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對方第一次要求張游出手。
“你可知道對方的身份。”蕭奇問道。
張游直搖頭說道:“我不知道,跟我談判的好像是一個律師,頂呱呱律師事務所的周健,對了我簽字的時候,好像看了一眼對方的名字,姓顧,對了,顧明軒,對,就是顧明軒。”
在張游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一旁的王飛明顯臉色一變。
“這個人你認識。”蕭奇不由問道。
王飛說道:“老板,華夏有八大古武家族,而顧家便是這八大家族之一,西南顧家,勢力遍布西南,如此說來,也就說得通了,這個顧明軒便是顧家這一代繼承人,大公子,如此看來這青銅面具一定不簡單。”
蕭奇雙眼一咪。
顧家,不正是顧輕盈的家族嗎?這位顧明軒應該就是顧輕盈的大哥。
居然牽扯到顧家,蕭奇苦笑不已,自己的實力,高達7以上的戰力,加上身懷巨闕劍自然不懼怕顧家,但是自己現在的勢力,在增加十倍也不夠顧家塞牙縫。
顧家畢竟傳承數百年,在天南根深蒂固,實力雄厚,名副其實的土皇帝也不為過,就連西南最大的地下組織袍哥會都要退避三舍。
蕭奇說道:“好了,停止一切行動,就當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一樣,還有這個人順便交給趙黑虎。”
趙黑虎就叫趙黑虎,是一位擁有暗勁巔峰的劈掛拳高手。
劈掛拳是典型的長擊遠打類的傳統拳種之一,屬于華夏傳統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盛名久遠。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稱劈掛掌,擅長中,遠距離克敵制勝,講究放長擊遠,它將中國武術“一寸長、一長強”的技擊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于技擊空間的控制,講究遠則長擊,近則抽打,可收可放,可長可短,劈掛拳發展至今,技術體系完善,內容豐富多彩,拳械全面,不愧為華夏武術的瑰寶。
劈掛拳歷史悠久,在明代中期,就流行于漢族民間。愛國將領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對劈掛拳就有精辟的論述。他說:“活足朝天而其柔也。”這是指劈掛拳腿法靈活對該拳“提膝護胸,伸足朝天,左右抹面”等腿法的妙用之贊譽。并在拳經捷要篇中,把“拋架子搶步披掛”一招列入“擇其善者”而編成的三十二勢長拳中。
戚繼光之后,到清朝中期,河北滄州出現劈掛拳的兩大支。一支是滄州南皮大龐莊郭大發。此人早年在京保縹、武功非凡,后為皇宮禁軍護衛。這一支傳授的內容是劈掛拳的快套、掛拳等。而另一支,是滄州鹽山大左家村左寶梅,他傳授的內容是劈掛拳慢套和青龍拳。
至民國初的一百多年,滄州演練此拳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隨之劈掛拳名人輩出。其中最著名的有:肖化成、李云表、趙世奎、黃**、郭長生、馬鳳圖、馬英圖、曹晏海、左清甲等。
趙黑虎據說是趙世奎的后人,十年前建立黑虎保安公司。
九龍湖度假村。
趙黑虎,三十多歲,正值壯年,此時就站在雷彪的辦公室,正在向他匯報這一件事。
蕭奇如果見到這一幕,定然非常吃驚,之前聽聞過雷彪在天南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之前一直沒有深究,沒想到趙黑虎居然是雷彪的人。
雷彪聽了趙黑虎的匯報,搖了搖頭說道:“我這位蕭兄弟,這一次真是可我出了一個難題。”
顧家的勢力雷彪何嘗不知道。
對于這些江湖家族,國家一直很忌憚,雷彪,天南雷家子弟,他是老三,父親是前任大區司令,大哥是少將軍長,二哥是特戰隊的旅長,二叔是海軍中將副司令。
在華夏軍方,雷家絕對是排在前三的家族。
而他,當年離開軍隊,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赫然已經成為一個巨無霸的存在,只不過為人低調,很少有人知道罷了。
對于顧家,雷彪冷哼一聲,虎口奪食,臨了還陷害一把黑虎保安公司,難道他不知道保安公司是他的產業。
青銅面具,蕭奇知道是要不回來了。
不過他也沒在意,青銅面具連個青銅法寶都算不上,倒是他的血源藤,一個星期了,居然長得異常茂盛,在墻角處,已經爬滿了墻壁,十萬只金蟬居然全都沒有。
“咦,這是小花朵。”
“一,二,三,十八,二十七,三十六...。”
蕭奇當場有點蒙了,不是八爪魚說過,這種血源藤,一次結果九顆,怎么現在自己這里變成了三十六顆,這也太神奇了吧!
不行,金蟬數量一定要跟上。
蕭奇立馬拿起電話,給朱文強打了過去。
朱文強一聽大喜,十萬只,正好上一次三十萬只交貨之后,自己還剩下不足十萬只,不過問題出現了,按照蕭奇的數量,自己樣子的三千萬只,還有三個月時間才成長,這一段時間該怎么辦。
蕭奇突然想到了隔壁村子里的朱丁山,說起這個朱丁山比他大上一些,頭一段時間看到他樣子金蟬就自己也辦了一個養殖場,專門養殖金蟬,這幾日應該滿三個月了吧,說不定可以購買一些。
想到這里,朱文強就開著車找上門去。
前一段時間朱文強拿了蕭奇的一百萬投資,一咬牙,就買了一輛十幾萬的大眾,朱文強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當年他為了開辦養殖場還借了好幾萬,這才一年時間,接的錢換上了,居然還買了車。
現在說是要擴大規模,還要招幾個人,到他的養殖場工作,2500一個月,包中午一頓飯。
這里可是農村,頓時村里很多人都上門找關系,希望能夠給他工作。
朱丁山這幾日既郁悶,也也后悔,說起來他跟朱文強還是遠方堂兄弟,幾個月前看到朱文強養殖金蟬很賺錢,也很容易,就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也辦了一個,三個月過去了,眼看著金蟬成熟,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無人問津,根本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