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仵作遲疑一瞬,道:“表面看,清荷縣主確實死于心疾,是不是另有隱情,還等剖尸......”
“什么!”丹陽長公主失聲驚呼,“還要解剖尸身?”
四周眾女齊齊變色。
人死如燈滅,死者為大,解剖尸體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更何況要被解剖的是蔡國公的清荷縣主。
皇后卻道:“你確定清荷縣主的死因另有隱情?”
徐仵作硬著頭皮:“下官不能確定。”
趙大人接過話:“要不要繼續解剖尸體進一步查驗,還需蔡國公的意見。”
“我不同意!”
一道中氣十足的男性嗓音響起。
李青玉微微側過頭,一個中年壯漢大踏步而來,身材魁梧,黝黑的臉上,虎目圓睜。
出身行伍的蔡國公。
來得倒是十分的快。
蔡國公行過禮,瞪著徐仵作:“我女兒自小身體確實虛弱,但心疾一說純屬無稽之談。早聽聞刑部徐仵作一雙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死者的死因,怎么就不能看出我女兒的死因?”
被質疑工作的專業性,徐仵作冷下臉。
趙大人打著哈哈,從中斡旋:“國公爺息怒,這也是為令愛負責,國公爺也不想令愛就這么不明不白的喪命吧?”
蔡國公冷哼,虎目一掃眾人,最后將冷厲的目光放在李青玉及上官琉璃身上。
“聽說我兒臨死前曾遭到明玉郡主的毒打?”
銳利的視線直逼李青玉:“我兒的死,一定和這脫不了干系!”
李青玉心中也有了怒火,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很明顯都在針對著她,借她之手打壓鎮北王府。
如今她與李側妃母女都已被禁足皇宮之中,這一次更是要將清荷縣主的死也算到她頭上,這形勢將對她極其的不利。
身后的上官琉璃臉色極白,幾次險險要昏過去,都被宮女無情的掐著手臂,膽顫著清醒著。
“不知蔡國公從何處聽說清荷縣主遭到明玉的毒打?”
李青玉冷笑,指著清荷縣主灰敗的臉:“明玉只是輕輕打了清荷縣主兩個耳光,連巴掌印都沒有留下,如何能說是毒打?相反的,二妹臉上的巴掌印還清晰可見呢!”
眾人看了看上官琉璃臉上紅腫醒目的巴掌印,又看了看清荷縣主,這才發現她的臉上確實沒有絲毫被打的痕跡。
這一對比,眾人心中不由得怪異起來。
先前清荷縣主被打時,可是耳光響亮,讓人心頭一震。
李青玉微微一笑,她為人謹慎,在打清荷縣主耳光時用的是巧勁,沒有留下絲毫的痕跡,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借題發揮。
現在一看,果然應驗了她的想法。
她直視蔡國公,毫不畏懼:“蔡國公也是一方將領,難道行軍作戰憑的是道聽途說嗎?”
蔡國公虎軀一震,隨即大怒:“一個黃毛丫頭,毛還沒長齊就敢目中無人指手畫腳,鎮北王府的教養在哪里?”
“鎮北王府的教養如何,明玉不好言過,但蔡國公的教養,明玉卻是深有感悟。”
李青玉頓了一頓,緩緩道:“皇后娘娘還未查明真相,蔡國公就已憑借道聽途說定了明玉的罪名,再怎么說明玉還是有牒牌在身的郡主,蔡國公是不是太過藐視皇權,膽大妄為?”
蔡國公臉色大變:“你……”
“都給本宮住嘴!”皇后喝道,面色不善,“都是有臉面的人,如市井小兒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蔡國公臉色極為難看,丹陽長公主卻道:“蔡國公也是痛失愛女之下才口不擇言,皇嫂不要因此生氣才是。”
皇后緩了緩臉色:“既然這樣,這件事就交給刑部去辦,務必將清荷縣主的死因查清楚!”
趙大人忙領旨:“是!”
蔡國公依然不悅:“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好端端的女兒如何能接受剖尸這種大不敬的遭遇?這讓我兒下輩子如何投胎做人?”
他冷著臉,堅決道:“驗尸可以,但絕對不允許解尸!”
趙大人臉色頓時變得難看。
皇后只覺得腦門子疼,一槌定音:“就依蔡國公說的吧。”
說罷就讓眾人散了。
好端端的賞菊相看會就這么草草收尾了。
蔡國公臨走前定定看著李青玉,警告十足:“清荷之死絕不會是意外,郡主好自為之!”
他話里有話。
李青玉心底飛快劃過一絲異樣,看著他不動聲色:“多謝蔡國公提醒。”
“哼!”蔡國公拂袖而去。
眾人散去,御花園很快恢復平靜。
內侍引著李青玉和上官琉璃回到偏殿。
內侍很快就離開。
“琉璃!”
李側妃面帶焦色,忍不住撲過來抱住上官琉璃,失態地哭泣起來。
這模樣與平日截然相反。
相對她的失態,上官琉璃反而更加鎮定,她擦干李側妃臉上淌下來的淚水,輕生安慰:“娘您別哭,女兒好著呢。”
李側妃止住淚水,看向神色淡漠的李青玉,感激一拜:“多謝郡主!”
李青玉坦然受拜:“不知皇后留下側妃娘娘都說了些什么?”
她問得坦蕩直接,李側妃不由愣住,回過神在心里權衡半晌,才垂下眼睫道:“我與皇后娘娘自小認識......我們不過是敘敘舊,說些少女時的往事罷了。”
李青玉自然不會相信她的話:“側妃娘娘不要忘了,你與李王妃同出一脈。”
鎮北王府落難,李側妃也逃不了。
李側妃是個明白人,也正因為如此才顧慮重重,低聲道:“妾身從不敢忘。”
李青玉沒有逼迫她,瞥了眼面帶疑惑的上官琉璃,淡淡道:“但愿如此。”
說罷徑直進了偏殿內室。
李側妃臉上露出掙扎之色,良久依然選擇沉默。
“娘?”
上官琉璃出聲打斷她的沉默。
李側妃驚覺回神,伸手輕輕撫著上官琉璃臉頰上觸目驚心的巴掌印,心底生出一股戾氣。
“疼不疼?”李側妃拉著上官琉璃,滿眼心疼,“來,娘替你敷面。”
上官琉璃猶豫著,最終還是把到嘴的疑惑咽下。
秋漸深,夜易濃。
乘著李側妃睡熟,上官琉璃猶豫片刻,悄悄坐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