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不敢,兒臣不敢……”蕭臨逸聽了皇帝的訓話,忙不迭磕頭,“兒臣這些年一直思念父皇,刻苦讀書,就想著有一日能讓父皇寬心。兒臣怎么可能貪玩不學呢?父皇,兒臣真的沒有啊,求您相信兒臣……”
皇帝輕哼一聲,“你說你思慕朕,朕看你是對朕還是有著怨言!朕特地派了太子前去迎接你回宮,想著能父子和樂。沒想到你這一回來,就給了朕一個下馬威呀。好啊,蕭臨逸,你好厲害呀!”
蕭臨逸抬起頭,急得快要哭了出來,“兒臣沒有,兒臣真的沒有……”
眾臣此刻皆噤若寒蟬,誰也沒想到,今日事態竟然會發展到這種地步。正待事情不知如何發展的時候,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陛下,臣有話要說。”
一個方臉的官員從班部中走出,“陛下,臣對此事有一點愚見。”
說話的是御史中丞徐平正。
“徐愛卿。”皇帝的眼睛瞇了瞇,“徐愛卿一向直言,今日朕也聽聽你的看法。”
“是。”徐平正行禮道,“臣剛才曾隨著太子殿下一同前去城門前迎接晉王殿下。方才在城門時,晉王殿下想到了早年的錯誤,怕陛下還未消氣,曾一度欲落淚,神情誠摯真實。故而微臣以為,晉王殿下應不會還記恨著陛下。”
皇帝的眼神柔和了些,看了看跪在殿中的晉王,又道:“此話當真?”
“回陛下,千真萬確,所有同去的官員皆可作證。”
皇帝看著晉王伏在地上的身影和一起一伏的肩膀,突然眼中閃過一絲憐憫。不過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說道:“僅憑這一點,又怎能說明程峰并未認真教授?”
徐平正揚起腦袋繼續道:“陛下,容臣多說一句。適才太子殿下一直陪伴著晉王殿下,先不論晉王殿下,太子殿下對這禮儀想必應是爛熟于心。令臣不解的是,太子殿下明知晉王殿下要來朝堂拜見陛下,竟也未加以規勸。”
太子聽了這話,一下子慌了神,他本以為蕭臨逸看起來傻傻乎乎的,還想著因為此事讓他吃個啞巴虧,可沒曾想這事竟然落到了自己頭上,連忙解釋道:“陛下,兒臣冤枉啊。六弟初到金陵,自然不能穿著朝服來。我本想著,六弟面圣之前會換一下,可沒曾想六弟竟然這樣無禮。不過兒臣作為兄長,未能及時規勸,也自是有罪的,還請父皇降罪”
“殿下這話說的,便是承認自己明明知道晉王殿下這樣面圣不合禮節,卻仍然未加以提醒了?”徐平正接過太子剛剛落下的語音,快速反駁道。
“本宮絕非這個意思!”太子厲聲道,“六弟當時已然入宮,我若當時提醒,豈不是亂了他的心緒?”
“亂了心緒和違反禮節相比,哪個更嚴重,太子殿下難道分不清楚嗎?”
“徐平正!”太子高聲道,“你今日就專門和本宮過不去了是吧?”
“夠了!”許久未曾發言的皇帝突然開了口,“太子,朕剛剛想起了一件事。程峰,是你側妃的兄長吧?”
“是。”太子聽了這話,深感不妙,“程峰確實是程側妃的兄長。”
“這樣子,似乎就能解釋通了。”皇帝面無表情,“剛剛聽你和徐愛卿爭論,朕也大致聽了個明白,你這是故意給臨逸下套兒啊。”
“父皇,您這是什么意思?兒臣沒有!”
“沒有?”皇帝冷笑,“朕無意之間派遣了程峰去教授臨逸禮節,卻忘了他和你的這層關系,讓你鉆了個空子。想必你也是特地囑咐他不要好好教授臨逸禮節,只需糊弄幾句便可吧。”
太子連忙跪下,“兒臣沒有!兒臣真的沒有!”
“今日怕是你謀劃很久了吧?”皇帝怒道,“先是讓程峰不好好教臨逸禮節,讓他不知道上朝堂需著朝服。然后自己又不對他加以指引,不就是為了讓朕懲罰臨逸嗎?”
“兒臣真的冤枉啊。”太子喊道,“還求父皇明鑒!”
皇帝并沒有理會太子的話,而是對站在朝堂上的眾朝臣問道:“諸位愛卿的意思呢?”
殿中百官皆面面相覷,經過短暫的眼神交流之后,大部分皆齊聲道:“陛下英明。”
“如此,太子自即日起禁足一月,沒有朕的旨意,不得外出。至于程峰,禮在你心中毫無分量,你還好意思做什么禮部侍郎?革職在家,等候發落吧。”
在眾臣齊聲的“陛下英明中”,沒有人看見,伏在地上,將頭深深埋在下面的蕭臨逸,嘴角一絲涼若冰雪的笑容。
皇帝說完了結果,又看了看蕭臨逸,嘆了口氣道:“逸兒,起來吧,朕錯怪你了。”
“謝父皇。”蕭臨逸起身,垂著腦袋站在一邊。
皇帝看了蕭臨逸這般模樣,心中竟有些心疼,于是他安慰道:“朕還會再派遣人為你講述禮節的,不要著急。”
“兒臣謝父皇。”
“這樣,明日朕邀請西夏使臣前去圍場狩獵,你也跟著同去,也正好讓朕看看,你這些年,有沒有進步。”
“兒臣遵旨。”蕭臨逸畢恭畢敬地說道。
“今日本是心情大好的一天,不想竟然被你掃了興。”皇帝斜睨了一眼太子,“還不快快給你弟弟賠不是?”
“兒臣遵旨。”太子低頭道,“六弟,哥哥在這里,給你賠個不是了。”
“殿下這說的是哪里的話?”蕭臨逸惶恐道,“臨逸實在是不敢當。”
“好了。”皇帝看著晉王綿軟的樣子,心里突然有些煩躁,“今日若無事,那就退朝吧。逸兒,趕了這么久的路,你也回去好好歇一歇,待明日圍場大帳,你我父子二人再好好敘敘。”
蕭臨逸行禮道:“兒臣遵旨。”
“退朝吧。”皇帝擺了擺手,有些疲憊地說道。
站在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劉成尖著嗓子道:“退朝。”
“臣等告退。”眾臣一齊說道。
皇帝閉上眼睛,用手托著額頭,面容疲憊。
“陛下。”劉成上前壓低聲音道,“大人們都走了,您是去金和殿批折子還是去哪位娘娘那兒?”
“幾年了?”皇帝突然問道。
劉成的眼睛機敏地轉了轉,“回陛下,八年了。”
“八年……”皇帝的眉間抽動一下,“她也走了八年了,真快啊。”
劉成聽見皇帝提起端睿皇后,一時間不知道不知道說些什么,只好垂下腦袋裝傻。
“朕和他,八年未見。朕剛才仔細端量著,他和她母親,眉眼間甚是相似。他也長大了,只可惜……”皇帝輕嘆了口氣,“多年外放,竟養成了這樣膽小無能的樣子,終究還是成不了什么大器。”
“陛下不必憂心。”劉成笑道,“晉王殿下不過是太長時間未回金陵,一時間有些生疏罷了。再加上心中對年幼時沖撞陛下的事還有所悔恨,自然看起來對陛下很是害怕。只要陛下多多關懷,殿下定會拂去灰塵,大放異彩。”
皇帝聽了劉成的話,嗓間輕笑一聲,“你倒是會說話。”
劉成堆笑道:“奴才說得可句句都是實話啊。那陛下,您是去哪?”
“朕記得,皇后昨日讓朕下了朝去她那兒用午膳?”
“是呢。”劉成道,“陛下的意思是擺駕承安殿?”
“算了,適才朕剛罵了太子,這會子過去還不知道能嘮叨朕多久。”皇帝不耐煩道,“這么多年,從來都是這樣。什么時候能像馥筠一樣,讓朕得片刻清閑。”
劉成趕緊垂下頭不語。
皇帝看了一眼劉成,“慌什么?”
劉成趕忙下跪道:“陛下,奴才該死。”
“起來吧。”皇帝說道,“端睿皇后難產而故,朕懷念舊人罷了。”
“奴才明白。”劉成起了身,恭敬道。
“去金明殿吧,批折子。”
“是。”劉成喊道,“陛下起駕,擺駕金明殿。”
皇帝從龍椅上起身,走了兩步突然停住,他抬頭望了望沉寂威嚴的大殿,突然感到一絲寂寞。
停了片刻,他又再次邁起步子走出了殿門。
初夏清晨,院子里的樹木都吐出了新綠。在這萬物生長的好時節,皇帝的儀仗在眾人的簇擁下漸去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