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表情淡淡,一如往日。
聽見校長‘劈頭蓋臉’的發(fā)問,好似早知道般似的,言語輕巧有力的回著校長。
“丘校,我知道學校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理應遵守,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特性,有個體差異,有相差的適應能力,還有不同的生理周期。”
她說著,校長的眼鏡又垂下,因為此刻他是一個認真傾聽下屬匯報工作的領導者。
“三年前,我?guī)Я艘粋學生,他每周來一天,其他時間都在家里學習,他媽說他們家有家庭的實戰(zhàn)計劃--要在家刷題走競賽的路線去民校。”
“我從孩子的角度上給過建議:孩子長期自己在家學習很乏味,沒跟同齡人交流,情感缺乏溝通,沒參加德智體美不說,性格也極易變得內(nèi)斂不揚。”
話到此,她突然聲調(diào)提高。
“但我也尊重家長的意見,跟李主溝通后,也給他一個學期在家嘗試,結(jié)果這孩子最后自己跟家長要求他要回校正常上課。”
陳老師看著校長正聽得入神,把試卷夾緊,又是一通道理向他講來。
“今日校長您問我,其實我想說的是,我還是尊重孩子和他家庭的意愿的,尊重個體差別,畢竟花期不同,孩子的成長周期不同,身體狀況不同,就例如:有的人每天要睡6.7個小時就夠,有的人卻要睡8.9個小時才行。”
“所以,劉榮光說他睡不好時很容易感冒生病,在這問題上,我在一定程度上是默認他遲到,默認他個體的差異,我也悄悄的觀察他,他雖沒準時來上課,但他作業(yè)學習沒落下,成績不錯,還能帶動同學干點實事。”
說到此,看了一眼六1班的課室,聲調(diào)不變。
“但我也計劃家長會會跟家長溝通交流一下,再加適當?shù)腻憻挘茨懿荒苷{(diào)整一下作息時間,爭取逐步回歸正常的上學時間。”
她的聲音爽爽如這九月的天空般明朗,響在三樓的廊道上,一條一框清楚說明,丘校長也被她說話的氣場和語調(diào)瞬間吸引著。
校長正聽著,突然間見她停下不語,還以為她歇口氣,再看著陳老師,一臉的無波無浪,平靜如然,才知她已說完。
哎,聽完的校長心內(nèi)嘆息著,他自己也從年輕過來,當了這么多年的老師,主任和校長,什么學生什么家長沒見過,但若是個個學生都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那他也是很失敗的。
剛剛陳老師嚴詞正理的說著,他也是有同感的,但是總體路線還是得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來不是嗎?不然,人人效仿,那他這個校長也是白當了。
輕咳了一聲,“陳老師,我覺得您說得也對,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開校辦學,不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嗎?我們還是得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早睡早起,盡量的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上學。”
到此略停一下,看了陳老師一眼,見她正常的面色,再繼續(xù)說:“還是盡量爭取吧,也就只有陳老師您有能力看著辦,您是有資格有經(jīng)驗的老師。”
“好,多謝丘校,那我自己看著辦吧。”陳老師抓住校長的話中重點來回。
校長這后面的話應是鼓勵自己努力朝著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去的,也想自己好好的規(guī)整六1班吧,她心里清楚的很。
陳老師想著,心內(nèi)明白領導也是有領導的難處的,她也是能體會的。
但她這種教了幾十年的直面學生的一線工作者來說,學生的感受和家庭情況是她第一要考慮的因素,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潛在優(yōu)勢。
而作為學校的領導來說,則是要考慮整體的管理水平,學生和老師的配合程度,學習成績,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等等。
所以大家還是有區(qū)別的,大家都干了這么多年,誰都知道那些事是怎樣的,只是不說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