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李玄機送別了鶴道人,自下了船舶往東而去。過了八百里洈水之后,再往東便是入了涼州地界。
李玄機一路杵著青竹杖風餐露宿,往涼州而來,漸入涼州范圍后,一股獨屬于紅塵的繁華撲面而來。不過數日光景,便來到涼州城外。
一座高達千米,寬百丈的巨城聳立于此,巍峨雄壯,雄偉異常。
城門外有兩根蛟龍盤旋飛舞石柱,氣勢恢宏,威風凜凜。
“這便是涼州么,果真豪壯,無愧為西南第一城。“看著眼前的巨城,李玄機忍不住贊嘆道。
“這位道爺說笑了,誠然涼州城雄偉豪壯,但是這還算什么,你要是去得江淮,那里才叫真正的雄偉壯麗呢?“旁邊行商笑著說道。
“江淮?“
“對啊,江南水鄉,人杰地靈,那可是人才濟濟之地啊。據說玄都宮這一屆洪元法會便定在江淮上元宮。乃是道門盛世,天下赫赫有名的有道真修匯聚一堂,那才是真正的盛會,真正的雄城。“
“哦,那倒是挺期待的。“聽到行商的話,李玄機心中不由升起一絲向往,若是能在江淮論道天下諸位同道,必定能讓他的《彌羅三十六天尊真解》更上一層樓。
“走吧。“
看著眼前這座雄城,李玄機修道多年的心境也泛起一絲漣漪,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如此情緒,但這種感覺確實是發自內心的。
行商點點頭,隨即便與李玄機一起踏步進入了涼州城之中。
一路行去,只見街市之上行人眾多,車水馬龍。
一些行商或者是賣貨的、賣藝的,還有行走在街邊擺攤的等等,應有盡有。
一時間,整個江淮城熱鬧異常。
李玄機看著這些行商,心中暗嘆:“不愧為涼州四地的要地啊。“
一般來說,越是繁華的地方,就意味著越亂,而且越是繁榮的地方,也就意味著越黑暗,就像連山時的官府一樣,只有越是混亂,才越是能夠掩蓋其黑暗的面貌。但是當今道門執掌誅魔寶鑒照耀四方,妖魔鬼怪如何能進的涼州,但是如今人道不穩,龍庭震動,劫氣涌動之下,也偶有一些人心之魔誕生于涼州之中,這并非是道門監察不力,實乃是天道演化之變,畢竟世隨時變。天道也在不停的更新。萬古不變的布局也需要變化重組,不然天道永遠不變的話,那世界終末便會來臨。
行商們在街道上穿梭著,各自買著自己需要的東西。
不過多數是在街邊擺著小攤,余下的則在客棧之中擺放著小物件。
還有一些則是坐在酒樓之中,談笑風生。
行商的數量也不是非常多,畢竟涼州四地太大了,人口又是非常之多,一些人口稀少的地方,也根本容納不下這么多行商。
而且,這些行商也有自己的規矩,那就是每隔幾個月就會來到涼州城,莫約半旬的時間,這樣一來,涼州城之中的行商也變得少了許多。
入了涼州城,李玄機與行商告別之后,也不尋人問路,杵著竹杖往西而去,莫約半晌到了一處宮觀之外。
“原來是趙師叔的宮觀。”
李玄機抬頭一看,上書“如意宮”。細思半天,才想起這如意宮是何人道場。
“我倒是忘了,趙師叔還有一個玄壇元帥之尊”李玄機自嘲的笑笑:“倒是忘記了,趙師叔身為玄壇如意元帥,自然有信徒光布大千,涼州此地有此如意宮,也無甚怪哉,不過趙師叔也是夠厲害的,居然把宮觀建造在此處,倒是與眾不同“。
可這如意宮在這里建立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為了鎮壓什么妖魔嗎?
“我倒是忘了,趙師叔的修為早已經超越了地仙,甚至是天仙也說不定,他又怎么會需要在這里鎮壓呢。“李玄機暗自想到:“或許只是門人弟子,借助趙師叔的道性,在此建立了如意宮,封鎮妖魔罷了“。
輕叩觀門,等了片刻有一小童兒開門而出朝李玄機稽首做禮道:“道長何來?”。
“貧道自山外山來,往中州去。”李玄機見禮道,那童兒聽聞。側開身子做了請,讓李玄機入門,帶著道人前往本殿而去。
不多時,過了廣場入了本宮大殿。果不其然殿內供奉的便是“正一龍虎玄壇如意元帥”。一旁童兒取了一柱清香奉與李玄機,告了聲“請道長稍等片刻,童兒去靜室內請觀主出來。”
“且自去。”李玄機應了一聲,童兒又施一禮,退后數步出了殿門小跑而去。李玄機也不管他,看著手里的清香,手中法力微動,清香自燃,寥寥香煙徑往青天而去,依著道禮拜了三拜,便將清香插入壇前香爐內。
“道友光臨,可是讓貧道這如意宮蓬蓽生輝啊,哈哈”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李玄機轉身看去,便看到駐守如意宮的道人,中年模樣,眉間一抹豎紋,隨意挽了個發髻,穿了件玄色道袍。
“玄機不請自來,倒是叨擾道友清修了。”
“哪里,哪里,道友何必如此,聽得童兒說有道友拜訪,貧道可是高興的很啊。”那道人細看李玄機后,忽然咦了一聲,隨即笑著道:“玄機師弟,不認得為兄了麼?”。
李玄機聞言細細看去,發覺道人有三分眼熟,再細看,有六分熟悉,思索下恍然道:“原來是虛石師兄當面,師弟眼拙,卻是沒有認出師兄,師弟給師兄賠禮了”。
這道人,乃是那位趙師叔的親傳弟子,此世喚作虛石道人。成道于五帝年間,乃是一位三神境神相真人。昔年李玄機幼時曾隨自家老師應云霄娘娘之邀前往東海碧游做客,時逢趙道人顯化臨凡指點云霄娘娘修行,當時便是這位虛石道人,領了師命照顧尚年幼的李玄機。
只是后來偶聽下山的師兄們說,虛石道人外派江州駐守玄妙觀,怎會出現在涼州之地?
“聽玄雍師兄說,師兄不是被調任江淮,駐守江淮玄妙觀了么,怎么會出現在這西南的涼州之地,立了這如意宮?”李玄機不解道。
“貧道十五年前自江淮岸邊追尋一頭蛟龍至此,那蛟龍號稱蛟道人,原本只是一直在江淮沿岸活動,潛心修行不曾興風作浪,未有犯下殺生罪孽,故此一直容忍祂在淮水修行”。虛石道人頓了頓道:“十五年前,那蛟龍不知何處得了造化,要行化龍之劫,言說只要走水成功,便能化作真龍。蛟道人原本找上玄妙觀,請求貧道幫助,但是當時貧道因為個人私事,不在玄妙觀內,導致蛟龍渡劫失敗水淹江淮一千七百余里。兩岸化作澤國,死傷無數”。虛石道人言語間眉目帶著哀傷之色,畢竟因為自家私事導致蛟道人化龍失敗導致江淮兩岸化作千里澤國。
“貧道接法旨時,云霄娘娘曾說那蛟道人有緣法乃是天定的玄門護法,之所以讓貧道駐守江淮玄妙觀,便是為了來日蛟道人化龍之時出手相助,助祂度過化龍之劫,拜入碧游修上清妙法。”虛石道人一邊言說因果,一邊喚童兒前去端茶,自家則與李玄機在偏殿內坐下。
“不曾想,因為一念之差,被朱襄時的故人攔住了手腳,導致未能及時趕回玄妙觀,因此導致蛟道人化龍失敗,化龍時的龐大水元之力因蛟道人后繼無力控制化作潑天洪水,水淹江淮一千七百余里,死傷數百萬。”虛石道人提到朱襄時的故人之時,眉目間煞氣重重。身后上清寶光涌動,無量劍氣吞吐其間。
“師父,師叔請用茶”。這時童兒端茶入室,為二人奉上了清茶,虛石道人回過神來,看到童兒卻是蘇展了煞氣重重的眉目。
“尚未給師弟介紹,這童兒乃是貧道的弟子,名喚姜器,他乃是烈”話還未說完,只聽得李玄機張口道。
“師兄不必多言,那些事,師兄還是不必與貧道多說的好,不過是大往昔天地大破滅前的舊事故神罷了”李玄機揮手打斷了虛石道人打算繼續說下去的話頭。
“那師兄在這立下如意宮是何用意呢?”
“此間因果乃是因為,當時追尋那蛟道人到了訖水河,那蛟道人入了訖水河之后不在冒頭因此記恨上了貧道,貧道別無他法,只得尋了這涼州城,與那蛟道人做了個鄰居。便是為了有朝一日,蛟道人二次化龍之時,能完成那未竟之功。同時立下玄妙觀敕封蛟道人為訖水河河神,讓祂行云布雨,福澤一方,獲取功德修復化龍之傷,奈何蛟道人領了符召后卻依舊不曾理會貧道,平日里行云布雨之事皆是丟于手下,祂則每日里游山玩水,尋朋喚友。”
“在涼州立下如意宮也是因為如今天道變遷,人道龍庭不穩,這劉漢天子昏庸無道。導致人心之魔大行其世。涼州仙玄司因為人手不足,加之鎮壓心魔日多,不得已玄都宮涼州司首明性請貧道助拳,因為立下了這如意宮,內煉了一口鎮魔井,用作鎮壓這心魔之用。”
“原來如此。”李玄機這才想起為何看到這如意宮時,總覺得如意宮下魔氣深沉卻被狠狠鎮壓不得半分動彈之力,原是虛石道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