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第三套方案,其被設計為敵強我弱,但又不能轉身走人的時候使用。
按照這份方案,艦隊即刻離開登陸作戰區域,主動吸引聯邦艦隊的注意力從而避免馬潤們成為打擊目標。但是己方艦隊又不能跑的太遠,以免聯邦艦隊分兵——那樣馬潤們還是要倒霉。
在艦隊行進的過程中,兩艘輕型航母放飛戰斗機負責保衛艦隊領空,魚雷機和轟炸機則在高空待命,等待進攻命令。
驅逐艦們留下一半與輕巡洋艦一起作為艦隊的外圍防御圈,負責雙方艦隊在交火時攔截對方的驅逐艦隊或想要趁機會打冷槍的潛艇。
另一半驅逐艦則以四艘為單位組成游擊小分隊,利用自己的機動性迂回至聯邦艦隊側翼,一方面是為了使雷擊戰術成功,另一方面則是在己方確實打不過需要撤退時候主動現身,延緩敵艦隊的追擊速度。
至于戰列艦和重巡洋艦——雙方戰力若是相差不大,那就擺出戰列線對轟;要是戰力差距實在是太大,那就且戰且走拖著打。
沐風的旗艦依然是素馨花號——他態度強硬的拒絕艦長們的建議,執意不到戰列艦上指揮作戰。他給出的理由是:在雙方正面交火的時候,戰列艦的生存能力絕對比不過驅逐艦。
艦長們想了想,紛紛釋然。畢竟戰列艦作為艦隊的絕對火力輸出擔當,會在第一時間遭到敵方戰艦的集火。只要作為旗艦的素馨花號貓在艦隊陣型的后面,無論是誰也不可能將一艘脫離主要戰區的驅逐艦作為集火目標——還能有比這更安全的地兒么?
況且這幾天下來,素馨花號的通訊系統已經完全成熟,沐風可以順暢地將命令傳送至每一艘戰艦,臨時換旗艦的話,豈不又要將整個通訊系統拆掉然后重新搭建一次?
一個半小時之后,艦隊抵達距離登陸作戰區域30海里的位置。趁敵艦還有一段時間才會進入視野,沐風下令讓所有戰艦再次進行戰前檢查,盡最大努力確保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意外發生。
這也是海軍紳士們和陸軍的最大不同——陸軍一當發現敵人,那就意味著要立刻抄起家伙沖上戰斗前線玩命,而海軍不但能在開戰前優哉游哉地進行整備,還有時間泡杯紅茶或者咖啡等待敵人進入射程。
在開始正式炮擊作戰之前,各艦還要進行一輪試射,以獲得目前的各種炮擊參數——要是這一輪式射非常精準,那么僅需要根據敵艦的動向修整幾個主要參數之后使勁兒開炮就是。
要是這一輪歪的很離譜,那么整艘戰艦的士兵們還能再休息個幾分鐘。
隨著各艦發來確認目標艦隊進入視野的報告,沐風則下令讓各艦分別辨認聯邦戰艦的艦級——這也算是一種軟較量,能夠正確的辨認戰艦的艦級,那么就可以得知其攻防能力、機動能力等主要參數。
不到半分鐘,各艦再次將報告匯總之素馨花號。經通訊兵和作戰參謀們對比確認之后,一份較為完整的作戰情報遞交至沐風手上。
“看來聯邦還沒理解到艦炮的精髓——不管是伊薩卡級還是多尼米克級,都采用雙聯裝炮塔,前二后二的布置,必須將整個側舷對著我們才能發揮出最大火力。”
“還在使用全裝甲布置?好吧,雖然不太清楚它們的裝甲到底有多厚,單憑這一點就可以推算出它們的機動性非常低,不管是轉向排出戰列線還是調整陣型,它們絕對比咱們慢。”
沐風還在慢悠悠地看著情報文案,卻聽到通訊兵報告:“敵艦向我方艦隊開火,疑似式射。”
“啥?這個時候?”
沐風聞言下意識地叫喚一聲,然后再低頭看情報——目前敵我雙方距離約為20海里,也就是大約36公里。
“難道聯邦的炮手那么牛X,他們的有效射程到底有多少遠?”
“到底要不要下令讓陣型散開點兒?”
根據炮彈的平均飛行時間進行推測,36公里的距離炮彈起碼要在空中飛行接近2分鐘——這都讓炮彈給砸到,那這艘船的運氣好到可以去買彩票并絕對中500萬。
沐風最終還是沒有下達任何命令,艦隊繼續保持當前的航向和航速。
不多一會兒,通訊兵匯報,聯邦艦隊的這一輪炮擊全部落在艦隊前方8公里的位置。
“這輪沒頭沒腦的炮擊與其是說式射,還不如說是對面在給咱們打招呼……難道這是這里的傳統?”
“管他呢,對面想要怎么打是他們的事,我按著我的節奏來就行了。”
在接下來的二十分鐘內,聯邦戰列艦一共齊射五輪,而這一共60枚炮彈壓根就沒對己方產生任何威脅。最近的一枚落在覆海龍號左舷3公里開外,濺起的水花都撒不到戰艦上。
在這期間,第七特混艦隊的兩艘戰列艦已經完成轉向,側舷對敵,并打出己方的第一輪炮擊。
“翻江龍號,敵一號艦。無一命中!角度太高!”
“覆海龍號,敵三號艦……跨射!我們第一輪就打出了跨射!”
沐風聽到通訊兵的叫喊聲時,也趕到挺意外:“我去,覆海龍號的炮手那么牛?”
跨射并不是指炮彈跨過敵艦落到敵艦身后,而是指炮彈散步范圍已經將敵艦完全籠罩,也就是說明目前的炮擊參數不需要太大修正,可以直接進行效力射擊。
只要一直保持跨射,那么命中敵艦就是時間問題。
目前雙方艦隊距離14海里,正好處于龍帝國戰列艦的有效射程最大值,重巡洋艦的主炮還打不了那么遠。
聯邦艦隊依然保持著復縱陣往前推進,由于他們處于T劣位置,三艘戰列艦只有前面兩門主炮可以開火,一時間火力處于絕對劣勢。
“按照目前的數據進行計算……在聯邦艦距離我方20公里時,我們還有3次齊射的機會。敵方處于T劣位置,著彈面積相對較小,光靠3輪齊射就54枚炮彈應該不足以擊沉一艘戰列艦……”
“我方的四支游擊分隊至少還需要40分鐘才能就位,在這段時間中我艦隊不但要頂住攻擊,還要想辦法盡量消滅或分散他們的輕型戰艦……”
略作考慮,沐風下達命令:“覆海龍號繼續攻擊現有目標,翻江龍號停止炮擊敵方戰列艦,優先消滅重巡洋艦!”
此時,覆海龍號打出的第三輪齊射中,敵方三號艦被直接命中三枚,另外還有3枚炮彈落在敵艦左舷500米范圍之內,算是近失彈。
命中敵艦的三枚炮彈中,一枚直接命中2號炮塔正面,雖然有起爆但并不清楚具體的殺傷情況。另一枚則在敵艦上層建筑中間位置爆炸,引起火災。最后一枚炮彈則落在敵艦后甲板位置,只能看到有黑色煙柱升起,還是不能判定具體損傷。
相比起覆海龍號的精準炮擊,翻江龍號的炮擊顯得非常“謎”:按照命令,翻江龍號將炮口瞄準敵艦隊中央位置暫定為十一號艦的聯邦重巡洋艦。
結果這一輪炮擊過去,目標重巡洋艦毛都沒掉一根,反而其左舷1.5公里處的十號重巡洋艦上爆起一團火花,右后方的二號戰列艦上層建筑頂部也發生爆炸,整個艦橋塌掉一半。
沐風正納悶翻江龍號到底是怎么才能打出如此“驚艷”的炮擊,通訊兵傳來報告:“翻江龍號C炮塔的延遲激發裝置故障,氣流擾動嚴重導致無法精準射擊。”
“所以,這算是打得準不如接得準么?”
沐風哭笑不得:“正常工作的兩座炮塔顆粒無收,出問題的炮塔則……算了,別修了,繼續。”
隨著雙方距離越發接近,聯邦艦隊戰列艦集體左舵,與第七特混艦隊保持同航并擺出戰列線——一時之間己方的壓力驟然增大。
覆海龍號依然保持著精準的炮擊,幾乎是單方面暴打對方的三號艦。翻江龍號似乎找到射擊的感覺,連接命中敵方的重巡洋艦——但沐風壓根不知道翻江龍號到底在瞄著哪一艘敵艦。
直到這場戰斗結束,沐風才得知翻江龍號在后面的戰斗中一不做二不休將前兩門主炮的延遲激發裝置全給關掉,以敵方整個艦隊為目標——到底在打誰連他們自己也說不上來。
然而就是翻江龍號這么胡搞一氣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無差別的炮擊中,不少重巡洋艦和其他輕型戰艦接連被擊中——它們可不是皮厚肉糙的戰列艦,重巡洋艦還好一點,一兩枚炮彈還不至于致命,但輕巡洋艦和驅逐艦,挨上一炮不死也殘廢。
最終,幾乎被打成火船的聯邦三號艦脫離戰列線,在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向后方撤退。與此同時,大概是無法忍受輕型戰艦的無端損失,聯邦艦隊剩余的兩艘戰列艦依然保持著戰列線和特混艦隊繼續對炮,其他所有輕型戰艦同時加速,似乎打算直接沖擊中路。
“終于肯出動了……”
沐風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懷表——距離四支游擊艦隊發起雷擊的預定時間還有不到十分鐘。
“所有重巡洋艦聽令,按照現有編隊,前出攔截敵方輕型艦隊,不能放任何一艘驅逐艦過來!”
“北地郡號、遼海郡號聽令,即刻對敵三號艦發起空襲,別讓它給溜了!”
“覆海龍號,優先打擊敵二號艦,爭取再廢掉一艘。”
“翻江龍號,你艦……算了,你愛打誰打誰,但雙方輕型艦隊混戰之時只能以對面戰列艦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