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浮出水面
他百般的詆毀回春堂,但回春堂卻選擇不計前嫌,還替他仔細看病,抓藥,這樣的對比,無論如何都叫他抬不起頭來。
“李大哥,從你方才在公堂之上所說的話之中,我便聽出了些弦外之音,因此,我才并沒有在人前將你戳穿,而是選擇私下里解決!
王月桐淡然一笑,方才聽到他那句‘無論怎樣,那也比弄虛作假的人來的光明磊落’時,她心中便已經有了些想法。
回春堂是第一次到村子里去開辦義診,這李大山看起來又是老實本分的人,怎會想也不想的,就認定她們是騙子呢?
只是后來聯想到那個婆婆的態度,她又有了些動搖;蛟S也是這個村子的太過封閉,里面的人對待外面的人,都抱著這種不信任的態度罷。
不過再轉念一想,這馬錢子雖不是什么名貴藥材,但也不是隨處可得的,拿李大山又是如何得來的藥?
在這期間,她可是一直在那條出村必經的路上坐診,若李大山不是未卜先知,早前就準備好了這藥想要訛錢,那就必定要從她身旁大搖大擺的出村,然后趕到京城買藥再折回來。
這顯然不可能,也說不通。并且從李嫂和三個弟弟的反應上來看,他們似乎對于此事全然不知,也就是說,他們一家人不是事先商量好了專門來訛錢的,否則也不會執意鬧到公堂上去。
于是,王月桐心中便斷定,在她給李大山開完藥之后,定是有什么人找上了門去,將這藥送到了他的手上。
想到這里,有兩個奇怪的身影,便浮現在了她的腦海之中,這兩個身影重疊交錯,竟使她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現在這里只有我們兩方的自己人,你大可不必再顧及其他,只管說出實話便是!
“好,我說。”
見王月桐都已經如此通情達理,李大山便一咬牙,將此事的經過說了出來。
“原先的時候,我只是抱著不花錢的想法,想去你那兒拿些消炎的藥回來。在我剛剛把藥拿回來的時候,就有一人跑到我的家里來,說是這藥不能吃!
“有人跑到咱們家來了?我怎么不知道啊?”
說到這兒,李嫂便有些納悶,她今天可是沒見著有外人到家里來。
“那時你剛吃過飯,跑到屋里歇下了。我這三個弟弟都尚未娶親,與我們比鄰,一同住在南邊的屋子里。所以,今天那人來的時候,便只有我一個人見到。”
“那人穿著什么樣的衣裳,面相上有什么特征?”
“他穿的倒是體體面面的,只是他帶著個面罩,又一直低著頭,看不清他的臉。他說他以前是回春堂里的病人,這臉是被你們治的毀了容貌!”
李大山此言一出,楊大夫第一個就坐不住了。
“一派胡言亂語!我們回春堂什么時候把人治毀容過?他現在在哪兒,你且將他叫來,我們當面對質一番!”
“楊大夫,你先冷靜一下,叫李大哥把話說完。”
王月桐出言勸慰了楊大夫一番,又示意李大山繼續說。
“這都是他說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當時我被豬油蒙了心,竟就如此相信了他。他說回春堂里凈是些庸醫,在京城里混不下去了,就到我們這些窮鄉僻壤里來坑人了……”
說完,李大山還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楊大夫,見他沒有再上了情緒,這才放心大膽的繼續說了起來。
“他還說,你給我開的這個藥有毒,若是我吃了下去,一定會毒發傷身。到時候回春堂再假惺惺的將我治好,這樣便可名利雙收,坐享其成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足以證實王月桐之前的想法都是正確的。
李大山對回春堂的偏見并非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心之人敗壞了他們的名聲,利用這些淳樸的村民,來打壓回春堂。
“你所服用的馬錢子,是否就是那人給你的,他給了你多少?”
“只給了一點,大概有一克吧。他說這藥沒毒,只是吃下去之后看起來與中毒一樣,對身體無害。我按照他的意思吃下了這藥,原是想借著這個由頭,到京城里告發回春堂的行徑!
聞言,王月桐垂頭思索,楊大夫卻是渾身一震。
“什么?你竟然生生吃下了一克的馬錢子?!你知不知道,若不是你平日里身強體壯,又在毒發之后及時得到了救治,這一克的馬錢子,現在就足以讓你下棺材了!”
李大山面色驟變,其實吃下那藥之后,他便覺得身體有些不對勁了,只是在毒發的時候,意識已經不清醒了。直到現在他才知道,自己原是已經在鬼門關里走過一遭了。
“素素大夫,楊大夫,都怪我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也怪我收了人家的銀錢……家里老人走得早,我這三個弟弟以后都要娶媳婦,家里大大小小都要指望我!”
“我也是活該遭這一場罪,誰叫我貪心拿了人家的錢,一看見錢就什么都信了,此事合該都賴我!”
李大山一臉的痛心疾首,此時正悔恨萬分的扇自己巴掌。
“當家的你這是干什么,我知道你有難處……但是,這污蔑人的事兒,咱萬萬不能干!”
李嫂倒也不是個不講良心的人,方才她有底氣要錢,那是篤定了李大山是吃了回春堂的藥才中了毒,眼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也是覺得面色發燙,對不起王月桐他們。
“素素大夫,事情已經發生,我知道現在說什么都晚了。但所幸的是,回春堂的名聲沒有因此受損。若是素素大夫想要我們幫忙找出那人,我們定會竭盡全力贖罪!”
“李大哥,李嫂,你們就不要再自責了。其實,這種事倒也不是第一次,我心里早就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王月桐低眉斂目,默然思索了半晌,此時抬起頭來,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之色。
“那人給你的銀錢,現下你可帶在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