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書桌搬過來之后,工作人員也拿來了文房四寶,李柏軍走過來,拍了拍蘇墨的肩膀說道:“蘇墨,文房四寶已經備齊,開始吧。”
現在能不能完美解決這件事情的關鍵,就在蘇墨身上了,如果百壽圖書法真的是他寫的,那么剛才的一切,都只是節目罷了,許多人的重點,都會放在這驚人的書法水平上。
而如果蘇墨真的請人代筆了,寫出來的書法不堪入目,那么,這次老爺子的壽宴,算是全完了。
蘇墨看了看桌上的文房四寶,面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李柏軍安排的倒是十分妥當,筆墨硯三寶倒不說了,宣紙的話,不僅僅準備了白色的,還有紅色的宣紙。
華夏書法所用的宣紙,一般都是白色的,直到清代,才開始盛行賀壽用的紅色宣紙,拍賣會上甚至還能夠見到清代的紅色宣紙。
“既然這是為李老賀壽準備的節目,那么我就寫一幅,與百壽圖相搭配的書法吧。”蘇墨選擇了一張合適的紅色宣紙,直接展開在了書桌上,然后四角用鎮紙壓住。
硯臺里,已經有研好的墨汁,他拿了一支合適的毛筆,蘸上墨水之后,順著桌子豎著寫起了書法。
此時此刻,許多人都圍在了旁邊,目光緊緊的看著蘇墨的動作,這個年輕人究竟能不能打破別人的質疑,能不能證明那幅百壽圖的作者是自己的關鍵,就在這幅書法上了。
云鶴千年壽,這就是蘇墨所寫的第一句書法,隨后,他又在宣紙另一邊豎著寫了第二句,蒼松萬古青。
寫完這兩句詩之后,他在左下方寫了再次為李老祝壽,并寫了款識,然后從口袋里拿出鈐印,蓋在了上面,然后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請各位欣賞。”
在聽到蘇墨的話語之后,桌子周圍的眾人刷的一下圍了上來,看到這一幕,一些人不禁擺了擺手說道:“給壽星李老讓個位啊,你們別擠這么緊。”
眾人頓時給李老讓了個位置過來,許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書法上,鑒賞著這一幅簡單的書法。
看起來只有十個字,比百壽圖少了許多,但是在許多人看來,書法的韻味卻是有增而無減。
因為百壽圖是一種藝術性的欣賞字體,有的融合了數種書體,有著一些不完美,大多都為祝壽而用,書寫的人并不多,因為有了百壽百體的限制,許多人都無法完美的表現自己的字體氣韻。
蘇墨所寫的這一句詩,用的是楷字大字,最令人驚異的是,還是顏體楷書,仔細鑒賞過后,許多對書法有著了解的人,面上更是露出了驚嘆之色。
“小伙子這一手顏體寫的可真是精妙絕倫啊,簡直有了顏筋真意,讓人不敢相信啊。”一位中年書法家,有些震撼的說道,如果不是在現場親自觀看了蘇墨的書寫,他根本無法相信,這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
“顏體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氣勢莊嚴雄渾,可以說在當時開拓了唐代書法藝術嶄新的恢弘境界。”
另外一名書法家,也是充滿驚嘆的說道:“而蘇墨小伙子的顏體,豐腴雄渾,筆力遒勁,氣勢凜然,真的是將那種堅實骨體的真意表現了出來,不一般,不一般啊。”
“顏體大多都只是作為入門書體,能夠練到這種高超境界的,實在難得一見啊,蘇墨小兄弟,我向你表示敬意。”
之前他們對于蘇墨的質疑,隨著這一幅書法,而煙消云散了,雖然僅僅只有十個字,但是他們卻能從中看出書法能力如何,能夠將顏體寫到這種程度,當今天下,恐怕沒有多少人了。
同時,蘇墨所寫的款識,和那幅書法上的一模一樣,這無疑是說明了一切。
“怎么,剛才一個個說一個年輕人,不會有寫出百壽圖的能力,現在這臉變得真是快啊。”秦文隸毫不客氣的嘲笑道。
他早就看不慣書法界的這幫人了,這些年,沒有讓書法文化在華夏發揚也就罷了,更可恨的是沒有管好書法界,讓一些烏煙瘴氣的家伙混入進來,隨便寫個兩筆鬼畫符,也稱自己是書法大師,簡直是可笑。
“咳,咳,秦師傅,誰能想得到一個年輕人,擁有這般的能力啊,你捫心自問一下,如果沒有親眼見到蘇墨書寫,會相信百壽圖是一個年輕人的作品嗎。”一位書法家尷尬的咳嗽了兩聲,連忙辯解道。
秦文隸嗤笑了一聲,“雖然我不會相信,但也不會像你們這般,不經過一點點的驗證,就直接說是他人代筆,想著把人趕出去。”
雖然在蘇墨上門取印的時候,他確實因為年輕,而沒有親自去見,但是他也不會像現在這些書法家一樣,直接說蘇墨的書法是代筆。
看著秦文隸和這些書法家吵了起來,陳老擺了擺手說道:“好了,都別吵了,不過小秦說的也十分有道理,面對一件超出自己理解的事情,怎么不經過驗證,就直接得出結論呢。”
“別人是不是書法的作者,不是你們的一面之詞,就能決定的。”
“您老說的對,是我們太自以為是了,蘇墨小兄弟,我們向你表示歉意。”那幾位書法家聽到陳老的話之后,連忙向著蘇墨進行了道歉。
秦師傅他們不敢招惹,而對陳老,他們充滿著尊敬,現在很多的書法家,都得到過陳老的指點,老爺子的話,他們不能不聽。
“各位師傅,你們并不是有意的,就不必道歉了,我還要感謝你們的配合呢。”蘇墨笑著說道,跟這些人生氣實在沒什么必要。
“哈哈,要是知道這是節目,我肯定演的更真實一點了。”聽到蘇墨的話語,幾位書法家都面帶笑意的說道。
看到蘇墨有這般的氣度,陳老不禁點了點頭,“前兩天宋修文給我打電話,說宋城出了一個書法高手,我當時便追問他,可是他卻神秘兮兮的沒有告訴我,還說我有機會能見到。”
“直到我看到了百壽圖,看到了上面宋修文的裝裱,這才忽然醒悟,原來那位書法高手,竟然就是一位如此年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