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博遠行了個禮,便破門而去。徒留傅老夫人和江曼面面相窺,不一會兒傅老夫人便把所有過錯都推在了胡念珍的身上。
“哼,什么時候博遠也變得和那個女人一樣目中無人了?”傅老夫人口中念念有詞,江曼還不忘記裝可伶,在旁邊道:“姑姑,都怪我,如果不是我提出的請求,姑姑又怎么會跟博遠哥哥吵架?”
這些話聽在傅老夫人的耳朵里,越發的不是滋味了。
而費博遠呢,離開了傅家,當即決定要去胡念珍那兒,想到幾日不見自己娘子了,心里癢癢的,腦海里還回蕩著胡念珍的丫鬟說的話。
他一路往村里趕,路上偶爾遇到熟人,他也只是淡淡的回以一個微笑,不用一個時辰,便來到了胡念珍的家里。
費博遠想也不用想的直接推開了門,正在里面做首飾的胡念珍聽見聲響,嚇了一跳,心里暗道何人這么沒有禮貌,卻也站了起來,往門口去。
還沒走出去時就聽見了院子里的幾只雞嚇得咯咯咯直叫。
胡念珍打開了大堂的門,入眼的便是臉色憔悴的傅博遠。
“媳婦兒…”
在這里見到他,胡念珍一點兒也不意外,這是費博遠第二次來家里找她了。
“嗯?怎么了?這么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胡念珍嘴里念叨著,邊把人往里屋帶,“你先坐會,我去倒杯水給你。”說完邊往外邊去。
片刻后,胡念珍端著水進來時,費博遠正坐在她原先做首飾的地方,聚精會神的盯著她剛做好的首飾。
“媳婦兒,你的手真巧。”費博遠咧開了笑容,道。
“你怎么這個時間過來了?”現在還是早上,一般來說費博遠早上都沒怎么有時間的,所以胡念珍有些吃驚。
“咳,媳婦兒,你不知道,你不在家里我這顆心一直放不下去,要不然我們一起回家把,你也別丟下我了,”費博遠裝作一副可伶的樣子,對著胡念珍道。
“嗯?”胡念珍只覺得他說謊的樣子好笑極了,硬生生的憋住了笑,還得一本正經的讓費博遠不要開玩笑。
費博遠見他被自家媳婦兒戳穿了,也不惱,反而是上前,一把抱住了胡念珍,惹得胡念珍沒一會兒便紅了臉。
“咳咳咳,別鬧,快回去吧,免得別人找你找不到,壞了事可就不好。”胡念珍推開了他,等費博遠喝了水,又把人趕走了。
費博遠自然是知道她嘴里的某人是誰的,沒有拒絕,內心很是郁悶的離開了。
費博遠來的事胡念珍沒讓人知道,等他一走,她便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首飾當中。
直到她肚子餓的咕咕直叫,她才擦覺現在已經是中午了,別人都吃好了午飯,也只有她還沒有吃。
胡念珍隨意的把早上剩下的包子放在窩里蒸熟,應付了兩口,趁著別人午睡的時候她又做了幾個首飾,察覺到累了才休息。
一旦閑下來,胡念珍便又忍不住瞎想了起來,盯著那堆積如小山一般的首飾,她內心猶如一個算盤似的,很快便又數起多少首飾起來。
“一,二,三…八個,居然有八個發釵。還有五個手鐲。”她數了一圈,除了手鐲和發釵其他的在縣城都比較常見,但在村里還屬于比較稀罕又比較招人喜歡的,應該能賣的出去。
這樣子想,她又突然有了干勁,在這個年代,如果自己能做起生意,別人也對自己尊重些。
胡念珍自己找了個袋子把東西裝了起來,正想著去哪里把東西賣出去時,又想到了村頭那里有個日常的小店鋪,外面有個地方可以賣,而且那里還有許多村民在嘮嗑。
她沒有猶豫,直接帶著東西去了那邊,她和店主打了招呼,并送了店主一個手鐲,店主很是欣喜的同意了。
她把東西擺了出來,不一會兒便有人過來圍觀了,“何大嬸,瞧瞧,如果合適的話你拿走,第一個買有優惠。”
胡念珍也沒干站著,在人群中選擇了對象,按照何大嬸的財力是完全可以買得起的,所以她便從何大嬸下手。
果然,何大嬸聽了她的話,一樂,便拿了相中的一個手鐲,左看右看,嘴里說著,也不忘帶上試試。
“哎喲胡家姑娘,這手鐲不錯阿,那我就看看,試試,合適的話我就買啦。”
“大嬸,我不騙你,這手鐲簡直就是為你量身訂做的,你看,顯得你手多白,福氣極了。”胡念珍說著,大伙兒在旁邊也覺得稀罕又好看,紛紛迎合。
何大嬸見別人都這樣子說了,也沒有猶豫,立即買了下來。有人帶頭買起,其他人見狀也直接下手,不一會兒,胡念珍的首飾便賣的只剩下幾根發釵和兩個手鐲了。
江曼的母親張氏也喜歡,想占胡念珍的便宜。
胡念珍不愿意,張氏不甘心,當著她的面陰陽怪氣的說著:“呵,某人不應該是在縣城傅家享福嗎?怎么會跑來這里賣東西?”
胡念珍就知道張氏肯定會鬧起來,臉色很是鐵青的瞪著張氏。
張氏以為胡念珍這是被她說中心事惱羞成怒了,內心忍不住樂了起來,憑什么這小賤人能夠把自己女兒的幸福給毀了還能心安理得的在這里賣首飾?
“該不會是被人拋棄了吧?”張氏見胡念珍沒有說話,自顧自的說著。
胡念珍這下子真的被氣到了,她就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女人!她繞了過去,走到張氏的身后,伸出手想要抓打張氏,張氏反應過來,瞬間便轉過身來。
“你,你想干嘛,我只是隨口說了一句,難不成你還想打我?你這是在欺負我只是一個年紀大的女人嗎?嗚嗚嗚,鄉親們,你們瞧瞧,這人…”張氏向看熱鬧的村民賣可憐。
村民們中有人和胡念珍有過新仇舊恨,幫著張氏造勢,村民被張氏挑撥,紛紛嘲笑胡念珍山雞想變鳳凰。
此時在一邊旁觀了很久的費博遠出現,原本他已經離開了,可到了費家又想起一件事,便又匆匆的趕來。
“你去把自己女兒領回家去,不要死皮賴臉賴在費家。”費博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