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金陵城皇宮,呂后的寢宮里,麗食其就在低聲跟呂后商談。
劉邦將部分權(quán)力下放給呂后,讓他處理吳國政務(wù),因此麗食其就有了跟呂后密謀的機會,因為他會因一些政務(wù),時常要想?yún)魏笳埥獭?
呂雉的寢宮,裝飾簡單,卻顯得很威嚴(yán)。
這是呂后掌權(quán)之后命人改建的風(fēng)格,就是凸顯自己的權(quán)威。
麗食其跟呂后商議時,臉色有點不好看。
“怎么了,你的事情進(jìn)展不順利嗎?”呂后向麗食其問道。她跟麗食其已經(jīng)密謀兩個月了,就在張良被圍攻致殘開始,他倆就在為聯(lián)合西楚拒秦而謀劃,到現(xiàn)在依然沒有進(jìn)展,可見現(xiàn)在的人也不愿意再打仗了。
而這就是張良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出了錯誤。
他一來金陵城,找的人不是蕭何、談的人不是韓信,而是麗食其和呂后的話。
沒準(zhǔn)他的計劃能成功一半。
然而,他卻沒有找這兩個人。
是張良不清楚兩人的心思嗎?不,張良對吳國很了解,怎么會不清楚這些。
那是為什么?
因為就連張良都認(rèn)為,跟麗食其和呂后聯(lián)合,是翻不起什么大浪的了。
“蕭何油鹽不進(jìn)吶!”麗食其嘆氣道,“不管我怎么勸說他,他都說要以陛下的旨意心事。”
麗食其已經(jīng)勸過蕭何多次了,而且,向呂后跟蕭何要了很多好處,比如封侯,或者封王,然而蕭何都不為所動。
蕭何傻嗎?
這么誘人的條件他不答應(yīng)。
不是傻,是因為他聰明,才不敢答應(yīng)。
他怕自己有名得爵位而沒有享受爵位。
至于韓信,現(xiàn)在還在大牢里關(guān)著,他想盡辦法跟韓信見過一面,可是還沒有說完自己的想法,就被韓信轟走了。
說實話,就連張良都沒辦法說服韓信,更不要說他麗食其了,他有什么資本?
至于其他人,有少數(shù)愿意跟隨麗食其的官員,奈何他們?nèi)藬?shù)少,而且官職低,他們在朝堂上根本就沒什么影響力,翻不起什么浪花。
“是我們許諾的太少,而蕭何的野心太大了。”呂后幽幽地說道。她很看重蕭何的才能,于是,勸說蕭何成了她的最大目標(biāo)之一。
“娘娘的意思是?”麗食其不懂地問道。
他都答應(yīng)給蕭何封侯、封王了,蕭何還要多大的封賞?難道蕭何也想稱帝?
“以蕭何的才能,他去了大秦,也能獲得極高的權(quán)位,只要他再做出貢獻(xiàn),封侯不難。”呂后嘆氣道,“至于封王,蕭何要是愿意跟贏高一同西征,估計距離封王也不會太遠(yuǎn)。我們能給他的,他到了大秦也能得到,而且是堂堂正正的能得到,你說他為什么要答應(yīng)我們?”
“他蕭何也敢想!”
麗食其憤怒道。
他心里純粹是因為妒忌。
因為他已經(jīng)成了大秦的叛徒,他回去了。
才會妒忌能回到大秦,為大秦效力,能得到賞賜的蕭何。
“至于韓信...”呂后思量了一下說道,“他大概跟蕭何一樣,他有野心,而他自己也清楚,他想要的東西,只要他能回到大秦,能跟贏高西征,一樣能得到。”
“我們大吳國真是白養(yǎng)了這兩個白眼狼了!”
麗食其憤憤不平地罵道。
其實,他自己何嘗不是當(dāng)初大秦養(yǎng)的白眼狼了嗎?
“那么,娘娘,我們該怎么辦呢?”麗食其開口詢問道。說實話,他除了聲望外,有學(xué)識,能力卻一般。不然,他也不至于被蕭何和張良、韓信三人給壓制了。因此,讓他出謀劃策,他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辦法。
“我們還要聯(lián)合其他人,考慮自己的出路了。”呂后低聲說道。
“自己的出路?”麗食其不懂地問道。
“你去聯(lián)合那些跟大秦有仇的人,到時候,我會給他們升遷官職,讓他們身居要害部門,只要讓他們掌權(quán)了,即便陛下和蕭何、韓信有什么想法,我們都能跟他們抗衡。”呂后發(fā)狠地說道。
她這是準(zhǔn)備要架空蕭何和韓信了。
然而,這是她的下策,現(xiàn)在她也沒辦法,才會出此下策。
“娘娘,我們沒有這么大的權(quán)力啊!”
麗食其苦笑道。
劉邦是給了呂后很大的權(quán)力,卻只是政務(wù)能力,可人事權(quán)力依舊在劉邦是手中,想要任命誰什么職位,想要提拔誰什么,還是劉邦說了算。
呂后冷笑道,“你去做就是了,這件事情本宮會想辦法。”
呂后也是拼了才敢這么說。
而她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跟劉邦索要更大的權(quán)力,要是劉邦不給她就拿戚姬威脅劉邦,逼迫劉邦,誰叫戚姬是劉邦最寵愛的女人呢。
“臣知道了。”見呂后不高興了,麗食其立馬領(lǐng)命道。
他現(xiàn)在就只有呂后一個靠山了,要是呂后再不要他,他就真的完蛋了。
因此對呂后,他現(xiàn)在的一百分的忠心,二百分的聽命。
之后,呂后又跟他說了一些事兒,才讓他離開。
......
半個時辰,呂后和麗食其談話的內(nèi)容,就已經(jīng)傳到了劉邦的耳中,然而,劉邦聽完,只是淡淡一笑。
“陛下,我們難道不采取行動嗎?”他面前的曹參開口詢問道。
“曹參,你知道我們吳國跟大秦有仇的官員有多少?”劉邦開口問道。
“大概有三成吧!”曹參思量了一下說道。
“有怎么多人,而朕準(zhǔn)備讓吳國歸順大秦時,他們怎么沒有反對,就連一絲抱怨都沒有?”劉邦問道,“難道他們跟大秦的仇恨已經(jīng)化解了?難道他們放下了自己的怨恨嗎?”
見曹參啞口無言,劉邦冷笑,“不,他們的仇恨依然在,他們的怨憤依然沒有消除,只是,他們太慫了,他們太懼怕大秦了,才會沉默不語。”
“陛下的意思,臣懂了!”
曹參立馬說道。
“你懂了就好!”劉邦笑道,“這件事情我們不用管,這些官員他們也不會因為麗食其而反秦,要是真反了,不用我們出手,大秦東廠就能解決他們,你注意一下就行。”
“臣明白!”曹參領(lǐng)命,匆匆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