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敲門聲回蕩在空曠的山神廟內(nèi),一時讓韓馳和老張不知所措,這深山雪夜,遇到個劫匪不過是失些銀兩,若是遇到一些妖魔那可是要丟命的。
但也沒有想象中的事情發(fā)生,妖魔鬼怪也不見蹤影,只是一個長相粗獷的漢子護著一個婦女走了進來,漢子身后背著一柄長刀,刀是闊背款柄的,看上去便知不會輕到哪去。
來人進門后韓馳才看到原來婦人懷里還抱著一個一兩歲左右的孩子,只是包的太嚴(yán)看不真切,孩子似乎睡了,沒有任何聲息。
粗獷的漢子看到廟里的兩個人也未做猶豫,抱拳說道“兩位安好,夜里趕路遇到風(fēng)雪,可否借處地方稍作歇息?”
老張擺了擺手說道“我倆也是早到而已,此處自當(dāng)方便過之路人”
漢子還是道了一聲謝,便和婦人轉(zhuǎn)到山神廟的另一側(cè),漢子手腳麻利,在廟里尋了一些干草枯枝,先升起火來,然后安頓好婦人和孩子,這才轉(zhuǎn)出門去,只是出門前還是瞥了一眼韓馳老張二人。
韓馳和老張互望一眼,都沒有說話,韓馳是頭腦靈活,而老張是人老成精,二人沒有說話也無需溝通,自然都知道唯有打起精神而已,卻無多余動作。
這個漢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態(tài)度便是不用眼睛都看的出來,而韓馳還在漢子進廟后聞到了淡淡的血腥之氣,若不是風(fēng)雪、若不是夜色以深、若不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韓馳都想帶著老張趕快趕路。
道不是說這漢子能是什么壞人,而是韓馳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若這三人真的是一路逃命而來,追殺者碰巧趕到這山神廟里,順便給韓馳和老張兩刀,韓馳他們便是死了都沒處說理去。
漢子很快便回來了,手里拿了一些柴火,也不知是撿的還是路邊砍的,但是韓馳也未聽到外面有什么動靜。
漢子回來也未打擾韓馳二人,只是坐了回去,往自己的火堆填些柴火。
漢子和婦人也會偶有交流但都很是小聲,只是不多時兩人拿出了白面饅頭和半只燒雞,這便饞的韓馳和老張差點流出口水,要知道二人趕路一個月來,可是有大半個月都沒有見過葷腥了。
韓馳和老張有互望一眼,還是無話可說,韓馳重新裹緊了被子,只是被子里抓起了一把防身的短刀,老張也將平時趕路用的木杖放在手邊,以做不時之需,只是二人也就是縛雞有力,便是遇到野狗想的也是先逃再說,手上這些防備也只是尋個心里安慰,兩人聯(lián)手也未必能擋的了這漢子一刀。
如此又過了半個時辰,韓馳和老張早已瞌睡連連,卻又不敢真的睡去,此時廟門卻又響起了“咚咚咚”的敲門聲。
韓馳余光掃過漢子,發(fā)現(xiàn)他如貓炸毛一般整個人都繃了起來,上身似乎沒動,但是腿上卻由坐變蹲,仿佛隨時都能暴起,右手握著刀把,左手去推身邊睡著的婦人。
這些動作看的韓馳當(dāng)真是心驚膽戰(zhàn),得了!這一定是有故事的人,但更多的應(yīng)該是事故了。
韓馳不得已又握起了早已扔到一邊的短刀,而老張的手杖也早已握在手中。
破舊的山神廟的大門再次被推開,來的卻只有一人,韓馳初看也只是覺得來人身上衣服有些單薄。
等來人走進廟中,在篝火的映照下,相貌逐漸清晰,韓馳再看心里卻突升起了前世家鄉(xiāng)的一句土話“真他娘的好看!”
只是來人卻是一個男人,而且此人鶴發(fā)童顏、眉清目明,也說不上多大歲數(shù),讓韓馳直道惋惜。
即使韓馳知道沒有若是,但還是不自覺的想到若是來者是個女的,那將是怎樣的風(fēng)景?
韓馳只在心里做想,根本不可能出聲,來人卻先開了口,他先對分立兩邊的人各自拱了拱手,然后說道“鄙人夜間趕路至此,也未帶取火的物件,不知可否借某篝火邊一個身位,讓再下暖暖身子?”
那個帶刀的漢子仍舊戒備著,婦人也緊張的抱著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被裹的嚴(yán)實,也不知驚醒沒有。
老張是個熱心的人,也是來人長得和善讓人不禁生出親近之感,便抬手招呼道“不若到我們這里稍作,人多一點也更暖和”。
來人便再躬身說道“多謝二位高義,某就卻之不恭了”。
老張向韓馳靠了靠,讓出一些茅草與來者休息。
來者便坐到韓馳二人這邊,這才再次開口問道“不知二位如何稱呼?鄙人姓趙,單名忌字”。
老張通過姓名,韓馳卻還是覺得來者這名字有些古怪,便也不好細問,便回道“在下姓韓,先生稱呼一聲韓馳便是”。
韓馳通完姓名便又對趙忌問道“我二人預(yù)去前面州府尋個差事,卻不想和先生有緣聚在這里,不知先生去往何處,如此雪夜還要趕路”。
按理說萍水相逢,其實不太好問對方來何處去何處的,但是韓馳卻還是起了試探一翻的心思,雖然趙忌長得和善,但是韓馳卻也不敢完全就信了他,今夜給韓馳的感覺有些怪事連連之意,說不定和自己性命相關(guān),韓馳想著便是再小心也不為過的。
趙忌搖頭苦笑道“某是呈了一個約定,眼看約期將至,別說風(fēng)雪,便是下刀子,不也得欣然而往嗎?不然怎么辦,誰讓長了張臭嘴呢!”
趙忌幾句話便也就消除了大半和韓馳兩人的隔閡,如此風(fēng)度與儀態(tài)自然也不會讓二人再做他想,因為韓張二人只是兩個窮貨罷了,這等人物有什么可圖他倆的?
老張笑著回道“先生是守信之人,今日遇見是我二人的福分”。
趙忌忙搖手道“道左相逢,皆為緣法,福分二字可不敢當(dāng),莫要折煞某了”。
說完他嗅了一下鼻子,說道“似乎聞到了燒雞的味道,肚內(nèi)空空,便是腦子也開始糊涂了”。
韓馳從懷著取出了剛才剩下的半塊烤餅,一邊遞出一邊說道“我二人囊中羞澀,也無什么好的吃食招待,便是剩下這半塊烤餅,先生莫要嫌棄,至于燒雞我們確實未有,但是卻能陪先生一起想上一想”。
趙忌接過半張烤餅看都未看,便直接放在嘴里吃了起來,韓馳卻能看出這趙忌倒不是餓的,而是存粹秉承著對韓馳的信任,這到讓韓馳又產(chǎn)生了幾分親近之感。
趙忌幾口便將烤餅吃完,然后這才說道“當(dāng)真是解了燃眉大急,至于韓兄弟說的一同想一想那燒雞更是有趣,若說燒雞趙某最是喜歡,曾經(jīng)每日無雞不歡,只是當(dāng)時也是囊中羞澀,鬧的十里八村不得消停,后來手里有些銀錢便也上門挨家做了補償,現(xiàn)在想來還真是少年輕狂啊!倒是現(xiàn)在不會做那孟浪之舉,如韓兄弟言語,想上一想,也就夠了”。
韓馳聽完更覺得這趙忌真是一個妙人,偷雞也能讓他說的如此文雅,便是無趣也變的有趣了。而且他說曾上門償還以前偷過的雞,韓馳便覺得是真的去還了,倒也不止是因為此人說的誠懇,而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就是讓韓馳覺得此人說的便是真的一般。
如此聊上幾句三人也算是隔閡盡去,便也插科打諢的聊一些曾經(jīng)有趣的事,或者見過聽過有趣的人。
趙忌很是見談,學(xué)識不俗,見聞也廣,而且為人和善,愛講一些奇聞異志、山野狐仙的故事。老張也算見多識廣,特別在京城凡人求仙的圈子里也算人脈深厚,那些仙門道場的傳說也是張口便來,而韓馳有前世的記憶打底,凡是自有看法,也能算是見識不俗。三人聊起來自然十分投機,不知不覺韓馳和老張似乎困意都消了大半。
期間趙忌拿出了一壺老酒,韓馳到是沒有發(fā)現(xiàn),這酒剛才被趙忌藏在哪里?只是酒壺中的酒也沒有多少,三人一人分得一口,便已見底。
但說這酒還真是好喝,且說喝完韓馳和老張便覺得渾身氣血上涌,寒意被驅(qū)散一空,便是剛才剩下的小半困意,卻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韓馳想來這趙忌風(fēng)雪夜里趕路,衣著還這么單薄,應(yīng)該是因為有這好酒的緣故,只是可惜所剩不多,但韓馳和老張在小事上也算豁達,心里想著得此一口便算福分,再得一口什么的根本不做奢求。
待三人聊的正歡,卻又聽到一陣敲門聲響起,接著外面便有人朗聲說道“貧道路過此地,借此處些許地方避避風(fēng)雪,打擾諸位,望且海涵”。
火堆旁這回是三人彼此相望,這小小的山神廟倒是好不熱鬧。
來人推門而入,卻正是個著青衣、梳發(fā)髻的老年道士,這個老道士自是有一番仙風(fēng)道骨,這一路踏雪而來,身上的衣服依然潔凈如新,怎會是普通之人,要知道這外面可依舊銀裝素裹,天地皆白呢。且看他留著花白的山羊胡子,可比老張的賣相好的不止一籌,再加上背著一把漆紅的桃木長劍,總給人一種非凡之感覺,很有些神仙氣息。
這老道士也不似趙忌那般向兩方求個位置或者借些火種,卻只是在靠近神像前的空地上盤膝而坐,對著漏風(fēng)的廟門閉目養(yǎng)神。
老張倒是想把這老道士叫過來,一起烤烤火,尋仙之人見到道士,總能升起一些親近之感,卻幾次想要開口,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趙忌環(huán)顧四周笑著說道“這下應(yīng)該算是到齊了吧?”
便也不知,他說給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