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繁華的鬧京,有一條很美的河,我們去那河邊逛逛吧~”
穆清剛吃完一大碗面,真的是有點撐,就小心翼翼的向楚世銘提議著。
“走,你帶路。”
“我也不知道......”
“.......”
“唉,這位姑娘,請問永春河在哪邊,從這邊要怎么走啊?”穆清抓了一個姑娘就問起路來。
“就在前面,一直往前走就行。唉,你看,他們在放天燈,就是那了。”
“啊,好好看的天燈啊。”
“對啊,今晚月圓之夜,有好多人出來放天燈吶,一定很熱鬧,你們快過去看看吧。”
“謝謝你啊!”
“世銘,我們走~”穆清牽起楚世銘的手,歡快的向前跑著。
而楚世銘慢慢的掙脫了穆清的手,又緩緩的將她的手放到了自己的掌心,這才跟著穆清向永春河邊走去。
永春河是南戎國的京都——望京最熱鬧、最受歡迎的一條河,之所以叫永春河,是因為這條河從來不會結冰,河水清澈,再加上河邊的花草樹木也是十分富有生機,就有了四季如春的寓意。有人說不結冰可能是因為南戎國氣候炎熱,一年以來氣溫都普遍較高,但同時也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傳說,當年,這條河邊有一個小村莊,在村莊的最前頭,有一對剛剛成親的小夫妻,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是非常幸福,男人為了維持生計,并且想給娘子帶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每天早出晚歸,徒步去幾十里外的山上幫人砍柴賣錢,女子每天收拾好家里的農活,就在河邊一邊洗衣服,一邊等待丈夫的歸來,不久后,他們也有了一個孩子,日子漸漸地好了起來,但男人卻還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生計,女子的農活越來越忙,孩子漸漸大了,坐在河邊守望男子歸來的人成了孩子,可是突然有一年,國家戰亂,全國上下到處征兵,男人作為中年的勞動力,毫無懸念的也被征集了,家里一時間就剩下了母女兩人相依為命,雖然爹爹沒有回來了,但是女兒還是每天都等在河邊,哭著盼著,偶爾晚上點一盞天燈,表示對爹爹的想念,就這樣期望著爹爹的歸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男人沒有歸來,并且在也不會歸來,女兒也長大了,河邊的花草樹木在女孩的眼淚的澆灌下,不曾枯萎。自此之后,這條河便不再結冰了,人們都叫它永春河,每次月圓之夜,都會有很多人河邊,點一盞天燈,期盼思念的人一切順利,更是有很多才子佳人也常來此作詩、祈福、寄托思念。
“母后說過,南戎國會盡量減少戰爭,所以是向來主張和平處事,從未加入到任何鄰國的戰事當中,但這在別有用心的人眼里,卻成了我母后膽小怕事、懦弱無為的表現,真是小人之心。”
“國家戰亂,受苦的終究是百姓,目前他們安居樂業的生活著,是不會同那些小人一樣去詆毀你母后的。”
“希望吧~”
“唉,你看,他們都在放天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