,大頭給我保管,小頭你留著花,我又不要你的錢,等你成親了,全給你當嫁妝。”
丁老頭:“歡歡現在應酬多,見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身上的錢該多留著點。”
丁歡:“這一次回來的時候,在惠陽府我見到巴陵王,他看上我的止血藥,以后軍隊所需的止血藥的將由我提供,所以錢暫時不交了,我得買房子買人還得購買藥材。”
“你說真的?”二老大吃一驚,“這可是大買賣!”
軍隊那么多將士,需求量大,確實是大生意,關鍵做官方生意,可以免去很多麻煩,也會有許多便利。
“那你要好好干,將士們保家衛國,咱們少賺一點,反正現在錢也夠花了。”丁老頭叮囑。
丁老太又道:“那你錢還夠不夠?不夠跟奶說。”
**
次日恰逢丁家幾個讀書郎休沐,大家便一塊兒回了福山村,浩浩蕩蕩兩馬車。
剛進村就碰到丁文瑛挺著大肚子帶著女兒回來了,手里還提著兩只烏雞,還有一籃子雞蛋。
“瑛姐。”
“歡歡,你回來了!”
“你今天怎么過來了?挺著這么大肚子,做牛車不累嗎?”
“今天我娘生辰,我懷相很好,就回來看看。”
“呀!今天是大伯娘生辰啊!”丁歡一驚,心里盤算著送個什么給丁林氏,丁林氏對原主一家還是不錯的,以前丁家兄妹幾個還小,丁家二老身體不好,丁林氏都會來幫著種地,毫無怨言。
大家伙兒直接去了丁斧家,丁明理一家子也回來了,今天丁林氏過生,見到他們也不奇怪了。
“歡歡你回來了!”看到丁歡,丁明理一家子也很興奮。
“昨下午回來的。”
丁文珺:“歡歡姐,京城好玩么?”
“很繁華,街道很寬,那兒有錢人比較多,吃的穿的花樣多,不過還是咱們望城的東西好吃。”
“真羨慕你可以去京城。”丁文珺極其羨慕。
“等以后你家那位金榜題名,你也有機會去京城。”
說道未婚夫,丁文珺笑容有些勉強。
丁歡并未多想,她對丁明理道:“二伯,我給你帶了茶葉,這是皇宮里東西,貢品。”
一聽是貢品,大家伙兒都來精神了。
丁歡從馬車里拿出茶葉給丁明理,又給丁文軒送了一方極品硯臺,給丁文清送了一支號稱翹軒寶帚的筆。
丁文清是丁明智和丁林氏的兒子,在府城讀書,不過一直住丁明理家,鮮少回來,今年也才十二歲,現在已經是童生。
丁家二老把從家里帶來的干海產給丁林氏。
丁林氏笑道:“每次來都帶這么多東西,我都不好意思了。”
丁歡道:“大伯娘,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前我們也沒少吃您們家東西。”
“那些東西哪能跟你這些東西相比。”丁斧道。
“怎么不能比?”丁老頭,“沒你們幫襯,他們兄妹哪能長大?”
“你看你,老想著以前那點事。”
“人不能忘本,以前的好當然要記得。”丁歡,“對了,大伯娘祝您生辰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說完,丁歡拿出一個金鐲子給丁林氏。
屋子里的人傻眼了!
這么好看的金鐲子沒個四五十兩下不來。
丁林氏連忙擺手拒絕:“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有什么不能要的?侄女孝敬您的,您安心收著吧,我跟您說,這可是京城帶回來的,長公主送的。”
丁歡抓著她的手給她戴上:“看,多好看!”
“這……這太貴了!”
“不貴!回頭大伯娘要是有空,給我做兩雙鞋唄。”
按丁歡現在的財力,要什么鞋買不著,丁林氏知道了這孩子故意這么說的。
丁林氏心里十分熨帖。
丁黎氏心里就酸的不得了。
同樣都是親戚,都是長輩,說到幫忙,自己男人幫的更多,怎么沒見丁歡送些好東西給自己?想起春節的時候,丁歡還送了首飾給丁文瑛,但是自己家丁文珺和最小的丁文玥卻什么都沒收到,丁黎氏心里就很不舒服,覺得丁歡太厚此薄彼。
越想越不舒服,丁黎氏忍不住道:“歡歡心里只有你大伯娘。”
場面有些尷尬。
雖然都是親戚,但是在丁歡心里也是分親疏遠近的,丁林氏住在村里,各方面幫襯丁家更多,對丁家也是真心真意的,丁明理丁文軒也幫的多,所以丁歡才給送這么貴重的禮物,那方硯臺就價值百兩,至于丁文珺和丁文玥,說句不好聽的,她們住在城里,丁歡一年難得見到她們,自然沒什么姐妹情深,丁文瑛不一樣,從小護著原主,兩個人在村里長大,感情自然要好一點。
至于丁黎氏,從前丁明理幫襯丁歡一家,丁黎氏不樂意,但是又拗不過丁明理,所以逢年過節碰上了,她從來沒給過丁家兄妹一個好臉色。
她沒有義務幫襯照顧丁歡一家子,丁歡不怨,但是沒付出情感,就想有所收獲,可能嗎?
丁黎氏的言語中的酸意,屋子里所有人都聽得出,丁明理有些不好意的打著圓場:“歡歡,這茶真不錯,不愧是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