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合唱團》的第一期, 按照計劃,錄制的內容是新生報到,簡單來講就是把三十二個小朋友給觀眾們介紹一下熟悉一下。
前面一大半的內容其實都是節(jié)目組去尋找三十二位小團員的時候就有錄制的, 基本就是老師們、同學們包括家長們對于這個孩子的評價,除了極少部分會用一些偏正面的詞匯去形容這個孩子, 絕大部分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時候, 都沒有什么太好的詞。
就讓人覺得,這些孩子仿佛無可救藥。
秦總當時設定《可愛合唱團》的時候,預設是直接讓這些孩子住在一起,跟隔壁那個選秀節(jié)目一樣,吃住在一起, 然后白天找老師給孩子們上文化課, 到了下午再挪出三個小時來訓練合唱,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節(jié)目組發(fā)現想要這么操作真的很難。
因為三十二個孩子并不處在同一個年級, 哪怕他們在同一個年級, 也不在同一所學校,這就意味著每個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的進度條是不一樣的,如果把這些孩子放到一個班級里,根本就沒辦法上課!
一年級的孩子還在學拼音呢!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在學成語故事了啊!
這根本就沒辦法讓他們上同一堂課啊, 你讓老師是上拼音呢還是學成語呢?
更不要說不同的孩子學習天賦都不一樣,人家家長把孩子交到你手里, 回頭領回去了學習成績比之前還差,你覺得人家家長是覺得自己家孩子不努力呢還是覺得你們這個節(jié)目組害了他呢?
所以最后, 考慮到自己實在承受不了萬千家長的怒火,節(jié)目組最后的操作模式是這樣的:
先把三十二個孩子從各自的家里接過來,讓大家入住他們在郊區(qū)買的大別墅, 給孩子們四人一個寢室做分配,然后每個寢室安排一個讀幼師的工作人員作為他們的學業(yè)和生活上的指導老師。
而這個別墅就是這群孩子接下來一直到文藝演出前的“家”,他們將會在這里每天早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飯,然后一起上公司花錢租的質量達到校車級別的大巴車。
大巴車會充當校車,繞h市一圈,把孩子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送到學校去,從早上一直到下午三點(小學最后一節(jié)課是活動課),孩子們會在自己本身的學校上學念書,等活動課或者自習課的時候,這群孩子就會離開學校,和老師一起在校門口等節(jié)目組的車,經過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回到節(jié)目組的別墅。
節(jié)目組在學校班級里,在經過學校同意后裝了攝像頭,然后在校車上也安排了專門的工作人員,每天盡職盡責充當家長的角色,在接回孩子的同時還要問問老師這一天這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如果有比較特殊的部分就會讓節(jié)目組給剪下來貼到節(jié)目里去。
孩子們回到別墅后,大約是四點,會在指導老師的安排下完成作業(yè),然后吃飯,一直到晚上,才會在合唱教室,由專業(yè)的音樂老師教導,開始合唱練習。
等大約晚上九點到九點半的時候,指導老師就會領著孩子們洗漱睡覺。
等這個行程表一出來,整個節(jié)目組自己都有點懵圈。
“……我們這真的是在拍綜藝嘛?按照這個行程表,我們能拍些什么?”
“對啊,要拍這三十二個孩子在學校里調皮搗蛋?話說每天晚上就三個小時的排練唱歌時間真的有效果嗎?秦總定這個節(jié)目到底是要我們干什么呢?”
王斌導演也不知道該怎么說,畢竟頭一回看到這么另類的綜藝節(jié)目,你說是選秀么也不選秀,你說是個競技節(jié)目么也沒人跟你競技,這到底能拍什么呢?
一直在邊上沉默的御姐副導演這時候漫不經心道:“那就當紀錄片拍吧。”
“記錄這群孩子合唱的點點滴滴什么的。”
“既然秦總認為拍這個綜藝節(jié)目是有意義的,那她一定已經預測到了最后的節(jié)目效果,我們既然走在秦總安排好的道路上,就不要擔心節(jié)目的看點了,按照秦總的意思,拍成一個類似紀錄片的綜藝節(jié)目吧。”
一段毫無邏輯的發(fā)言。
節(jié)目組其他成員沉默了一下,覺得很有道理_(:3」∠)_
第一期一開場,是三十二位團員的自我介紹。
《可愛合唱團》請的節(jié)目主持人不是業(yè)內任何一位主持人,他們直接請了業(yè)內專門針對兒童心理學有所研究的美女心理學專家沈心姐姐,問的問題也比較簡單——
“你叫什么名字?”
“你現在上幾年級?”
“你在學校參加過合唱隊嗎?”
光是前兩個問題,就已經耗盡了王導此生全部的耐性!
你都不知道,就這么簡單的成年人簡練點可以用四個字解決的問題,這群孩子能給你玩出多少的花樣!
“我叫你爸爸!”
“你猜我叫什么?我猜我跟爸爸姓還是跟媽媽姓!你知道……”
“……”這是個沉默的孩子。
“我今年上一千年級。”
“我給你點提示,我呢,去年呢,才戴綠領巾,你知道什么叫綠領巾嗎?就是這種(掏出),我老是丟……”
“……”還是那個沉默的孩子。
三十二個孩子三十二種性格,各個都很難搞,還好請的主持人是專業(yè)的,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在這時候展現出了超高的素養(yǎng),引導著這群孩子把前兩個問題給回答完了,然后才到第三個問題。
這是唯一一個答案比較統(tǒng)一的——
“沒有。”
“他們沒邀請我。”
“老師沒說能參加。”
“……”這么沉默肯定也沒參加過啦都不用問。
一群孩子進到大別墅里,通過抽簽選擇了自己的寢室,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洗漱,然后準備睡覺。
為了方便及時調整節(jié)目方向,節(jié)目組所有人是和孩子們住一起的,只不過孩子們都住在一樓,而節(jié)目組住在二樓。
晚上九點半,八個寢室全部熄燈,指導老師們都各回各自房間去休息了,王斌導演、御姐副導演和剪輯師三個人正在整理剪輯第一期節(jié)目。
因為第一期節(jié)目拍的太沒有營養(yǎng),所以一群人商量了一下改成了先導片,給觀眾優(yōu)先展示一下孩子們的性格。
不得不說,秦總真的還是牛的。
當初在選人時,秦總堅持說不要找太好看的,他們還擔心沒有高顏值的孩子不會有觀眾愿意來看,但實際上,人類對于幼崽的審美和成年偶像的審美真的還不太一樣。
一個成年的偶像,他/她必須有苗條的身材、完美的五官、精致的笑容,然后附加各種才藝,但換成一個孩子……
他/她只要有嬰兒肥,沒有奇形怪狀,五官再不好看的孩子也是個可愛的孩子!
再在后期制作的時候把濾鏡一加,說實在話,感覺顏值并不差。
三人在探討這第一期的先導片到底該怎么剪才能讓觀眾更有興趣,然后就聽見樓下開始大吵大鬧——
原本還因為陌生環(huán)境怕生所以表現得比較安靜的這群孩子,因為有同齡人的加持,在大半夜的鬧起來了!
“看我的xx劍!”
“吃我一掌xxx!”
“啊啊啊啊——”
王導連忙打開攝像頭,看到每個房間里,一群孩子在那里吵著鬧著嘻嘻哈哈著,住在隔壁的指導老師們集體出動開始安撫孩子,這一搞搞了一個多小時,等所有孩子陷入沉睡之中的時候,王導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時間——
已經晚上十點半了。
王導再一次有了一個擔憂——
說實話,能不能把這部綜藝拍好,他已經不在意了,因為他覺得怎么著都拍不好了,都要按照紀錄片形式拍了怎么可能拍的好?你見過哪家觀眾喜歡看紀錄片的?
他現在的底線已經被這群孩子折騰得很低了,他就只想保證最后的文藝演出能夠正常進行。
但是,就靠這么一群熊孩子,這合唱隊真的能組起來嗎?
文藝演出真的能進行嗎?
王導頓時來了靈感,就以這個為懸念,把先導片剪了出來。
在先導片里面,專門突出這三十二個孩子的特別,那些完全不適合合唱的特質,然后在片子的最后給所有的觀眾包括他自己心底打下一個問號。
講真,他不覺得這個合唱團能成,要不他先打聽下百萬調音師現在約的話什么時候能安排上?
這個擔憂一直存在,從選人開始,王導就沒停止過這種悲觀的想法。
第二天,一群孩子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艱難地起了床完成了洗漱穿衣服吃飯,然后丟三落四地上了校車。
王斌導演透過安裝在學校里的攝像頭看著每個孩子這一整天在學校里的表現。
這個孩子在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偷懶,那個孩子上課的時候睡覺,還有的孩子一整天連一句話也不講……
更擔憂了好不好。
一直到當天夜里,第一次合唱訓練開始。
……
……
合唱是在一個大房間里,三十二個孩子每天就這個時候是所有孩子聚攏在同一個地方的,他們玩著鬧著,哪怕指導老師盡力安撫,也沒辦法讓這些剛認識新的小伙伴的人來瘋的他們安靜下來。
就在這時,節(jié)目組邀請的音樂老師打開了房間大門。
這是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奶奶,她有著一眼看去就讓人覺得和藹可親的面容,從進房間開始臉上就帶著笑意,她的身邊還帶著一個扎著哪吒頭的三頭身小女孩。
老奶奶姓梁,人稱梁奶奶,是h市第一小學已經退休了的音樂老師,她身邊的是她的小孫女梁米米。
人選是節(jié)目組請的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定的。
在心理咨詢師看來,不論什么年紀的人類,對于兩種人會本能的減少提防,一種是老人,一種是小孩。
所以與其選一些知名藝人或者選一些年輕的專業(yè)教師,不如選一個奶奶級別的老師,而當這個奶奶級別的老師說她還會帶她的小孫女一起來的時候,那就是最完美的搭配了。
梁奶奶走進來的一瞬間,整個教室安靜了一下,然后有個膽子大的孩子發(fā)出“噗噗”的聲音,很快又讓整個合唱團鬧了起來。
王導被鬧得整個人腦袋都大了,他已經被鬧了一天了,也不知道這群孩子為什么精力那么旺盛,能夠吵成這個樣子,他擔心萬一這個梁奶奶受不了這種吵鬧身體上出了問題可怎么辦。
但梁奶奶并沒有什么不適應的表情,她牽著小孫女米米的手,來到鋼琴前,試了下音,轉頭對米米說:
“米米,我們來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好嗎?”
米米乖巧地點點頭,然后很主動地站到了奶奶的邊上。
音樂一起,小姑娘就伸出兩只手給自己打節(jié)拍,然后屁股隨著節(jié)奏一扭一扭,唱起了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唱第一段的時候,小姑娘在房間里用童聲唱著,監(jiān)控室里,王導和節(jié)目組其他人看著看著就跟著一起哼唱了起來。
唱第二段的時候,原本苦口婆心的幾個指導老師也放棄去引導孩子們了,他們的目光看向了那個在唱歌的小女孩,下意識地一起唱了起來。
等唱到第三段的時候,整個教室已經安靜了下來,三十二個孩子全都盯著那個在扭屁股唱歌的三頭身小妹妹,看著她笑著把整首歌唱完,唱完之后等音樂停下,還會很主動地自己給自己拍手鼓掌,并說:
“米米唱得真棒!”
等這首歌結束,梁奶奶這才轉過身來,很自然地和那三十二個孩子說:“來,和我們家米米一起唱吧。”
第二遍《讓我們蕩起雙槳》。
并不知道歌詞的孩子們?yōu)榱寺犌宄柙~,離鋼琴越來越近,最后自發(fā)地圍成了一個半圓。
大膽的孩子們已經開始跟唱,哪怕很多咬字發(fā)音透過麥都能聽出很模糊,但他們已經興致盎然地在唱著。
就連那個沉默的孩子,雖然聽不到聲音,也可以從鏡頭里看出他的嘴唇在動。
也許……
他們真的能唱好一首歌?
作者有話要說: 額,聽說開學了哈,祝福所有熊孩子們的家長解放啦!
你們又是自由的啦!
周三不更,周四更
感謝在2021-08-31 00:49:01~2021-09-01 02:04: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長孫 269瓶;月玨 98瓶;時光熹微 40瓶;12463944 30瓶;即墨風煉 27瓶;晞 26瓶;淡化_簡寧、墨墨 20瓶;風錦華年 13瓶;么么么(w)、樂陶陶 10瓶;昵稱 6瓶;指尖渡鴉、湘果 3瓶;wyy、冰葉、未時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