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難度可就大了,就單說這琴,兩人并不相識,也從未配合,長公主一聲令下,讓你合你便要合,要你分你就要分。想想就是,這考的呀,可不僅僅是琴藝,更是能否與人配合,是否會包容,是否心性堅定,不受外物影響。
我們來看看這宴會,可早就開始了。眾人拜見了長公主,紛紛落座,不多久,門外的管家迎客回來,就令人抬起一口大箱子,箱子里各式簽子,各女眷按序抽取簽子,自有人登記在冊。
待第一聲鑼鼓敲響,琴藝比拼開始了。
穆清在下坐著,瞧著一對對小姐上臺,都是自信滿滿,普通人聽著,只是看個熱鬧。琴藝精通的人,卻聽著極累。
不光臺上的人全神貫注,臺下的眾人也是屏氣凝神。
兩人分演的時候,倒是還可以,只要不顧旁人,全心在自己的琴上即可。只是到了合作的時候,令出突然,有一人反應不過來,另一人也不會那么好心,等一等她,只會想著趁機突出自己,這就是人的本性,在這個時候就不出意外的顯露出來了。
待到穆清上臺了,同場的小姐是尚書府的。那姑娘面貌都不十分出眾,身上的書卷氣倒是很重,眉目間也極其舒緩,看著就是個好相與的人。
這姑娘見著穆清先是盈盈一拜,毫不矯揉造作。穆清有幾分詫異,沒料想自己這名聲還有人這般尊重,也急忙回了一禮。
穆清畢竟是個現代人,雖然學過幾年古琴,卻也只是稍微精通些指法,要與這群古代的大家閨秀相比,是萬般不可能的。
但此時,花宴的這般規定,倒讓穆清的獲勝有了幾分的可能。
開始兩人各自成曲,倒也沒什么出彩之處。只是等到管家的命令一下,那姑娘略有幾分慌張,卻也不緊不慢的跟上了節奏。再看穆清,自己給這曲子改了,換節奏的時候加了一段小尾音,不僅增了幾分悠揚的意境,也給對手留下了幾分反應的余地。
尚書家的姑娘姓方,我們就且叫她方姑娘。只見方姑娘感謝地朝穆清看去,也不多說,只是稍微緩了緩琴音,讓穆清輕松地跟上了她的節奏。
大多數人瞧不出什么,就像穆琳這一眾所謂的大家小姐,從未被教導過謙讓容忍,自是覺得二人的琴藝平平,撇一撇嘴,只等著穆清下來嘲諷幾句。
但長公主閱人無數,注意到了琴聲的變化,倒是多看了場內幾眼,漏出欣賞的神色來。
長公主知道這種等一等的行為看似簡單,但就算是想要刻意做出,也不是那般簡單,恰到好處的。
穆清兩人結束表演,朝長公主福了福身,就立在旁邊,靜靜等著長公主指教。
“兩位姑娘的琴藝算不得精通。”長公主朝兩人笑笑,雖然穿著華貴,到兩人卻覺得,長公主身上有一種很像母親的親和力,讓兩人也不害怕。
只是臺下眾人感受不到長公主的善意,聽了這話,紛紛露出看好戲的表情,豎著耳朵等著兩位小姐哭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