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來的王泉聽到李氏指責許云暖的話,頓時受不住了:
“你少在這里顛倒黑白,姑奶奶本來吩咐過,說是買東西一律從府中支取銀子,是丁嬸兒不想因為這些事情勞煩姑奶奶,所以才自己出了銀子來買東西!”
這李氏完全偷換了概念!
“我婆婆又不是傻子,難道還會覺得銀子燙手?”
李氏憤怒的看著王泉。
“你不說話,我倒是把你給忘了。自從迎客軒建立開始,你就在這里白吃白喝,一個人吃飯頂得上四五個人的飯量。這都不說了,你還暗中監視著迎客軒,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會跑回去告訴許云暖,簡直就是個吃里扒外的白眼狼!”
“你胡說八道,我根本沒有監視迎客軒!”
“呵,有膽子做,沒膽子認,你也應該跟著你的主子許云暖學一學,瞧瞧人家,方才承認的多痛快。”
“你……我根本沒有白吃白喝,我也幫著丁嬸兒做事情了!”
“現在提我婆婆做什么?你分明知道我婆婆被累的病倒了,如今下不了床,說不了話,自然沒辦法揭穿你!”
“丁嬸兒的身體一直康健,不可能突然就累得病倒了,還病得如此嚴重……”王泉大聲喊道。
“我可憐的婆婆呀,她都這么大年紀了,平日里要忙著迎客軒,還要時不時的被調遣回穆家幫著做飯吃。來來回回的奔波,怎么可能不勞累?許云暖平日里只顧著壓榨人,才不會管底下的下人是個什么樣的狀況!如今她都病倒了,還要被人拉出來當筏子,簡直是沒有天理!”
李氏扯著嗓子哭嚎。
王泉瞪大了眼睛:“你少在這里胡說八道,我昨天晚上見到丁嬸的時候,她還是好好的呢,怎么今日就突然病得這么厲害了?”
“你是許云暖的奴才,又不是我迎客軒的奴才,自然是會幫著你的主子編謊話了!我婆婆這幾日一直身體不適!”
反正因為要幫荊州百姓做東西,迎客軒已經許久沒有開門了,丁嬸兒也一直在后廚忙,或者根本沒有見過外人,究竟是什么樣的情況,她這個兒媳說的話,自然比王泉更加可信。
有不少京城之中的百姓也在四周圍觀,聽聞到動靜的京兆府尹魏廉趕過來,派人驅趕都驅趕不散,此時眾人議論開來。
“瞧著那李氏的模樣,也不像是作假的?”
“人家就算是作假,也自然不會放在明面上,反正我覺得許姑娘不像是那樣的人?”
“那誰說的好,這知人知面不知心。”
“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你免費吃著四季閣的菜蔬的時候,怎么不說這話呢?”
“就是,許姑娘之前做了善事,那可是實打實的。”
“誰知道她之前是不是裝模作樣?”
“人家就算是裝模作樣,那也確確實實是拿出了東西,我倒是希望像她這般裝模作樣的人多一些,如此我們這些窮苦百姓也能多占些便宜。”
“就是,既然張口占著便宜,那就默默往下吃就是了,不要一邊吃著一邊罵人,如此也不怕把自己噎死!”
許云暖之前將穆家的名聲經營的極為成功,哪怕如今李氏鬧出來,也有多數人站在她的一側。
李氏聽到這些議論卻是不淡定了,直接吼道:“方才,許云暖自己都承認了,你們還在那里說什么?”
荊州百姓看了看許云暖,又看了看一直叫囂不斷的李氏,很快就有了決斷。
“許姑娘不用因為我們的事情而為難,我們愿意支付吃飯的銀子,只是如今我們身無分文,便是想要銀子也拿不出來,不過我們愿意寫下欠條,等我們回去掙到了銀子,一定第一時間想辦法送到京都來!”
京城圍觀的百姓之中,有人懷疑許云暖,可是荊州百姓卻沒有一人心生動搖。
他們切切實實的受過許云暖的恩惠,而且還是兩次救命之恩,不論外人說什么,他們都不會去懷疑自己的恩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恩人,因為這一點小事而蒙羞。
許云暖對上荊州百姓真切的眼神,心中頓時涌出一陣感動:大爺爺曾經說過,哪怕歷經黑暗,也要不住的披荊斬棘而前行,就是因為這世間有光亮存在。
她本以為荊州百姓會因為這次的挑撥而心生怨懟,可沒想到他們的目光之中不見絲毫的動搖和遲疑。
李氏的眼神頓時亮了:“好,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那就趕緊寫欠條,若是你們寫下了欠條,卻沒能把銀子還回來,我一定將你們一個一個的告到官府中去!”
看著李氏貪婪的目光,一旁的魏廉忍不住心生厭惡:“許姑娘,這件事情……”
許云暖神色很是平靜:“見過魏大人,雖然說事情與我的初衷相違背,但事情中間發生了偏差,我也有責任,既然李氏堅持要賬,那么我也不好幫著荊州百姓來推脫。”
此言一出,周圍的議論聲越發的響亮。
“許姑娘都服軟了,那李氏之前說的話必定是真的,那許云暖果真是虛偽之輩。”
“誰說不是呢?嘴上免費給荊州百姓提供飯食,可實際上,用的卻是迎客軒里的銀子,難怪那李氏如此的鬧騰,若換作是我,幾千兩銀子就這樣被送出去,反倒這名聲和自己沒有絲毫的關系,我也心疼的滴血。”
“說起來這許云暖辦事如此熟練,瞧著也不像是第一次這樣做的。那李氏之前不是還暗示,說是穆家對那些舊部也偽善至極嗎?說不準,如今也狠辣的在那些人身上吸血呢!”
“可是,剛才不是有穆家的下人,說穆家對他們極好嗎?”
“你是不是傻,那些下人可都是牽了死契的,生是穆家的人,死是穆家的鬼,他們敢說不好的話,回頭連命都丟了。”
“這說的也是啊……”
沈家想要給許云暖以及穆家迎頭痛擊,因此各個方面安排的都極為周全,這些議論之人便是沈家提前安插在百姓之中,故意來引導輿論的。
不少人也因為這些聲音而開始重新審視許云暖和穆家。
許云暖將嘈雜的議論之聲聽在耳中,卻是至始至終都沒有動彈。
荊州百姓之中,孫異站了出來:“之前就是我代表荊州的百姓向皇上行禮謝恩,如今也由我來代替荊州的百姓簽訂這份欠條,等我們湊足了銀子,也會由我送過來還債。”
孫異說完,直接拿起李氏讓人準備好的紙筆,痛痛快快的寫完了欠條,簽上了名字、按上了手印。
李氏眼神之中的光芒幾乎遮掩不住,拿起欠條左右的打量:“我可告訴你們,今日有這么多人當見證了,若是你們敢賴賬,我必定讓你們幾倍的還回來!”
孫異眼中厭惡之色更濃:“你放心,我們荊州百姓恩怨分明、絕不賴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