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峰與丁虎離了中山國,望北而來,時已經進入冬十一月,北方大地,天寒地凍,道路結冰難以行走,笑峰進入燕國之境,至易城,為大雪所阻,便在易城停留,以待雪化之時再前往薊城。
再說燕昭王正式稱王之后,諸侯來賀。昭王又用郭隗之謀,于易水筑黃金臺,上設館驛,以黃金禮聘天下賢士。
黃金臺修筑成后,不多久便傳遍天下。但天下之士,還尚在將信將疑觀望之中。年余,多是一些并無真才實學的人前來,欲要得到燕王黃金臺上賞賜,但卻無真的本事。昭王搖頭,只好命人謝退這些沽名釣譽之人,一年過去了,并未得一真正之士。
昭王便問郭隗道:“天下之士,不聞寡人思賢若渴乎?一年過去,來燕國之士,何其寥寥無幾者乎?寡人聞知齊國孟嘗君門下,士竟然達到三千之數。”
郭隗道:“大王且稍待之。天下真正之士者,可遇而不可求,只能待之。以老臣之見,孟嘗君門下之士雖有三千之數,然真正之士,恐怕寥寥無幾。大王所求,乃無雙國士,非孟嘗君門下食客也。”
昭王便等待之,月余,朱申攜帶家眷回到燕國,昭王令朱申帶妻子入宮覲見。
朱申便帶朱亥與妻子侯氏來見昭王,朱申領侯氏與朱亥跪伏殿前,侯氏與朱亥不敢仰視,昭王命免禮,賜座。
昭王見朱亥,虎頭虎腦,憨態可掬,不覺大笑,對朱申道:“此所謂虎父無犬子也。”便問朱亥道:“卿如此雄壯,志向欲要做大將軍乎?”
朱亥卻學大人答昭王道:“臣有勇無謀,做不得大將軍,愿作大王左右勇士!”
昭王大笑,眾皆笑,朱亥卻一點也不畏懼,昭王朱亥憨厚可愛,心中甚喜,便讓朱亥在宮廷隨公子等學習六藝并騎射之技。厚賜朱申,拔給薊城中房舍一座,以供朱申妻子居住。
朱申感激昭王,服侍更加用心。昭王問朱申道:“朱豪杰此番南下,可曾探知得吾兄笑峰消息?”
朱申道:“笑峰自得工布寶劍之后,便在江湖上號風行子,今番臣南下魏國,聞知江湖上人言,風行子執工布寶劍重現江湖,行走中原列國,但具體不知在何處。”
昭王又問道:“以朱豪杰所見,笑峰既然周游中原列國,可否會來寡人之國呢?”
朱申道:“笑峰行事利索,行蹤不定。大王數次相召,皆不能遇到。但以臣猜知,笑峰乃是信義之士,既然周游列國,必將也會來大王之國。”
昭王聞言喜道:“笑峰若來,寡人定當請他上黃金臺。”
笑峰與丁虎在易城停留十余天,大雪化盡,天氣晴朗,才跨馬上路。
北方大地,隆冬時節,即便天晴,也是寒冷異常。笑峰與丁虎都是楚國漢中人,不曾來過北邊,這種寒冷氣候,二人起初還是不能適應,好在易城時候,二人便準備了后衣裘服,以抵御嚴寒。
一連行走數日,至易水之上,朔風凜冽,二人手皆被凍裂,臉上都蛻皮了。
笑峰詢問當地百姓,得知這是易水,笑峰便對丁虎道:“吾曾聞燕國都城薊城,就在易水之旁,今已經至易水,旦夕便可至燕都了。”
丁虎道:“燕國地處北邊,一路風霜,就如丁某都有些吃不消了,這番見到燕王,必然讓他好酒好肉上等客館招待我等。”
笑峰道:“燕王一國之君,豈會吝嗇酒肉客館?只是此番與前番不同,前番燕王為質于韓國,寄人籬下,今番已經歸國成為君王,雖然與我有金蘭結義之情,但君臣之禮不可廢也。我等前去拜見之時,務必注意。”
丁虎領諾,笑峰駐馬于易水之旁,看雪后莽蒼大地,如銀蛇飛舞,不禁慨嘆道:“燕王有此江山土地,比起中原諸侯,更加雄壯多矣。”
前380年秦、魏兩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表面上答應救韓,實際上卻秘密集結軍隊,向燕國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攻占了桑丘(今徐水縣東南)。
燕國向三晉求援,三國迅即出兵伐齊,兵至桑丘。
齊國攻打燕國,三晉為救燕,再度攻齊,直至占領靈丘。
燕、齊于林營(有的說是林孤)交戰,燕勝齊敗。
前355年齊國侵掠燕國易水之地,燕國反擊,大敗齊國。
次年燕后文公與趙國在阿地舉行會盟。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并佩帶六國相印。
后燕文公死,太子繼位,這就是燕易王。易王剛剛即位,齊宣王就趁著給文公辦喪事的機會攻打燕國,奪取了十座城池;蘇秦到齊國游說,說服齊王把十座城池又歸還了燕國。
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活動,燕國在此年稱王。此年蘇秦和燕后文公的夫人通奸,害怕被殺掉,于是就游說易王派他出使齊國去搞反間計,借以擾亂齊國。
燕易王去世,子噲繼位。齊國人暗殺蘇秦,齊宣王又任用了蘇秦的弟弟蘇代。
,燕王噲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國子之,并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璽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燕國一切政務都由子之裁決。
太子平與將軍市被起兵攻擊子之并失敗,市被死于亂軍之中。齊宣王趁機伐燕,將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同時中山國也趁機出兵攻占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并以兵護送至燕國,燕國相國子之死后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公子職,是為燕昭王。
二人詢問土人,問燕都方向,土人告知東北方向再走七八十里就能看到薊城了。時已經午后,八十里路,恐怕得兩三個時辰,至天黑許久了才能到。笑峰見薊城已經即將到達,便不作歇宿,與丁虎馳馬奔薊城而來。
二人一路不停,連夜趕路,只到晚上戌時,天已經黑了一個多時辰了,才抵達薊城郊外,遠遠望見城內燈火點點。
丁虎對笑峰道:“雖然已經到達薊城,但恐此事城門已經關閉了,進不得城,奈何?”
笑峰道:“且先前去一看再說,果然不能入,再借住名宿一夜,明早再進城罷。”
二人便放慢步伐,乘馬緩緩望薊城而去。
且說昭王這幾日感覺異樣,前日早上,入后花園中散步之時,見兩鳥飛來,圍在昭王身旁鳴叫,伺從便上來驅趕,昭王笑道:“且任他自去,不必驅之。”這兩鳥并不畏懼昭王,圍著昭王飛了許久一陣,鳴叫十余聲后才去。
昭王便將此事問郭隗道:“晨起有二鳥飛來,環繞寡人身邊鳴叫,許久才去。此何征兆?”
郭隗對曰:“早上有鳥鳴叫,預兆遠方有客至也。”
昭王喜道:“莫非是有賢士到來?”
郭隗道:“此說不準,但大王可以令人準備,若果然有賢士到來,方便迎候,以免失禮。”
昭王道:“善!”于是令人在薊城四面城門,備以接待客人酒饌衣裳御寒之物相侯之。
這晚上昭王又坐了一夢,夢見自己正在黃金臺上游覽,忽然見二人騎馬出現在易水之上,一人在馬上向昭王招手示意。昭王驚訝,正欲起身向前迎候,卻為高臺所阻。正在無計之間,忽然臺上出現三條龍來,停侯在昭王身旁,昭王大喜,隨即跨上正中的一條龍背,龍即從高臺上飛騎起,馱著昭王來到易水之上,二龍在左右護衛跟隨。
昭王眼看快接近那馬上之人了,但那馬上之人,忽然又掉頭離去。座下之龍一聲長嘯,隨即馱著翻飛天際而去,昭王驚醒,原來是一夢,心中不解,便批衣起床,來到前殿,問宮中伺從此時時刻,伺從答道寅時三刻也。
昭王以此夢問郭隗,郭隗道:“容老臣尋善于解夢者前來。”不多時,尋訪得薊城中一善于解夢者,領入宮中,昭王將夢中所見告知,解夢者沉思良久,才對昭王道:“此夢兆乃大喜之召,預示大王必將得賢能之士輔佐。”
昭王甚喜,便問道:“寡人愿聞其詳!”
解夢者道:“大王夢見騎馬來者,預示乃大王故人,將有助于大王,大王欲要前往迎之,臺上忽然出現三龍,預示此皆國士也,馱大王飛上天際,預示將輔助大王成就王業。只是騎馬之人忽然掉頭而去,此為預兆大王昔日之故人,在相助大王功成之時便隱身退去也。”
昭王聞言甚喜,便厚賞解夢者,又對郭隗道:“寡人乃一國之君,今又有何故人呢?”百思不解。
郭隗道:“大王雖此時想不起來,但解夢者言此,必當應驗。大王可令人日夜在薊城迎候之。”
昭王允諾,派人在城門四處迎候來者,一旦有人前來見燕王,便立即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