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你去打獵并不是要你用獵物去向縣令大人行賄,主要是想讓你我都先從今天早上的這件事情上轉移目光,把視線放在別的事情上面。”
“那地里的東西不管了嗎?”榮五郎有一點著急了,他聽不懂桑小暖葫蘆里究竟是賣的什么藥。
桑小暖手舞足蹈地解釋著:“如果我們現在就去把東西都收拾好了,那還怎么證明是陳氏蠻不講理,破壞田地在先呢?”
“縣令那邊我自有辦法,咱們家不是還有一只鹿嗎?劉杞璘開業那么久,咱們還沒有去拜會過呢。”
小包子是個聽話的孩子,既不挑食也不愛給家長找麻煩,回來之后就幫著而收拾房間,桑小暖看著他小小的身子忙里忙外的,心里無端端覺得幸福,但同時又十分心疼這個孩子,如果放在現代的話,這么可愛的小男孩絕對是全家人注意力的焦點,是家中的寶貝啊。
就算是讓她一個人養育他,桑小暖也可以保證把他養活的白白胖胖的。
“小包子,別收拾了,書桌已經幫你撿好了,你快去學習吧。”桑小暖慈愛摸了摸小包子的頭發,溫柔地跟他說著。
“好,謝謝娘親。”小包子把手里的抹布整整齊齊的放在已經擦了一遍的桌子上,抬頭用軟軟糯糯的童音和桑小暖說道。
桑小暖看了一會兒他寫字,沒想到小人兒手小小的拿起比自己的手長上幾倍的毛筆倒是穩穩的。
“小包子的字寫得好。”桑小暖夸了一句。
小包子卻只顧認認真真的寫字不置一言,等一個段落寫完了之后才放下毛筆,抬起頭認真的對桑小暖說了句:“謝謝娘親夸獎。”
小包子這個孩子什么都好,學習上進,又尊敬父母,就是有的時候太過于有禮了,對待外人這樣做沒有什么錯,但是如果對待家里人也是這樣就太生疏了。
桑小暖有意說上幾句,但是看他學習學的入迷便沒有打招呼,想著一會兒吃飯的時候再說也是可以的。
晚飯簡單,只有一把白面和一片青菜葉子,小包子一小碗,桑小暖一大碗,另外把從家里面帶過來的雞蛋給小包子煮了一個。
他像平常一樣想要和桑小暖分,卻被桑小暖制止了:“你吃就行了,娘親不愛吃雞蛋。”
“謝謝娘親。”小包子收回了筷子,夾起雞蛋自己吃起來。
桑小暖笑道:“傻孩子,和娘親說什么謝謝呢?娘親不要你謝謝,你高興就好了。”
小包子有一點兒不好意思,但還是乖乖的答了句:“好。”
他吃完飯便又回去看書去了,桑小暖沒有早早地關掉店門,而是坐在門前繼續等著有需要的客人來看診。
不負所望,等了一個晚上到底還是有一兩個看急診的人,桑小暖沒有心軟,都是按照事先計劃好的夜間收費標準收取的診費。
小包子睡覺之前還是纏著桑小暖講故事,這么多年,桑小暖腦子里面的那些個話本子和故事都講了個遍也沒有什么要講的了。
她無奈的和小包子說:“娘親沒有故事可以講了。”
小包子低下了小腦袋沉思了一會兒,提議道:“那我給娘親講事吧。”
桑小暖覺得很有意思,聽一個八歲的孩子講故事,不知道他會講些什么,她也是好奇得很。
“娘親知道什么叫做童生嗎?”小包子問道。
“知道啊。”桑小暖簡潔的回答道。
“娘親,先生說,咱們平安縣里最年輕的童生是孫家的二少爺,叫做管梓玉,娘親,先生說的那個人是不是今天來咱們鋪子里看診的那個叔叔啊?”
嗯?桑小暖有點意外,明明說的是講故事,怎么突然說起了這個呢?
她仔細回想了一下才發現方才小包子跟她說的講事就是講事,不是講故事的縮寫。
桑小暖打算先不動聲色地聽小包子把話講完,于是沒有打斷他,順著小包子的話回答道:“是的,他便是管梓玉,可是娘親并不知道他是不是縣里最年輕的童生。”
“唉,原來娘親和那個叔叔也不是很熟啊。”小包子老氣橫秋的嘆了一口氣,弄得桑小暖是哭笑不得。
她好奇道:“人家和娘親是不是好友和你又有什么關系啊?你在嘆什么氣?”
“咦,娘親不知道嗎?”小包子在被窩里面驚詫地動了動身子,把頭從被窩里面探出來了,提醒道:“我和哥哥將來考童生和秀才都是要保人舉薦的,考童生時便需要一個秀才來舉薦。”
“可惜,咱們家沒有秀才。”小包子又要嘆氣,桑小暖急忙伸出手來在他的嘴巴上擋著,把那一聲嘆息變成了嗚哇嗚哇的怪聲。
母子兩個都被這怪聲逗得笑了起來。
“咱們家有秀才,你忘記了,你四叔便是秀才。”
“可是……”小包子猶疑地看了娘親一眼,活生生像個想要考研但是找不到導師帶自己的大學生。
“船到橋頭自然直,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真正想做了,那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你只要專心學習就好,娘親會幫你想辦法的。”她寵溺的說道,恍然間有一種慈母多敗兒的感覺。
但是小包子這么乖,她覺得就算是全鎮的孩子都變壞,自己的兒子也一定是最正直、善良的那一個。
“娘親,不是我想要考童生……我是擔心小順子哥哥不好好讀書將來沒有功名在身,就白讀了這些年書了。”
小包子頓了頓,接著說道:“兒子想如果能給小順子哥哥考個童生回來,今后也許便能更努力的讀書了。”
“小包子,你怎么會這么想呢?”桑小暖發現自己好像突然不認識自己的親生孩子了。
她一直以為小包子還是個孩子,什么都不懂,性格還像他的爹爹一樣沉悶寡言,沒成想——他竟然什么都明白。
“娘親說讀書能改變命運,兒子將來不想讓娘親和爹爹這么辛苦,只能好好的讀書,但是小順子哥哥不愿意讀書,如果他也……能好好……讀書,娘親……爹爹就能過更好……的日子了。”小包子越說越傷心,好像勾起了他的什么傷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