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七刻。
朝陽坡下操訓(xùn)點立著一面簡陋日冕,薄云籠罩飄著小雪,隱約能見影子,趙期昌掃一眼現(xiàn)在大概是中午一點出頭的樣子,距離天黑申時六刻還剩下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四個小時,這里距離備倭城五十多里路,還要在這里吃午飯,何況張承翼這幫人還沒到這,怎么可能走完余下的路途!
他疑惑,扭頭問張家先來的一名少年:“今日幾時出城的?可是路上有什么事情?”
這少年神情尷尬,拱著手:“回姑爺,約是巳時二刻。”
趙期昌笑了,忍不住搖頭:“回報你家小爺,屋子、飯,咱都會備好。”
辰時天亮,這幫人要回備倭城那么遠不下八、九十里的路途,竟然白白在城里浪費了一個多時辰。
那少年行禮后紅著臉騎馬跑了,趙財也笑了:“老爺,估計張家小爺做事做差了,誤了時辰。”
老家伙看的明白,張承翼是張家那邊以后的頭頭,趙家這邊以后在衛(wèi)里的頭頭是自家老爺。張家以后的掌事人做事如此疏漏,怎么和自家爭?
趙期昌斂去笑容:“張茂不在,張承翼想要督軍行進,他一時半會的壓不住。好了,再破費破費,組織各家女子多做些吃的。嘿……二百多張嘴,還有牛馬,中午一頓,夜里一頓,明早又一頓,三五石吃的又沒了。”
趙財頓時感覺肉疼,問:“老爺,是不是稍微降一點?”
“降不得,咱是人姑爺,要伺候好了,不能丟臉。再說了,來的捕倭軍弟兄也是咱袍澤,下面弟兄要敘袍澤之情,酒水不足沒事,吃的可不能少。快忙去吧。”
“也是,老爺看的明白。”
雙手負著,趙期昌轉(zhuǎn)身來坡下第一排第一間院子,門前兩名家丁拱手。
趙期昌點點頭,夸一句:“挺精神,老常呢?”
“回老爺,常總旗在屋里。”
趙期昌嗯了一聲,領(lǐng)著侍女進院,走了十余步到土屋子前,常信平等人也出來迎接。今天陳明理還在做下面弟兄的思想工作,沒有正式投入趙家,常信平還算是家中第一將。
上前拱手:“老爺。”
趙期昌頷首,進了屋子才說:“都準備準備,稍后張承翼會領(lǐng)著二百捕倭軍路過……他家派來人說是這么說,估計夜里還得歇腳。操訓(xùn)不準停,差人安排好這些捕倭軍弟兄。今夜咱就在墩里過,將弟兄們看好。”
他一本經(jīng)說著,故意停頓時屋子里一幫人都笑了。張承翼的問題他們都清楚,被安排到左軍做事,在戚繼光、田啟業(yè)手里做輔軍頭頭,這回一點威望都沒攢下,帶著捕倭軍二百人轉(zhuǎn)移駐地,能壓住場面才是怪事情。
常信平點著頭:“放心吧老爺,咱會好好招待捕倭軍弟兄。”
趙期昌也看著他,見常信平似乎理解自己的用意,就說:“好好做,有什么事情明一早咱過來了再說。”
他在墩中招待張家兄妹倆,捕倭軍駐扎在莊里,常信平的任務(wù)就是與下面的捕倭軍弟兄打好關(guān)系。
衛(wèi)里原來的捕倭軍必然都要遣散,現(xiàn)在的這批捕倭軍還要經(jīng)過一次瓜分,在各家手里重組。這批捕倭軍成員雖有變動,可骨干不會變動,這批人的交情才是值錢的。
見趙期昌要回墩里,龔顯和慶童轉(zhuǎn)身去墻角取各自的武備。
墩中,宅子后院正房。
趙期昌從書房抱出兩匣書,說著:“你們兩個識字,回去好好看看。若是練武累了,可以給下面弟兄講解。你們有爭執(zhí)的問題,再來問我。”
龔顯接住一匣,表面寫著武經(jīng)七書四個字,露笑:“沒想到家中竟然有全套,老爺放心就是。明日午時飯后,我與慶童去講講。”
慶童在一旁笑著不言語,龔顯可是在四川衛(wèi)武學(xué)混了十年的大齡武生,當個教授完全沒問題,該有的教學(xué)流程想來龔顯心里也是有譜的。
趙期昌拍拍龔顯懷里的書,咧嘴笑著:“我這還有一套,這套就給你們了,每日不妨擠出時間手抄一套。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溫故而知新嘛。”
龔顯微笑著點頭,他已經(jīng)明白了趙期昌的用意,一旁慶童也明白。
送兩人出門,趙期昌繼續(xù)說著:“家中新立,比不上將門規(guī)矩全面。這幾日咱會定下一個家法,到了下月弟兄們也就能領(lǐng)薪水了。”
慶童詫異:“老爺,都是家生子,還要薪水作甚?”
趙期昌搖頭,語重心長:“必須的,你們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做事,不能只管吃喝。當個頭頭,哪怕是伍長也是個人頭兒,要請朋友吃飯,要過的體面,哪樣不要錢?”
“何況維持家業(yè)做主家的不能只入不出,更不能只罰不賞。家中有了高下薪水差別,下頭人想過的體面,就會用心做事,有了奔頭兒。”
慶童還是疑惑有些想不明白為什么平白增一筆開支,他覺得家生子待遇已經(jīng)很好了,可自家老爺不會做啥事情,也就沒說什么。
龔顯則神色了然,以前家生子是一攬子包辦。現(xiàn)在有了賞,自然就可以罰。
他關(guān)心的不是定下薪水補助,他關(guān)心的是家生子身份。三房的核心成員都是大房那邊過來的家生子,他很看好趙家的前途也看好趙期昌,可以后家業(yè)大了,他這個非家生子的家將,恐怕日子不會太滋潤。
這兩人就住在前院一間偏房里,趙期昌又回到書房,坐在椅子上愣神。
一個上午、中午練了五遍劍術(shù),真的是累的夠嗆。
侍女孫孟娘腳步聲漸近,站在書房門前探頭:“爺,熱湯備好了。”
趙期昌起身,抬手指著書架上一些書點著:“孟娘,將這些手稿裝到書箱,別亂了次序。書箱……藏到衣柜里。稍后張家人要來,你也好好打扮打扮。”
說著,趙期昌上下打量孫孟娘,看的她很不好意思,忸忸怩怩,聲音呢喃:“爺?”
“你是咱的侍女,也不能寒酸著。冬月時咱會去城里一趟,喜歡啥顏色衣裳?”
十二月是臘月,民間也喜歡將十一月稱呼為更為上口、形象的冬月。喊十一月嫌麻煩,喊冬月多簡單,這就是文化發(fā)展潮流,怎么方便怎么來。
喜悅洋溢在面容,紅撲撲,孫孟娘聲音越說越小:“爺,還是家里做為好。再說……哪有給丫鬟買衣裳的?而爺還無新衣裳,哪有給下頭人先置辦的道理?”
“真懂事。”
趙期昌抬手捏捏高他半個腦袋的紅臉蛋,笑著:“也好,自大伙兒跟了我以來穿的還都是舊的。說是家生子管吃管住,這衣裳也要管管。下月咱一并弄些布來,給家里上下置辦一身新的,咱一家子過一個鐵面的新年。”
捂著自己被掐的臉頰,孫孟娘跟著趙期昌去前院:“爺,這又要破費了?”
“該花的省不了,年關(guān)前你也知道,要置辦禮物走不少上司。你家老爺我脾氣大,有錢不給自己人,給什么外人?都想得美,就當給外人的錢,花在咱自家人身上了,不礙事的。”
趙期昌邊走著說罷,呵呵發(fā)笑。年關(guān)前這筆給上司的錢還真少不了,可現(xiàn)在真沒必要了。衛(wèi)外頭的,他不夠資格,衛(wèi)里頭的他需要給誰?
各處的千戶、各所的僉事,衛(wèi)衙門一幫子屬官,他真沒必要去給。這幫人他以百戶的身份去送禮,不見得這幫人會給他回禮。
給五家掌事人送禮,大家相互回禮也差不多沒什么消耗,那些上司就免了。反正衛(wèi)衙門和各所管事的,在他看來都是要早晚打翻在地的。
如果運氣好,兵部考功升他的職,這可是兵部升的,到時候誰給誰送禮還不一定。說不得,省里都司府也會有人來給他送禮。
至于衛(wèi)里,彼此的矛盾實在是太大了,不是你過節(jié)時送禮,翻臉時就會顧忌情分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需要去朱應(yīng)奎那里拜年。可人家收他一點小東西,拔一根腿毛給他,唔,這就賺了,窮親戚的好處哇,不能不占。
趙期昌這宅子還比不上龍山所于學(xué)文的,他這個前后兩院,后院又打通兩個小院子儲備軍械、糧食,也是家丁宿舍。
前院正房是最氣派的,也就等同于趙鼎明在城中的偏房吧。平時不使用正房,作為招待客人用的,偏房給了慶童二人。后院就一間正房,一間灶房,勉強是夠用了。
灶房里臺灶里火正旺,趙期昌試了試木桶里的水溫,脫了衣服踩著小凳子爬進去。
澡桶是墩里木匠新打造的,澡桶里必備的兩層階梯小木凳必須要有。不然可以想像一下,齊胸高的澡桶,怎么出入?
還可以再想想,若沒有這小凳子,古代美女難不成光溜溜一條腿撐地,一條腿舉著,像圓規(guī)一樣翻進澡桶?明顯不可能么……
狠狠洗了洗頭,趙期昌開始拆解兩手的繃帶。
手掌傷口已經(jīng)結(jié)疤,看著雙手趙期昌瞇眼,運氣好沒出什么事情,真的是運氣。
這是出軍前,至今二十四天來第一次洗澡,等皮膚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泡軟了,趙期昌才開始緩慢搓洗。他可不敢大力,不然手上血痂脫裂,他有的苦頭吃。
走出澡桶,挺著自然反應(yīng)的小兄弟,趙期昌站在灶前低頭看了看,擦著身子不由覺得牙疼,撇撇嘴,還是挺玲瓏的。
一旁土炕上,換洗的衣裳疊好擺著,趙期昌一件件穿上,素青色夾棉長袍,長袍前擺僅僅籠罩膝關(guān)節(jié)。
頭發(fā)梳好,一根黑帶扎在腦后。隨后在炕角孫孟娘裝碎布、針線的竹籃里找到剪刀,將發(fā)梢一剪,剪齊整。
然后最痛苦的事情開始了,對著巴掌大銅鏡,趙期昌開始給自己拔眉!
真當古人個個都是劍眉,一個個男子都是一頭濃密黑發(fā)?
開什么玩笑,脫發(fā)的問題未來都沒解決,眼前怎么可能解決?
女子戴假發(fā)扎各種難度極高的發(fā)式,男子尤其是當官的,更是無比愛惜自己的頭發(fā)。可實在頭發(fā)掉的厲害怎么辦?戴假發(fā)咯!
脫發(fā)意味著你身體不行,你身體不行又如何能做好事情,為朝廷做不好事情你還當什么官!
這年頭女子每天花一個時辰打扮自己不奇怪,男子可能會花更長的時間來收拾自己的儀表,尤其是胡須更是恨不得一根根的都長到該長的位置上去。
張茂整日在帳中,每天就那么點事情,其他時間這位閑了就拿著銅鏡拔胡子,或修眉什么的……
反正,趙期昌是認命了,這終究是個看臉的世道!
為了迎接闊別已久的未婚妻再留個最后的好印象,他不能不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