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兩相較量
“既然周公子要用膳了,那我也不便打攪了。思琪,我們走吧。”
思琪給沈亦寒使了個眼色,這才跟著王月桐一道出去。
“怎么我才剛來,她們就要走了?”
沈亦寒有種被人嫌棄了感覺。
“思琪,你們到底在演哪一出?”
王月桐不曾多問,映月卻不放心。
“映月,我知道我不會功夫,沒有你厲害。但這個主意可是周公子出的,你信不過我,好歹也要信周公子吧?”
看著映月那懷疑的眼神, 思琪就忍不住撅了嘴。
“此事絕非兒戲,沒有王爺王妃的應(yīng)允,你們可不許胡來!”
“誰說王爺王妃不應(yīng)允的,我看王妃就很信任我的!”
兩人在身后吵的歡實(shí),王月桐卻只笑而不語,任由她們?nèi)チ恕?
到了前廳之后,下人們已經(jīng)擺好了飯,可巧不巧,王月桐竟然正面撞上了敬王。
敬王也是剛從外面回來,看上去風(fēng)塵仆仆的樣子。
“王爺今日回來的可是早了些。”
兩人四目相對,一時無言,最后還是王月桐打破了這沉默的對視。
“王妃也是。”
話音一落,兩人便如同昨日一般落了座。
坐下之后,王月桐只覺得頭頂蓋著一抹陰影,抬眼一看,卻是映月和思琪這兩個丫頭還站在身后,不曾退下。
“你們兩個,這是要替我和王爺布菜嗎?”
聞言,映月就順勢把話說了出來。
“王妃,今日的事,可是要告知王爺一聲?”
眼看著天已經(jīng)黑了,誰曉得太子的人究竟什么時候過來。映月生怕沈亦寒這幾人瞎胡鬧,誤了大事,這才遲遲不肯退下,硬是要與敬王稟明此事才可。
“映月,此事我心中自有分寸,你放心便是。”
聞言,映月這才稍稍放心,退了下去。
見狀,思琪也輕哼一聲,跟著她退到一邊去了。
“這兩個丫頭今日是怎的了,有什么事不對付?”
敬王看起來心情甚好,難得的沒有過問正事,卻是對這兩個丫頭為何吵鬧有了興趣。
“這兩個丫頭,三、不五常的就會鬧一鬧,實(shí)屬常事。不過,有一事卻是要與王爺稟明。”
王月桐到底是不會瞞著他,便將此事,以及今日楊大夫所言,一一告知了他。
敬王聽了之后,卻是沒什么特別的反應(yīng),倒像是早就知曉了一般。
“昨日里分別的匆忙,我尚未來得及告訴你。”
沉吟半晌后,敬王微微垂下眸光說道。
“太子與月貴妃分別之后,就去了御書房,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并未一同跟去,而是藏身于殿后悄悄注視著。”
“過了不久,相爺也入了宮,與他一道進(jìn)了御書房。兩人在內(nèi)不知與皇上說了些什么,半晌出來之后,太子先是回了趟東宮,隨后卻又出了宮去。”
遠(yuǎn)遠(yuǎn)的觀察著太子的神情,敬王只覺得他一定會有什么動作。果不其然,這一路跟下去,果然有所收獲。
“他出宮之后,先是去了泰王府中,而后又到了安王府。據(jù)十三所見,當(dāng)時一直有一武功高強(qiáng)的暗衛(wèi)緊隨其后,在泰王府和安王府門前都曾有過逗留。”
“直到太子回宮之時,他卻并未隨之一同回宮,而是跑去了安王府內(nèi),不知在查探著什么。”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王月桐卻是來不得贊嘆敬王打探消息的本事,只對著太子和安王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疑慮。
“按理說,他與相爺是死對頭,那暗衛(wèi)也應(yīng)當(dāng)是要潛入相府查探才對,卻怎的去了安王府呢?”
對于這個問題,敬王也曾產(chǎn)生過疑慮。
“我猜想,太子應(yīng)當(dāng)是因著相爺,而對安王也產(chǎn)生了疑慮。近日相府與安王府走的很近,難保他不會懷疑安王。”
“相爺和安王皆是墻頭草一般的人,是靠不住的。他們今日會為了自身利益效忠于誰,明日自然也會為了保命而背叛誰。”
聞言,王月桐略一點(diǎn)頭,眼波流轉(zhuǎn)之間,捏緊了手中的湯匙。
“太子這是在為自己挑選幫手,他首先刨除了相爺,又對安王懷有疑慮。那剩下的人,就只有泰王和你了。”
王月桐一語點(diǎn)明了太子的野心。
“恐怕,太子早就將我刨除在外了。”
半晌,敬王輕笑一聲道。
對此,王月桐倒是不疑有他。
太子到底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掌控不了敬王,所以只能先吞并了皇上的左膀右臂,再來對付自己面前的這個大塊頭。
“那,依照王爺來看,今晚太子的人究竟會不會來?”
對此,敬王只是諱莫如深的說道:“只管叫沈亦寒與周士深去做便好,此事不論如何,結(jié)果都是相同的。”
王月桐仔細(xì)一琢磨敬王的話,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管敬王府怎么做,做了什么,太子都不會多給半分的信任,即便是暫時相安無事,也不過是在互相利用罷了。
既然怎么樣都不會再有新的突破,那倒不如交給沈亦寒和周士深,如此,非但不會有損失,反倒能叫兩人明白,敬王給予他們的信任。
“對了,今日安王又有了新的動向。”
忽的,敬王眉頭一緊,話鋒一轉(zhuǎn),直叫王月桐也跟著提起了一顆心。
“他可是將林家的事透給了皇上?”
這個時候,王月桐才想到,今日敬王也是在外一整日,不過是比昨日早回來了一些而已。
想必,今日他是調(diào)查安王去了。
“他先是跑到那條水路上,親自詢問了船家,得知了我們當(dāng)日從這條路去過戎城的消息。而后,他就匆匆忙忙的進(jìn)了宮,卻并未告知相府。”
“相府把林家之事透露給他,他卻想吃獨(dú)食……想來,他也不過是為了能繼續(xù)在京城待下去吧。”
在這四人當(dāng)中,唯有安王的處境最為尷尬。
如果不是近日賣力的討好皇上,現(xiàn)在他怕是早就該收拾家當(dāng),舉家遷到封地去了。
“這便是安王的弱點(diǎn)所在。其實(shí),他要的只是能夠在京城站穩(wěn)腳跟,至于效命于誰,想來他是不甚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