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個賣銀耳的姑娘!你這次可是帶銀耳來了?”掌柜愣了一下,飛快脫口而出。
他亮晶晶的雙眼看向楊新語,就像是在看一棵行走的搖錢樹。
這下楊新語反倒是不忍心拿出籃子里那點銀耳,“掌柜的,我是帶了些銀耳,不過不怎么多就是了。”
掌柜的一臉激動道,“多少無所謂,只要有就成,快拿出來給我瞧瞧。”
距離上次楊新語來妙手藥堂,過去了也有一個月。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楊新語帶來的那批銀耳太好,導致后來其他人送來的銀耳,掌柜的都看不上眼。
楊新語帶來的那批價錢是給的高,可是他賣出去是雙倍的價格。
與那些不入流的銀耳相比,真的是狠狠賺了一筆。
他盼天盼地,好不容易把楊新語又盼來了,能不激動嗎?
楊新語這才磨磨蹭蹭取出用破布包好的銀耳,說道,“這天氣是越來越涼了,銀耳長得沒之前肥了,掌柜的你瞧瞧這些能給多少銀錢?”
掌柜的看到那丁點大的銀耳,大失所望道,“這銀耳還不如上次你帶來的小銀耳,我只能給你這個數?”
他說著豎起了五根手指。
楊新語猜道,“五兩銀子一兩?”
掌柜的點了點頭,一臉無奈道,“我這次可沒跟你抬價,這銀耳確實只值這個數。”
楊新語本來也沒指望,這點銀耳能賣上多好的價格。
她一口答應道,“五兩銀子就五兩銀子,麻煩掌柜的給我稱一稱。”
這會書童在藥房里抓藥,掌柜的喊了一聲道,“三兒,快把秤拿來給這位姑娘稱稱!”
藥童匆匆取來秤,給楊新語稱了稱,說道,“這位姑娘,這些銀耳正好是二兩。”
二兩也有十兩銀子,楊新語應了一聲,只見掌柜的取來十兩銀子道,“這位姑娘,我還是上次那句話,你以后不管啥時候摘到銀耳送我這來,我都收你的。”
楊新語接過銀子,笑瞇瞇道,“放心吧,掌柜的,我只會往你這送,絕不會賣給其他的藥鋪。”
掌柜的就喜歡楊新語這樣好說話的,臉上豁然開朗起來道,“三兒,還不去送這位姑娘。”
藥童“哎”的應了一聲,把楊新語送到了門外。
楊新語這才從懷里拿出兩張地契看了一眼,其中有一家離這里倒是挺近。
她按照上面寫的地址,立馬找了過去。
這家鋪子就在妙手藥堂后一條街,隔壁是一家蔬菜鋪子,生意不是很好的樣子。
楊新語在地契里找到一把鑰匙,打開門走了進去。
這家鋪子大概有五十平米,外面是桌子和貨架上,貌似鋪子關了很久,到處都是厚厚一層灰塵。
至于里面是一間休息室,只有一張床。
果然如蘇惜歸所說,早就因為經營不善倒閉。
楊新語用指尖抹了抹灰,推算這里至少關了有一年。
因為屋子里一片空蕩蕩,也看不出以前是賣什么的。
楊新語繞到門外,更是沒看到有什么牌匾。
倒是隔壁蔬菜鋪子的老板娘看到有人來這,跟楊新語打招呼道,“丫頭,你該不會買下這家鋪子了吧?”
楊新語姑且就當是買來的,點頭說道,“我今天剛買來的,就想著今天來瞧瞧。大娘你知不知道,這家鋪子以前是賣什么的?”
老板娘一臉八卦道,“還能是賣什么的?原來就是家香料鋪子,因為香料賣的價格高,來的人越來越少,后來就關門大吉了,丫頭你咋買了這樣的鋪子,真是晦氣!”
楊新語這才想起,蘇惜歸好像跟她說過。
她哭笑不得道,“還能是為啥,還不是看這家鋪子便宜,位置也還不錯。”
老板娘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沒錯,我當初買下我們家的鋪子,也是看它位置還不錯呢!再往前走一段就事市集,往來的行人還挺多。”
她說著嘆了口氣,話鋒一轉道,“可是你看現在,這一條街生意都不如從前,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要是再這樣下去,我也要關門大吉了!”
難怪老板娘要說晦氣,原來她家生意也不大好。
不過楊新語可不覺得這單純是運氣的問題,做生意是得有經營策略的。
她往老板娘的店鋪看了一眼,上面寫的是蔬菜鋪子,結果真的是只賣蔬菜。
這樣自然是掙不了什么大錢,因為大戶人家大多都有趙婆子家那樣的供應商,窮人家自己有種蔬菜,更是用不著來這里買。
楊新語隨口問道,“大娘,你店里咋不賣些其他東西?”
“其他東西?”老板娘一臉的茫然,“我這就是蔬菜鋪子,還能賣啥玩意?”
楊新語想了想,一時間還真想不到什么。
老板娘見她不回話,一臉警惕道,“丫頭,你該不會也賣蔬菜吧?”
楊新語瞧她提防的樣子,忍不住發笑道,“大娘你誤會了,我打算開一家鹵菜鋪子,絕不會影響你們家生意。”
老板娘沒聽明白,問道,“你說啥菜?”
楊新語也不知道咋解釋,就說,“鹵菜,就是用肉做的菜。”
老板娘一聽到是肉,擺了擺手道,“窮人家都是自己買菜回去燒,有錢人家都是去酒樓吃,誰會來這里吃?丫頭我看你還是算了,再想起他的東西賣吧!”
她說對了一半,有錢人家是喜歡去酒樓,可是如果她做的東西,比酒樓的菜還好吃,不就有人過來了嗎?
不過楊新語不可能對一個外人說那么多,她只是來這里看一眼,還有另一家鋪子要跑一趟。
她把鋪子重新鎖上,說道,“謝謝大娘提醒,我還有事就先走了,明天我還會來的,到時候我們再聊!”
就剛剛轉了一圈,她覺得用來做鹵菜鋪子,大小正好合適。
就是這鋪子實在是太破,得花上不少銀子去裝修。
至于具體要怎么裝修,她還要回去研究研究。
楊新語一邊想,一邊往另一家鋪子走。
這家鋪子位于郊區,她走了好一陣子,才看到遠遠一處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