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天寒,彤云釀雪,轉眼間年關在即。
江南今年的歲末頗為寒冷,朔風張狂呼嘯而過,街道兩旁的商鋪盡數門窗緊閉,一片蕭瑟冷清。
然而家家戶戶卻都人聲喧嚷,熱鬧非凡。穿梭往來的熙攘人群忙忙碌碌的,臉上無一例外地都掛著喜悅的笑容,一齊歡慶著即將到來的除夕與新年。
蘇府。
黛瓦白墻的雅致府宅,朱紅色雕漆大門上貼起了年紅,兩側的桃符已新油過了,氣象煥然一新,添了幾分喜慶的味道。
內里也換了門神聯對,錦幔高掛。
因蘇永崢舒妤幾人都不喜過多仆從伺候喧鬧,是以府內平日里更多時候是十分清幽靜謐的,聽到最多的反而是宜言的歡聲笑語。
而此時,眾人都不再拘束,盡情釋放著年節將近的喜悅與熱情,各自打扮得花團錦簇。
年關臨近,府中事務頗多,家仆丫鬟們在舒妤的安排之下,有條不紊地一件件進行著,井然有序,不顯慌亂。
倏忽已至除夕之日。
蘇府一家人黎明即起,準備入宗祠。
前幾日蘇永崢已開了宗祠,著人打掃收拾過供器,只待今日來祭祀祖先。
時辰至,幾人按照次序緩步而入。
宗祠上方懸一塊匾,寫的是“蘇氏宗祠”四個大字,四周的擺件古舊,滿含著歲月的厚樸與沉重。
按照古禮,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焚香上供。
蘇永崢和舒妤并肩立在前方,淮揚和宜言站在其后,四人面對著幾列牌位,緩緩屈膝而跪。
因是年節祭祀的大事,幾人都穿了顏色莊重的衣裳,就連宜言也換上了一身偏向素雅沉靜的竹綠色衣裙。
一系列的祭祀儀式有些繁瑣,容貌愈發秀美嬌軟的小姑娘起初還繃著臉,表情一本正經地抬眼看著,不久后就慢慢地垂下了腦袋。
在淮揚的視線中,妹妹在進來以后,不久便低下了頭,開始目不轉睛地盯著地面看,好似能看出什么花來。
片刻后,宜言的腦袋開始如小雞啄米般一點一點的,淮揚這才發現妹妹這是在打瞌睡呢。
小姑娘的背脊挺得筆直,可見對于祖先的尊重和對祭祀之事的看重,但困意驟然襲上來,也不是她能控制得了的呀。
破曉時分即起,對于一貫貪覺嬌貴的小姑娘而言,睡眠時間確實是不夠的。
淮揚有些擔心妹妹打著打著瞌睡,身子會不穩倒下去,因此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以防出什么事。
舒妤眼角余光也瞥見了女兒困倦的模樣,在將祭祖最重要的部分進行完了后,她就和蘇永崢商量了一下,讓宜言回去補覺了。
宜言捂著唇打著哈欠,由逢春帶著,向琴瑟院走去。
淮揚仍留在祠堂內,他用目光送走妹妹,將視線移到了前方高大的男人身上。
身著蜀錦黑袍的背影寬厚,肩膀和脊背挺直如鋒銳出鞘的劍,凜然莊嚴得令人瞬間肅然起敬。
相較于純善無邪的妹妹,淮揚對于自家這位氣度不凡的爹爹要了解得多一些。
蘇家曾是百年世家大族,久居江南水鄉,聲名遠揚至幾乎人人耳熟能詳。
但中間幾度遭遇變故,族中子嗣日漸凋零,至蘇永崢父親那代便只余下了他一人。
但他卻自小多病,娶妻成家后也始終不怎么見好,在蘇永崢幾歲時即不堪病重,撒手人寰了。
蘇永崢的母親憑借族中多年的積蓄與人脈將他撫養長大,送他去讀書進學,在他加冠后未多久也不幸郁郁而終了。
蘇永崢自此孤身一人孑然立于人世,家族衰落。
將母親與父親合葬后,他毅然離開了江南,邁步走向了京城。
肩膀尚且稚嫩的他用非同尋常的過人機敏和出眾才智贏得當時的大皇子的青睞,開始了他的朝堂步步攀登之路。
至于他為何最后放棄了青云直上的機會,選擇回到家鄉江南,安穩娶妻成家,淮揚卻不知緣故,也未曾聽二人提起過。
他想,爹爹這時凝視著面前這一列列的牌位,大概是憶起了往昔家族榮辱興衰,陷入了一番慨嘆思索中。
不得不說,淮揚確實猜得八九不離十,卻漏掉了關于他的那部分。
蘇永崢當年毅然決然進入朝堂,一為振興家業;二為一展少年意氣,有所作為。
雖最后他急流勇退,未登及更高的位置,但他迎娶了蕙質蘭心的妻子,便已經得到了自己人生的圓滿。
且蘇家雖不如從前昌盛,卻也在江南擁有一席之地,算得上是一方名門。
舒妤在生宜言時出現變故,將蘇永崢嚇得心驚膽戰,再不敢讓妻子冒險,是以蘇家這一脈只一男一女。
淮揚自小便于劍術上稟賦絕佳,不久前更是醉后獨創“云端獨步”,劍式極為精妙,飄逸不羈,不受拘束。
正如桂花老人曾在他幼時所算出的那樣,他不是個久困于江南的人,注定會有更廣闊的天地,蘇永崢和舒妤對此也不予強求。
但理智上是一回事,情感上則又是另一回事,舒妤始終對兒子的婚事飽含憂慮。
淮揚對于女色根本毫無興趣,他一心撲在劍術武藝上,癡迷得簡直到了可以抱著他的劍過一輩子的程度。
舒妤作為母親,如何能不憂慮。
幸而還有宜言這個軟綿綿的小姑娘整日環繞在身旁,嬌聲軟語逗她歡顏,她才不至于愁眉不展,柳葉眉間時常籠著薄如煙霧般的輕愁。
雖如此,蘇永崢看著妻子眉目含愁的模樣,還是氣從心中來,看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各處不順眼。
今日除夕,合家入宗祠祭祖,蘇永崢便又記起這件事來了。
兒子如今暫時無意于男女之事,原也無妨,只是總讓妻子為他擔憂,這便是他的錯了。
還是得多敲打敲打他才好。
淮揚此時正漫不經心地四處環視著,大約想不到無辜的他即將要面臨新一輪的狂風驟雨。
祭祖畢,三人起身,退出了宗祠。
除了入宗祠這件重要的事情之外,另一件除夕之日不容忽視的事自然就是,準備除夕夜宴了。
后廚自午時起,便熱鬧了起來。
煎炒烹炸,火光閃現,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宴準備得如火如荼。
不覺已至掌燈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