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要賀周氏拿出證據,無異于登天。
因為家里銀錢不夠用,她又舍不得掏出私房錢。昨天去縣城的時候,特意去當鋪跑了一趟。
那當鋪老板是當著她的面,把匕首還給她的。賀周氏可不覺得是老板耍詐,她可是親眼所見。
比起老板調包了匕首,她更相信是胖妞用假貨騙她。
因為賀周氏堅信這點,她底氣就很足。
“我當然能證明,我親眼所見,那還能有假?”
既然要玩文字游戲,楊新語奉陪到底。
“你說你是親眼所見,我們也是親眼所見,誰知道是不是你年紀大了,老眼昏花給人調包了?”
她格外咬重了調包二字,如愿看到局勢倒向她這邊。
“胖妞說的挺有道理,我聽人說過縣城的當鋪可黑了,被調包也不是不可能。”
“我也聽說過,那當鋪老板專騙平民老百姓,故意把價格壓的很低。”
“我看周婆子就是被騙了,騙了不敢找老板要錢,就故意找胖妞的麻煩。”
楊新語接著道,“再說,當初我要回賣身契的時候,在場的人也都看到了,那匕首上有字符。”
當時看熱鬧的人那么多,楊新語就不信,沒一個人看清字符。
就是匕首在顧里長手里,稍微距離遠一些,也是能看到字符的。
賀周氏氣壞了,惡狠狠道,“你什么意思?我老婆子還沒眼瞎,怎么可能看錯?你說有人看見過字符,你讓人站出來作證啊!”
楊新語沖人群吼道,“誰要是能站出來作證,我送他一斤咸豬肉。”
這群看熱鬧的村民,基本上都不想惹禍上身。楊新語不拋出誘餌,不可能有人輕易站出來。
“我看到了!”
“我也看到了!”
雖然就一斤咸豬肉,但誰不想要?這也就眨眼的功夫,一個個都踴躍舉手,想要替顧里長作證。
賀周氏看傻了眼,氣急敗壞道,“你這個千人騎的東西,我說你怎么勾引的男人,原來是拿吃的誘惑人心。”
這一下頭站出來這么多人,反倒是讓人不知道,到底誰是真的能作證。
楊新語這主意雖好,但是派不上什么用場,倒是給賀周氏揪到了小辮子。
她鄙夷的語氣,仿佛大家收了咸豬肉,就是和楊新語不清不白。
這讓不少人放棄了作證,甚至又對楊新語有了意見。
“徐冷之這個繼子給胡氏蹉跎了那么久,也不見徐大牛替他出頭,難不成胖妞拿吃的誘惑了徐大牛?”
心里這么想的人,可不止一個人。
楊新語有點想發笑,她忍住了道,“我只是想感激,能夠替我作證的人,既然大家不要也罷。”
不知是誰帶起頭喊道,“我不要那咸豬肉,也能作證那天看到了劉一手的字符。”
“我也看到了,不信的話,我能把那字符畫下來。”
一群人像是商量好的一般,通通提出能夠作證。
這把楊新語都驚到了,想不通這群人作何考慮。
直到她扭過頭,看清顧景舟的臉色,這才恍然大悟。
這群人應該是顧景舟的追隨者,故意挑的這個時機作證。
要是在剛才她提出送野豬肉的時候,他們答應了,只能說明他們坐的是偽證。
但是在之后提出來,恰恰顯得一群人大公無私。
一直沉默的顧景舟,提出道,“我去拿紙筆來,如果這群人都能畫出字符,就算是洗清我的清白。”
賀周氏可不信,這群人都能畫出字符,反問道,“如果不能呢?”
顧景舟環顧四周,一字一句道,“如果不能,我愿意辭去里長一職。冷之,你去取紙墨。”
村里雖然有人看顧景舟不爽,大多數人還是很滿意這個里長。
顧景舟的一番話,讓大家心提到了嗓子眼。
本來四周還是嘈雜,這一會是鴉雀無聲。
只有賀周氏最滿意這個結果,一臉得意道,“好。”
在她看來顧里長處處維護胖妞,她早就看著不爽了。
如果顧里長能夠辭職,沒準她賀家的人,能夠當上這個里長。
徐冷之扭頭奔進院子,取來紙墨遞給了說要作證的人。
大家看了眼顧里長,紛紛低下頭作畫。顧里長也畫出了圖案,等待大家畫好有對照。
等大家畫好,楊新語讓一群人站成一排,各自把畫好的紙舉起。
大家也不是都見過那個匕首,但劉一手的標志他們都清楚。
因為都是一群漢子,也用過劉一手做的東西打獵。
所以一群人舉起畫,畫的皆是一模一樣。這樣證據擺在眼前,大家都看得清楚。
“看來顧里長和胖妞都被冤枉了。”
“幸好清白被洗清了,要不是顧里長不當里長,沒準給賀家人占了便宜。”
“可不是嗎?要是里長成了賀家的,我們什么好處也討不著,還要給周婆子好處。”
“周婆子,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顧景舟問道。
賀周氏氣不過,可大家都跟顧景舟一個鼻孔出氣,她能怎么樣?
“賠錢貨,你欠我的銀子早晚要還給我,咱們走著瞧!”她丟下這句話,可謂是落荒而逃。
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此話一點不假。
等人都散了,楊新語松了口氣,說道,“顧爺爺,這次還要多謝你,要不是我定是沒法解決。”
顧景舟擺了擺手,笑道,“人與人本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幸好我當里長這些年積累了些人脈,要不然定也沒法脫身。”
楊新語唯獨有一點想不通:“顧爺爺,你怎么能確定剛才那群人,一定能畫出劉一手的字符?”
顧景舟追憶起過去,不由得撫著胡須感嘆道,“這些人年輕的時候都是獵戶,獵戶求生的工具就是武器,以前劉一手還沒那么出名,武器也沒那么貴,大家用的都是劉一手的武器,大家這才都記得標志。”
那年他剛被調來當山里村的里長,本是心情低落的時候。
可村里的漢子去山里打獵,就是弄的一身傷回來,也努力養家糊口,讓他重拾起對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